1.为什么张幼仪的公婆当时没有拿出钱救他们的第二个孙子,真的是没有钱吗?还是不忍心拿钱救自己的亲孙子?
2.张幼仪为什么没有向自己的娘家求助,感觉处理孩子生死的问题好像太随意了,虽然很痛苦,但是还是感觉没有尽全力挽救,是当时战争年代,生命如此被轻视吗?
收获最多的就是:张幼仪的不抱怨与忍忍,她把徐志摩对他的蔑视化为行动的力量,成就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境地。
1)对徐志摩的渣男冷漠龌龊行为,她一直是顺从直到离婚签字都是顺从的,离婚后又多次与徐志摩接触,同意他和陆小曼的婚姻,认领徐志摩的尸体,办葬礼,还供养陆小曼等等的事情。她竟然从没有抱怨过,这样大度甚至不是男子可以做到的。
2)对自己父母不支持上学学习,以至于拉开他和徐志摩太多的距离,这也许导致他们离婚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她从没有一句怨言。
3)对于哥哥给他安排的婚姻,遇人不淑,她也没有半句抱怨。哥哥弟弟们知道徐志摩在外面沾花惹草,竟然也不规劝,张幼仪对亲人的此种态度也没有埋怨。
不但不抱怨,还尽己所能地帮助所有人。我想这也正是像书里说的,除了与徐志摩的婚姻是失败的,后来的生活处处都是成功。最后总结的很到位。
我们现在总在说原生家庭,抱怨父母,抱怨家庭环境,有太多的抱怨。换位思考,如果我们处于张幼仪的位置,我们会是怎么样的人生结局?
所以,我觉得以后应该少抱怨多忙正事,唯有大度是良药,只管去努力,一切交给公道。
对于徐志摩在婚姻期间给张幼仪带来的伤害,也是得到了应有的结果:1.徐志摩在婚姻期间的背叛,因林徽因离婚,但林徽因并不买账,还是和别人结了婚。
2.跟陆小曼的婚姻才是对徐志摩报复的真正开始,直到他飞机失事离开,而终于结束了他为了陆小曼的奢侈到处奔波的煎熬。
这本书推荐给大家,读张幼仪就像读着我们自己,特别是关于感情的很多描述,很多内心感受也符合现在我们的情感,读后让人奋发向上,不再抱怨,了解独立对于女性是多么重要、多么难能可贵的事情,要学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