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兴趣总是变化无常,反复无终的情况,家长可以这样做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对一些事情有比较大的兴趣,多数情况下是绘画,舞蹈,书法,乐器,运动等等,家长乐于见到这样的情况,因为这代表着孩子有可以培养的兴趣爱好,将来练习好了就有一技之长。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家长就会发现,孩子的兴趣并不长久,这个月喜欢画画,可能下个月就喜欢舞蹈了。但又有可能过一阵子又会爱上画画。
面对这种反复无常的情况,令人头疼的事情来了,父母花了钱给孩子报兴趣班,甚至会花大价钱帮他们置办装备,等都准备好了之后,学了没两天孩子没了兴趣就放在角落里让东西吃灰,兴趣班也提不起兴趣上,浪费时间浪费金钱。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一两样拿得出成绩的兴趣爱好,不仅孩子自己能够掌握更多的技能而且从成长的角度来说,兴趣能够提升孩子的毅力和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在文化课业上也能有所进步。
年龄越小的孩子对各种新鲜事物的探索欲就越强,往往他们自己都分不清对一件事情的喜好是出于真正的兴趣还只是因为好奇心而想要尝试一下。
变化并非都是不好的,对于孩子来说不断变化的兴趣有助于拓宽他们的眼界和知识面,也正是因为孩子不断变化的兴趣爱好,才能够让他们对世界有更加丰富的认知。
但负面影响也是父母所苦恼的,孩子总是不断地变换兴趣爱好,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总是浅尝辄止错过了练习的黄金期,将来就是想要有所成就,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练习。
1.个性化兴趣VS情景化兴趣所以家长要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分辨他们到底是真正的兴趣还是好奇的探索,这两种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应对。
兴趣分为个性化兴趣和情景化兴趣两种,区别就在于个性化兴趣是稳定的,自发性很强,因此即使面对困难也更愿意坚持。而情景化兴趣则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变化,即时性很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分钟热度。
年纪越小的孩子对兴趣的好奇越不稳定,大多数都属于情景型兴趣,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来得快去得也快。
当家长发现孩子对一个喜好感兴趣的时候,先要问一问他们为什么喜欢,如果孩子的回答是同学或者是看到电视上做这个觉得很酷很帅,那就有可能是情境型兴趣,先不要着急给他们找兴趣班和购买装备。
但是如果孩子对一件事情的兴趣超过了半年甚至一年,而且自己愿意主动探索相关的领域知识,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并且在其中已经取得了小小的成果,那就说明这个兴趣是从内心喜欢的个性化兴趣。
2.兴趣维持靠鼓励不过也不能否认有的孩子就是通过一个契机打开了个性化兴趣的大门,他们一开始也有足够的信心想要把这门兴趣学好,但会因为过程中没有得到更好的鼓励和支持转而放弃。
学习都是从易到难逐渐累加的过程,入门都很轻松,但想要取得成就就必须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这期间来自外界的鼓励是他们努力的最好反馈。
所以在孩子维持兴趣的阶段,家长除了花钱让他们上课报班之外,还要不断根据孩子的表现给出及时的反馈,最重要的就是表扬和赞赏。
当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遇到更难的问题时,孩子也会因为之前获得的成就感而想要坚持下去,不会轻易放弃。
有的孩子之所以坚持不下去,就是因为在这个兴趣中总是获得挫败感,因此转而放弃干脆学别的去了。
想要成功意志力是必须具备的素质,任何看起来简单的事情要做好都需要意志力的维持。
当孩子出现了不能维持兴趣的时候,家长先不要急着强迫孩子继续练习,先要分析导致现在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做出相应的措施补救。
1. 引导孩子认识活动的意义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现在正在练习的兴趣有什么积极的意义,一旦孩子发现了学好这个不仅可以炫耀耍帅,而是还有更多更加积极的内涵的时候,他们可能就愿意继续坚持。
又或者是孩子提出想要开始一个新的兴趣时,家长要先要让他们了解需要付出什么,比如说钢琴需要枯燥地练习,绘画需要长时间坐在那里不动,滑滑板可能会摔跤等等。
帮助孩子将兴趣分析透彻,认识其意义,分析练习的利弊,对他们自身有什么样的帮助等等,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做出更加理智的判断。
2. 降低兴趣难度想要让孩子维持对一件事情的兴趣,就要让他们不断从中获得快乐,当兴趣进行到一定程度因为太难而屡遭挫折的时候,父母可以适当地帮助孩子降低兴趣的难度,从而让挫败感降低,先休息一下然后再次出发。
做的事情太简单孩子可能会不屑于去做,但太难也会让他们想要放弃。不降低难度也可以降低奖励的标准,让孩子尝到一些甜头,就不会一心想要放弃了。
3. 规则管理坚持总会遇到困难,在一个兴趣开始之前家长可以先和孩子约法三章,必须要学到什么程度或者坚持多久才能说放弃。
兴趣虽然是他们自己选择的,但放弃的主导权不能完全让孩子掌握,不能孩子一说不学了看不得孩子吃苦喊累的家长就同意了,这样是不行的,如果孩子养成了遇到困难就退缩的思维方式,那么不光是在学习这件事上,将来在任何事情上都不负责任,对他们的人格形成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要让孩子有责任感,对坚持这件事有契约精神,加上父母适时的监督,坚持就不是难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