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口吃和社恐的迷惑,走出一道自己的路

李辉说口吃 2022-11-29 22:10:50

“李老师,口吃和社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这是今天下午的直播中,一位听众朋友提出的问题。

口吃和社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正确了解什么是口吃和社恐,以及口吃和社恐形成、发展的过程。其次,再来一层层地正确认识口吃和社恐,最后再来解决本质的问题,进而解决它们。

任何问题,都不会平白无故地出现,都是有一定的原因。我们或许知道,我们或许不知道。

对于我们知道的,我们要去找到因,根据因再去正确认识现状的果,最后再来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步骤来解决果的现象,即,解决问题。

对于我们不知道的,我们要通过果的现象,来了解问题运行的过程,用正确的解决方法来解决问题,最后再通过正确的认知来修行自己。

我们所有成长的原因就是当下我们遇到问题了,这个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影响,我们必须要去解决。

这是我们成长和努力的原因。

#1

口吃是从口吃现象开始

我经常讲:我们解决口吃,解决的绝不仅仅是说话的问题,还有心理障碍和思想认知低下的问题。

什么意思?

口吃给我们带来的绝不仅仅只是说话卡壳、难发、说话艰难,还有心理上的害怕、敏感、自卑、心慌、紧张及呼吸难受;以及思想认知悲观、消极。

所以,即便是解决了说话口吃的问题,由于思想认知低下,你还会容易受到其他的影响,你肯定还会出现其他的问题,逐渐形成另一种“口吃”痛苦。

所以,我经常说:痛苦,是让我们认识自己的,不只是闷头解决痛苦,而不思痛苦。

对于我们口吃者来说,我们的心理障碍和消极悲观的思想认知有很大一部分从口吃中来的。

什么意思?

试想一下:我们每口吃一次,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就会不舒服一次?

我们每口吃一次,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就会难受一次?

我们每口吃一次,我们是不是就会沮丧、难过、自责一次?

而我们每口吃一次,口吃是不是就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一次痕迹?

我们每口吃一次,每次难受一次、难过、自责一次,这些情绪就会在我们心里重复一次。

也就是说,我们有今天这般的习惯性的口吃,是我们不断口吃,不断重复的结果。

也就是说,我们有今天的对说话的那般紧张、在意、担忧,就是无数次口吃下来所产生的无数次失望、紧张、害怕的结果。是无数次重复的结果。

那么,无数次的说话口吃,我们无数次的失望,慢慢地,我们的信心也逐步会随着口吃不断出现,我们不断来否定自己,怀疑自己,直至我们自己变得非常敏感、自卑、悲观。

假如说,我们今天说话没有出现问题,今天说话很流畅,很让我们舒服,那么我们今天的心情会怎么样?

会不会愉快?会不会开心?会不会满意?

肯定会的。

因为,我们今天的说话没有问题。因为我们今天的说话没有出现令我们担忧的口吃现象。

假如说,明天我们说话也是很流畅、很清晰、很自然,那么,我们的内心是不是依旧是快乐、开心、满意的?

假如说,后天我们的说话也是很流畅、很通顺,把自己想表达的内容都表达出来,我们的心情是不是依旧开心、快乐、满意的?

是的。

随着我们每天说话都很好,都没有出现问题,那是不是我们的心情和感受也会随着说话好而变得越来越快乐,越来越自信,越了越对自己产生了肯定?

结果肯定是:是的。

慢慢地,我们看到了自己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正向的结果,我们的想法也会越来越正向,逐渐,我们会变得越来越自信,内心的力量也会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有底气。

这个时候,我们再去说话,再去面对不同的人说话,看到自己说出来的话越来越好,我们对自己就会逐渐地相信、肯定自己了。

这个时候,我们再去思考就会明白:原来,改掉了口吃,真的是什么都好了,原来,改掉了口吃让我认识了真实的自己。

通过改掉口吃,也让我们有更深入地思考,这就是认知在提升。

即便是没有了口吃再去遇到其他问题,我们都会认真思考问题的来龙去脉,我们就很容易树立正确的心态来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寻找方法,用方法解决问题。

#2

社恐,认知和心量的不足

社恐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家庭教育中没有给孩子正确的教育理念,没有给孩子带来足够的安全感,没有给孩子正确的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判断的能力、独立试错的能力等等。

社恐,就是跟人交往中产生的一种恐惧、不适、在意等心理活动。

说白了,就是认知不足和心量太弱。

认知方面:不会去思考问题,不会去判断事物真假,不敢承受失败和责任,不敢试错,不敢尝试,不敢拼搏等等。

这些,是谁造成的?

是父母。父母在该教给孩子的没有教给孩子,不该教给孩子的倒是教给了孩子。

父母把自己的情绪教给了孩子。

父母把自己的要求和期望教给了孩子。

父母把自己的批评和命令教给了孩子。

而孩子长大后,他学会了用情绪做事和说话。

孩子长大后,学会了用要求和期望来对别人。

孩子长大后,学会了用批评和命令来对别人。

所以,在现实的社会问题和困难中,他们越是急躁,越是解决不了问题,问题越是严重。

所以,在现实的问题面前,他们越是要求问题少,问题越是多且复杂。

所以,在现实的问题中,他们越是命令这个,批评那个,身边的人越是离开他。

如此,自己过得越来越痛苦,自己过得越来越焦虑,自己过得越来越迷茫。

这就是他们的生命状态。

如果,从小,父母就教给了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认识自己情绪的原因。

如果,从小,父母正确引导孩子,理解孩子,告诉孩子人生充满问题,要解决问题就必须不断努力、学习、向上、试错、检验。

如果,从小,父母就正确教给孩子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并使之形成习惯,毫无保留地相信孩子,给孩子试错的机会,给孩子无尽的鼓励和肯定。

那么,孩子长大后,面对现实中的问题,他就不会退缩,也不会迷茫,而是很坚定地按照早已清晰的框架一一去做,一一去获得每一个结果,一一去思考每一个结果,成功或失败。

心量方面:孩子没有足够的信心,也就是没有底气,没有安全感。

这个跟上述的认知方面是对应的。

如果,从小,父母就给了我们正确的教育,那么,我们是不会胆怯的,因为,我们思想中有正确的认知,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事情背后的核心原因是什么。

不管是认知方面还是心量方面,都是我们成长中必须要面对的。

#3

解决迷惑,让去往前方的路变得清晰

口吃也好,社恐也好,我们正确认识了它们,才是我们正确入手解决它们的开始。

问题永远不是问题本事,而是面对问题的人。

问题,对于我们来讲是问题。

但是,当你走过了问题会发现:原来问题是帮助我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提醒物。

所以,不管是口吃还是社恐,这都是我们成长的渠道。

知道了口吃和社恐的本质,你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接下来,就是自己去思考和感受的过程了。

迷惑我们的不是问题,而是我们对问题的一知半解。

解决了迷惑,前方的路才会变得清晰,方便你更好地走。

如果,你有口吃,如果,你有社交恐惧症;如果,口吃或社交恐惧症给你带来了影响,且你已经做好付出改变的准备,可以随时找我聊聊。

0 阅读:4

李辉说口吃

简介:专注于口吃矫正与社交恐惧症突破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