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首相要求中国为俄乌冲突负责,一天后,中国却宣布对丹麦免签

近现代史源 2024-10-02 01:48:25

日前在联合国大会期间,出现了比较出人意料的一幕:丹麦首相发言附和了美国针对中国的立场,她甚至向欧洲各国发出呼吁,称应当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并断言“中国应为俄乌冲突的长期化,承担一定责任”。这是是怎么回事?

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于9月25日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强调,鉴于乌克兰危机的严峻性,欧洲国家不应在对华关系上抱有幻想,而应积极寻求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路径。弗雷泽里克森在谈话中,有意回避了北约体系对成员国施加的军事压力,转而将中国、俄罗斯、朝鲜、伊朗之间的合作,视为全球安全的重大威胁,声称这种合作将深刻影响世界格局。

鉴于俄乌冲突持续未解,且美国未能有效迫使俄罗斯让步,美国及其盟友,转而将矛头对准了与俄罗斯保持一定合作关系的中国。弗雷泽里克森因此呼吁欧洲各国,应让中国感受到因“支持”俄罗斯而带来的政治压力。她进一步指出,若非中国的支持,俄罗斯难以维持长达两年半的军事行动,因此欧洲有责任让中国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

此外,她还倡导欧洲加大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包括允许乌克兰使用远程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的纵深目标。弗雷泽里克森还表达了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赞赏,称冯德莱恩同样主张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从这一系列言论中不难看出,弗雷泽里克森与冯德莱恩,在对待中国的态度上高度一致,均被视为美国对华政策在欧洲的忠实执行者。其言论背后的几个关键点尤为值得关注。

首先,“不应对华天真”的论调,实际上反映了欧洲对中国认知与定位的深刻变化,将中欧合作与俄欧合作的失败案例相提并论,预示着中欧关系可能步其后尘走向破裂。这一立场推动欧洲减少对华经济联系,并促使对华认知,由竞争对手向潜在敌人的方向转变。

其次,中俄朝伊四国合作的威胁被刻意夸大,而相比之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及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对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构成的挑战更为深远。这些平台不仅促进了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还预示着全球治理体系可能发生的重大变革。

再者,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美国及其盟友的注意力逐渐转向中国,部分原因在于中俄合作,打破了美国对乌克兰危机的原有预期。美国试图通过削弱中国来制衡中俄合作,其中破坏中欧关系成为其策略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中俄两国虽非真正意义上的同盟,但双方合作基于相互尊重和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外界不应、也无权干涉。然而部分美欧政客的错误言行,已对中国利益造成损害,并招致了中国的反制措施,包括出口管制、反倾销调查以及军事存在的增强等。

最后,中国作为实体经济和工业强国的地位,赋予其强大的外部影响力和同化能力。中国通过向多国提供免签待遇等措施,增进外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为构建更加和谐的中外关系奠定基础。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各国应摒弃偏见和误解,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寻求共同发展的道路。

丹麦政府有意无意地当了美西方国家的枪手,我国却展现出大国气度。就在弗雷泽里克森发言1天后,中国与丹麦外长会晤如期进行,中国方面宣布了一项重要决定,即对丹麦公民前往中国旅行实施免签政策,这一举措无疑为丹麦民众开启了一扇窗户,让他们能够更直接、更深入地了解当前中国的综合实力与发展成就。此举不仅促进了丹麦人民对中国的认知与理解,也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契机,去深思熟虑如何以更加恰当、友好的方式与中国建立和发展双边关系。不知弗雷泽里克森作何感想。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0 阅读:0

近现代史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