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法币疯狂贬值,蒋介石发放金圆券补救,不到10个月沦为废纸

正如历史说 2024-05-08 03:37:23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8年,对于我党来说,这是彻底扭转国共双方力量,并且由战略相持转为战略反攻的一年。

而对于国民党和国统区的百姓来说,却如同噩梦一般。

由于国民党兵败如山倒,再加上军费长期入不敷出,所以只能用一种方法来缓解矛盾,那就是印钱。

在巨额的财政赤字下, 印钱似乎成了最好的方式。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印钱就能解决危机,那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战争了。

国民政府的这种做法,只不过相当于面对滔天洪水筑起堤坝而已,而在堤坝崩溃后,洪水会蓄积更猛的力量。

那么,蒋介石是如何想办法化解这场危机的呢?国民政府的法币为何最终还没有印刷成本值钱?

法币贬值

法币,是国民政府在1935年大力推行发展的货币,当时和银元可以直接兑换,并且发行量也不大,因此初期还是较为稳定的。

但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国民政府开始入不敷出,法币价格也开始暴跌,国内物价则开始飞涨。

正所谓乱世黄金盛世玉,乱世的时候黄金保值,没人会去看玉,而盛世的时候大家都有闲钱,质量高的玉也能值大钱。

而在战争中最不保值的,就是所谓的“货币”。

因为货币的发行权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只能通过大量的印钱来延缓危机的到来。

为什么到最后大家宁愿用银元都不用法币,就是因为银元至少是银子做的,还能值点钱,但法币一旦贬值严重,那就是一张废纸。

在抗战题材的电视剧中,经常能看到我党人员的活动经费都是用银元或黄金,原因就是法币根本就不保值,到了抗战后期根本都没人喜欢收,一般大额交易都是用黄金,平时都是用银元。

1935年法币发行的时候,国民政府总共发行了不到15亿元,这还算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但法币的价格没稳定几天,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法币价格也开始暴跌。

到了抗战结束的时候,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量已经翻了四倍有余,总发行量来到了5569亿元,比刚发行的时候膨胀了400多倍。

在抗战爆发初期,100法币还能生活个小半年,甚至能买上两头牛,但等到了1938年,法币就直接贬值一倍,只能买一头牛了。

但到了1943年时,国民政府长期加印法币,转移矛盾,导致100法币只能将就地买一袋面粉或一只鸡。

这种情况只能用瞠目结舌来形容,国民政府明明有美国的支持,和大量的黄金储备,完全有能力挽救法币的颓势,或者干脆发行新货币。

可蒋介石的短视,导致印钱成了解决问题最简单,代价最小的办法,但他丝毫没有考虑过,法币疯狂贬值后的后果。

到了解放战争爆发前夕,法币已经成了人厌狗嫌的东西,虽然没有如今的津巴布韦币那样阴间,但也差不了太多。

100法币连买一点米都费劲,出去吃顿饭身上可能要揣上几万元的票子。

在这种经济环境下,银元似乎成了天生的替代品,毕竟银子还能值点钱。

等到了解放战争开打后,蒋介石更是如法炮制,想要继续加印法币来缓解危机,但法币早就已经积重难返。

解放战争开始后不久,法币就迎来了全面崩盘,国民政府关于法币的种种补救措施,最终也只能任由法币烂下去。

没了办法,虽然解放战争开始输得一塌糊涂,但如果不挽救经济危局,都不用解放军打过长江,国民政府自己就崩盘了。

为了挽救已经爆发的财政危机,也为了迅速增强国民政府已经不多的公信力,蒋介石决定搏一搏,将全部法币废弃,改为发行一种新的货币,也就是所谓的“金圆券”。

然而,这所谓的金圆券并没有让国民政府缓过气来,而是在短暂的有序后迅速崩盘,甚至还不如当时的法币。

并且,国民政府在发金圆券后还强制将黄金白银收归国有,最终金圆券成了一张废纸,白嫖了不少大实业家的资本,得罪遍了人还没捞到好,这也是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迅速失败重要原因。

而且,在国民党整治贪腐的过程中,还爆发了“金圆券泄密案”,这又是怎么回事?

最短命的货币

1948年,国民政府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际,外有解放军一路高歌猛进,内有通货膨胀几千倍的法币。

为了应对国统区的严重经济问题,蒋介石着手发行新的货币,也就是“金圆券”。

老蒋发放金圆券的目的很简单,一是将大量无用的法币回收,兑换比例约为1比300万,这样一来,政府也不用大着头继续印法币了。

毕竟法币这东西到了1948年,印出来的面值都没有印刷的纸值钱,我们还得感谢老蒋没搞出10的N次方这种面值的操作。

第二点,就是让国民政府还能勉强运作起来,一切等打完仗了再说。

结果,金圆券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短命的货币,仅仅几个月后,这个骗局就彻底被揭露。

在金圆券发行初期,蒋介石强行规定了,平民不能持有外币、黄金、白银等,必须换成等额的金圆券。

并且蒋介石还保证,金圆券的价值是直接和黄金挂钩的,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的量是根据黄金储备来的。

实际上,这就是一个可耻的骗局,国民政府根本没有那么多黄金去发行这些金圆券,本质上金圆券只不过是新法币罢了。

在金圆券发行之初,由于所有人都认为它和黄金挂钩,再加上法币的全面回收,经济的确好转了一段时间。

名义上来说,金圆券的发行量大概挂钩5亿美元,蒋介石还强行规定,到9月30日之前,必须把所有法币、外币和黄金等换成金圆券,否则还要定罪。

就这样,金圆券成了老蒋最后收割国民的利刃。

除此之外,蒋介石还派出了蒋经国跑到上海,装模作样地“打老虎”。

之所以说是装模作样,是因为蒋介石也知道,以国民政府长久的、盘根错节式的腐败,根本不可能打掉贪腐。

蒋介石也绝对没有大换血的魄力。

蒋经国本来已经打掉了当时的财政部秘书陶启明,因为他知道金圆券改革的消息,因此大量抛售股票,获利整整80亿美元。

这在当年是何等巨额数字,说句不好听的,这80亿美元都能买老蒋好几条命了。

蒋介石自然不可能饶了他,但换来的却是上海更加严重的官商勾结,以及整个上海沆瀣一气的作对。

上海的黑白两道在反腐重压下直接变成了铁板一块,蒋介石踢了几脚后发现完全无从下手,这件事也只能作罢。

在这之后,蒋介石算是彻底威信扫地,没人相信他有能力继续打掉贪腐。

这就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后果,那就是金圆券的疯狂贬值。

金圆券发行后不久,国民政府就发现,不对啊,原本定的20亿限额,咋莫名其妙地就已经印了19亿?

这点钱还不够填前线一个窟窿的。

说好的和美元挂钩,和黄金挂钩呢?

算了,蒋介石统统不管了,再挂钩前线都要顶不住了,反正还能收割一波,管他三七二十一,印就完了。

此时,国民政府已经通过金圆券收割了整整200万两黄金,以及无数的外币。

这些钱都是国统区人民辛辛苦苦攒下数年的家底,当然绝大多数都来自那些富商。

然而,这些钱很快就只属于蒋介石了,不久后它们就座着小船到了台湾,成了老蒋的私人财产。

老蒋自然也知道怎么回事,所以当时中央银行总裁余鸿钧申请的加印金圆券,蒋介石也立刻同意了。

就这样,在11月11日时,蒋介石的“行政院”公布了《修正金圆券发行办法》。

法案中提到,金圆券发行限额取消,金圆券存入银行中一年后可以兑换成黄金,人民可以合法持有外币。

着重注意的其实是前两条,第一条,金圆券的限额取消,这意味着金圆券可以像法币一样,想发多少发多少。

第二条,金圆券存入银行一年后才能兑换成黄金,这不是白嫖是什么?

按照之前法币贬值的速度,等金圆券能兑换黄金的时候,估计那时候的金圆券早就成了废纸了。

金圆券兑换美元的汇率也从4:1直接变成了20:1,相当于所有持有金圆券的人,手中的货币直接贬值5倍。

可这距离金圆券发行,仅仅过去了几个月。

金圆券之殇

1948年11月11日,蒋介石为了遏制通货膨胀发放的金圆券再次迎来崩盘。

由于再次改制,金圆券的价格直接暴跌5倍,银行门口人们也开始排着大队将金圆券换成黄金和外币。

其实,当时的金圆券就是一种变相的国债,相当于是国家发放货币买走了百姓手中的硬通货黄金以及美元。

而百姓想要兑换回来也可以自由兑换。

但被蒋介石这么一玩,金圆券直接变成了流氓产品。

打个比方,两个月前人家用1金圆券买走你1克黄金,并且说金圆券和黄金储备挂钩,不会多发。

结果到了今天,人家直接表示,金圆券可以无限制发行,相当于你的黄金全都被国民政府抢走了。

用巧取豪夺来形容他们的这种行为,其实都是美化了,蒋介石这根本就是明着抢。

金圆券从发行使用,到改制宣告失败,仅仅用了70多天。

在这之后,金圆券还苟延残喘了一阵,但这种收割傻子的把戏,终究维持不了多久。

从11月11日开始,金圆券的改革其实已经客观地宣告失败,所有人都开始拿着手中的金圆券,在银行门口排起了长队,准备全部兑换成黄金和外币。

一时间,整个国统区最热闹的地方都是银行。

在当年还能看到一种奇观,所有人发工资或者是有钱了,立马就会抓着手中的金圆券,以博尔特的速度冲向银行兑换成外币,否则跑慢一步,可能金圆券又要打个对折。

老蒋的中央银行成功教会了人们,什么叫“时间就是金钱”。

12月23日时,金圆券已经彻底臭掉,整整10万人挤在上海中央银行门口,结果造成了踩踏事件,足足105人死亡,7人受伤。

而导致人们疯狂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国民党已经彻底疯狂,印金圆券的架势比之前的法币更加吓人。

仅仅11月一个月,国民政府就印了13亿的金圆券,并且在12月又印了49亿,相当于已经超出了当时规定发行量的四倍有余。

是不是觉得,蒋介石为了收割国民财富,已经毫无底线,甚至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呢?

其实远远不止如此,之后的金圆券印刷量,还要翻个几万倍。

1949年4月,我党已经完全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主动权,蒋介石也知道自己的统治不会长久,所以金圆券吗,自然是能印多少印多少。

金圆券的面额从一开始的最高100,逐步提升到了最高100万。

是的,你没听错,就是一张100万元,和当时的法币已经可以分庭抗礼。

更离谱的是,到了4月,金圆券已经发行了4万亿元,超出了国民政府当时规定发行量20亿的多少倍,各位就自己算一算吧。

当时有一句顺口溜,叫做“大街过三道,物价跳三跳。”

当时法币的危机不仅没有化解,反而是更加严重了。

并且,法币至少没有收割民间财产,而这个金圆券,却是直接将民间财产刮了个精光。

走在大街上,如果你看到成堆成堆的金圆券摆在那里,估计都没有捡起来的冲动,因为买一袋大米都要几亿金圆券。

而且人家卖不卖你还是两说,基本所有地方都写着大牌子“拒收金圆券”。

当时,买一粒米就需要100多金圆券,而买一袋大米,就得扛着一袋100万面额的金圆券。

至此,国民政府的金圆券彻底成了一个笑话。

毫无疑问,金圆券是非常失败的货币,法币在战时的通货膨胀速度,都没有达到如此夸张的程度。

当然,到了后面,蒋介石也直接开始挂机了,他也知道金圆券已经不可能挽救经济形势,干脆无限加印,把危机拖后,等到自己跑到台湾,总归是没自己什么事了。

蒋介石的一记空头支票,成功收割了全国将近两亿美元的各类财富,存在国内银行的钱基本被他扒光。

在逃往台湾时,蒋介石至少转移了300万两黄金,69000余两白银以及5300多万银元,和所有的美钞等外汇。

这还是金圆券被兑换了不少的原因,如果蒋介石再玩绝一点,不提供兑换,那完全可以带走更多。

金圆券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短命的货币,也是通货膨胀最快的货币,并且还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

所以,蒋介石当时的大败,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还是经济上以及民心上的。

如此坑蒙拐骗,横征暴敛,加上无限制的腐败,国民政府怎么可能不倒台呢?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

1 阅读:80

正如历史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