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是立国之基,固国之本。而蚕桑业一直在农业经济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男耕女织,农桑并举”,蚕桑与农耕相伴,共同构成了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支撑着国家的运转与百姓最基本的生活。
正因蚕桑业与百姓的生计息息相关,所以古代的诗人们,也常常会把目光聚焦在这片领域之中,他们从各式各样的角度切入,写就了一首首经典的诗歌。
或是记录下蚕农、蚕妇们的辛勤劳作与悲喜人生,或是歌颂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或是展现历史的残酷、这类工作群体的苦难,来讽刺当时的社会不平等的现象……
在这一类型诗歌中的,有一首诗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讽刺意味而流传千古,它便是《蚕妇》。
《蚕妇》
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这首诗相信大家小时候都读过,因为曾经被选入了课本中,只是如今读和小时候读的感觉,完全会不一样。
作者张俞,算是宋朝一位知名度不是很高的诗人,参加科举多次落榜,后隐居山林。
如果没有这首诗,相信这位作者就会和大部分人一样,淹没于历史尘埃之中。
整首诗非常好理解,用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一位蚕妇进城后回来泪流满面,愤愤不平的故事。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蚕妇昨天前往城市去售卖自己辛勤劳作所生产的蚕丝或丝绸制品,满心期待能够通过劳动换来应有的报酬,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可是当她从城市归来时,却是泪流满面。
“泪满巾”,说明哭了很久,流了很多泪,这三字可以体会到蚕妇是非常的伤心,非常的痛苦,非常的绝望。
这里诗人没有详细描述蚕妇在城市中经历了什么,却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难道是蚕妇进城后遭遇到了欺凌和压迫、不公平的交易,所以心中充满了委屈和无奈?
后面两句,诗人就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解答。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那些穿着绫罗绸缎的人,浑身都被华贵的丝绸包裹着,享受着奢侈的生活,却不是辛勤养蚕缫丝的劳动者。
原来蚕妇进城后或许是她的劳动成果被不被珍视,被贱价收购;或许是她看到了城市中富人们奢华的生活,与自己贫困艰辛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感受到了社会的极度不公,心中充满了委屈和无奈才这么伤心,以至于湿满帛巾。
这两句整首诗的点睛之笔,也是诗人对社会不公现象进行批判的核心所在。
他将“养蚕人”与“遍身罗绮者”置于同一画面中,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社会的不公和蚕妇命运的悲惨。
一边是辛苦劳作却依然贫困潦倒的蚕妇,一边是不劳而获却过着富足生活的富人,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之下,揭示了当时社会上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的普遍现象。
诗人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揭示,反映了整个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了他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使这首小诗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意义。
另外从诗歌的意境营造上看,这首诗也有可道之处。
全诗没有一句环境描写,无论是贫穷的蚕妇家,还是“遍身罗绮者”的生活,都没有进行过多的着墨。
但我们通过“泪满巾”这一细节,就能想象到蚕妇在破败的家中,望着自己粗糙的双手和空空的行囊,泪水不断滴落的场景;
能够想象到穿着华贵丝绸的富人们,在豪华府邸中饮酒作乐,在市场上趾高气昂的行为,每天悠闲自在的享受生活。
能够启发人想象,也是好诗的特征之一。
此诗短短二十个字中,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复杂的修辞,却如同一把锋利无比的剑,直刺社会的要害,展现出了深刻的社会洞察和批判精神,极具有意义。
即使过了千百年,在今天我们读到这首诗,仍然能够从中感受到那股不平之气,体会到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毕竟,任何朝代,任何时候,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是江湖那就会存在着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