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COLUMN系列开篇
“推荐给孩子的书”是宝宝评测新开的一个小栏目。
绘本的阅读,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在这个栏目里,笨爸爸结合了个人亲子阅读体验,将自己认为经典的,精彩的、好的绘本分享推荐给大家。
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形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勿庸置疑,是一件非常值得坚持的事情。
希望您能喜欢这个栏目。
这是“推荐给孩子的书”系列第三篇。
这期我们来分享的绘本,它的名字本身让人很好奇——《活了100万次的猫》。
我们常说猫有九条命,这只猫为什么活了100万次呢?
这本绘本,在豆瓣读书上的评分很高,9.0分,位列于豆瓣儿童绘本热门榜的榜首。
它也曾经上过央视的《朗读者》,由央视的主持人进行朗读。
在当当网和京东上,不管是评价人次,还是好评率,都很不俗。
不过,在笨爸爸的朋友圈里,似乎读过的朋友不多,评价里也有看不懂的。
在陪5岁的孩子读这本绘本的时候,我的想法可能和有些父母的想法一样:孩子看得懂吗?我按照绘本的文字给他读完之后,问他喜欢吗?他说喜欢。过了几天,我问他看懂是什么意思吗?他说知道,然后把故事给我重复了一遍。
为什么有些父母会反馈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看不懂呢?这和它的书名一样,也让人好奇。
我们还是先来了解这本绘本讲了些什么。
生、死、自我、爱有一只漂亮又气派的虎斑猫。它活了100万次,也死了100万次。
它曾经是国王的猫,是水手的猫,是魔术师的猫,是小偷的猫,是老婆婆的猫,是小女孩的猫……它有过100万个主人。
每一次,它的主人都非常爱他。
每一次,它死的时候他们都为它痛哭、把它安葬。
但它却没有掉过一滴眼泪。不但不难过,它还很讨厌它的主人。在100万次生命中,它被箭射死过、被淹死过、被狗咬死过、被衣服勒死过,也老死过。它一次次地死,又一次次地转世。
直到第100万次活过来的时候,它成为了一只野猫,不再有主人。它高兴极了,它最喜欢自己了,现在终于自己成了自己的主人。
其他的猫也非常喜欢它,每只小母猫都想嫁给它,送给它各种各样的礼物。可它谁也看不上,他太喜欢自己了:“我可是死过100万次的!我才不吃你们这一套!”
可有一只美丽的白猫,始终对它不理不睬。它试图在白猫的面前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我可是活了100万次的猫”“你只活过一次吧?”,然而,白猫只是淡淡地回应:“噢”。
终于有一天,这只骄傲的虎斑猫对白猫说,我可以在你身边吗?白猫没有说“噢”,而是说“好”。
于是它们在一起了。猫再也不炫耀它的100万次生命,而是用心爱着它们的孩子,也爱着白猫。甚至超过了喜爱自己。
它希望和白猫永远在一起。
有一天,白猫老了,躺在猫的怀里,安静地再也不动了。
猫第一次哭了。
它从早哭到晚,又从晚哭到早……哭了100万次。
有一天中午,它停止了哭泣,躺在白猫身边,安静地再也不动了。
从此,猫再也没有活过来。这是它的最后一次生命。
虽然绘本只有短短的30P(15页,大16开),一半文字一半图,但读过故事之后,你是不是会有一种陷入沉思的感觉?也有可能在似懂非懂之间?
不过,我们大概会知道,它讲的主题是关于生、死、自我,还有爱。
这只猫当了100万次别人的猫,经历了无数种死法,可它似乎从来没有欢喜过,也没有悲伤(理解过悲伤)过。
直到有一天,它成了野猫,没有主人,自己就是自己主人的时候,他太爱自己了。
后来,他又遇见了白猫,他才学会除了爱自己之外,同时爱别人,甚至爱人甚于爱己,它也因此拥有了欢喜和悲伤,为爱喜,为逝伤。
它活了100万零1次,却真真切切地只活了1次,那怕这一次,再也没有从头重来的机会。
笨爸爸选了一些网上对这个故事的精炼看法,大家可以看看:
好的作品,或许会给人不同角度侧重点的启发和感触。
在笨爸爸看来,它的故事线索,某种程度上其实也符合一个孩子成长的历程:小的时候,被万千宠爱,或者虽然大人嘴上说着爱,但其实被当成“工具人儿”,这时候,孩子自己其实并不懂得爱的真正含义,甚至讨厌被“爱”,因为这可能也意味着被束缚,被工具,没有自由,哀莫大于心死;
长大后,终于拥有了自由,摆脱约束,发现了自我,而为了证明“自我”的存在,变成过度喜欢、强调自己,这既是自恋,也是自私;
有一天,遇见爱情,有了孩子,终于走出自我为中心,学会爱人,甚至于爱人甚于爱己。
当孩子长大后,放手让它们独立去经历自己的人生。最终,与爱人相恋垂暮,直至生命终结,过完这不悔的一生。
这本绘本的作者是日本绘本作家佐野洋子,绘本创作于1970年代,这个时候,她已经60多岁。或许她是把一生的丰富与苍桑,浓缩在一个故事里面吧。
这种感觉就像是,我们饱经沧桑的奶奶,小时候在给我们讲故事的时候,似乎在沉吟的样子。
这或许是一粒种子做为一本故事绘本,《活了100万次的猫》不仅仅是一个线性的故事,而是包含了一些人生的哲理。或者说,它看上去更像饱含深刻意义的“故事寓言”或者“人生寓言”。
看到这里,我们也就大概理解了为什么有可能孩子看不懂,或者有些大人,也可能看不懂的意思了。
▲网上的一个评论
一个关于“生、死、自我、爱”的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这不仅视乎你的人生阶段,也视乎你不同的经历。如有的评论所说,“每次看感觉都不一样”,那可能是因为又经历了一些此前从未经历的世事,再读的时候,可能又有了新的体验吧。
而孩子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看不懂故事的“言外之意”,也是正常的。(笨爸爸建议它的亲子阅读年龄是在3岁之后)
然而,笨爸爸也还是决定推荐它,原因有两个:
一,做为亲子共读的绘本,大人有所收益,甚至还能有所沉思,观照自我,这样的儿童绘本恐怕也不太多。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为了孩子读”,甚至可能读起来自己呵欠连天,也只好硬着头皮读。
二,孩子这个阶段看不懂故事中所蕴含的人生道理没有关系,一方面,这个故事足够让人觉得“有意思”,印象深刻,而且插画优美。一只猫为什么可以活100万次?它既可以是国王的猫,水手的猫,也可以是小偷的猫,他们是怎么相处的?猫死了会埋哪儿?它为什么可以活了100百万次死100万次?
故事本身可以让孩子开启想象的空间。
而关于故事的“言外之意”,父母也可以逐步地启发孩子,猫为什么在成为野猫之前,他不懂得悲伤?什么叫做“自己”、"自私”、“自我”?什么叫着”懂得爱别人?“什么叫“爱别人甚过于爱自己?”
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也不一定期望孩子一看就懂(理性的、分析性的),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一粒“种子”,故事的种子种下之后,我们不期望它很快就发芽,成长,改变,但种子种在那儿,历经风雨,有一天,我们会看见它长成的样子。
回顾我们曾经年少时读过的一些书,不就是一粒一粒这样的“种子”吗?
好啦,本期到这儿就结束了。
如果你觉得文章有用,还请多多转发支持!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想咨询,欢迎留言,笨爸爸将为你单独解答。
欢迎关注“宝宝评测”。10年商品对比检测经验,不投机取巧,用科学理性的笨方法提供靠谱的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