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推翻了苏联?2007年叶利钦的追悼会上,戈尔巴乔夫说了4个字

霜色幻想 2022-10-29 12:45:05

2007年4月23日,叶利钦逝世,这位俄罗斯联邦首位总统的葬礼相当宏大,规格如此之高,如果说普京参加葬礼合情合理,老布什和克林顿参加葬礼不算意外,那么唯独有一个人出现在叶利钦葬礼上,是令全球震惊的。他就是前苏联最后的掌舵人,也是叶利钦曾经背叛过的老师戈尔巴乔夫,他沉默地出现在葬礼现场,低声说了四个字,道出了推翻了苏联体制的秘密。那么,他说了哪四个字?是谁推翻了苏联体制?

师生关系

在外界看来,两人似乎水火不容,戈尔巴乔夫不去参加叶利钦的葬礼才是合情合理的。那么二人的关系究竟如何?纵观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的仕途,用师生关系来形容并不算错,比较戏剧性的是,他们的年龄只差一两个月,前者出生于1931年3月2日,后者出生于1931年2月1日。

然而,戈尔巴乔夫出道比较早,戈尔巴乔夫是法律行业,后来为从政改行农业。对当时的苏联来说,当然是搞农业升迁更快。叶利钦是学建筑出身的,毕竟前苏联不是西方国家,建筑行业能有多大前景?

这一波起点选择的不同,直接导致后面二人从政轨迹的差异。戈尔巴乔夫1952年加入苏共,而叶利钦1961年加入苏共,前者于1968年就成为斯塔夫罗波尔市的一把手,而后者1976年才成为微尔德洛夫斯克州一把手,相差八年。1971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共委员,十年后叶利钦才成为苏共委员,这中间足足差了十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

这边戈尔巴乔夫顺风顺水,那边叶利钦停滞不前。好在命运给叶利钦安排了个伯乐,那就是戈尔巴乔夫。1985年4月,刚当上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戈尔巴乔夫不忘提携叶利钦,任命他为建筑部长,由此进入了苏联高层。

同年12月,叶利钦又被任命为莫斯科一把手。有大佬的赏识,就是不一样,晋升蹭蹭,跟坐火箭一样。正是这段历史,让后来的人评价二人是一种师生关系。

二人目标一致

早期的二人的确关系和谐,按理来说,二人应该是心腹之交,一路同行。但后来这当学生的越来越野,1987年10月,在苏共会议上,叶利钦指责戈尔巴乔夫改革不力。

戈尔巴乔夫震怒,一气之下撤销了叶利钦莫斯科一把手的职务。这种下属公开打脸上司的事情,古今中外都是职场大忌。领导嘛,毕竟都是要脸的,更何况那可是前苏联一把手,个个都是猛人,下属敢批评一把手的事儿基本没有。叶利钦实乃独一份的刺头,无异于给苏联政坛劈了一道惊雷,那叶利钦为什么这样做?难道纯粹只是和戈尔巴乔夫过不去?

当然不是,叶利钦敢于公开反对,本身也是因为戈尔巴乔夫提倡新思维,变相让出一点话语权。归根结底,是因为二人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推翻苏联体制,振兴本国经济。戈尔巴乔夫没让叶利钦去西伯利亚挖土豆,而是选择保留了其委员职务。

一年后,也就是1988年,叶利钦又当选为苏维埃代表,1989年成为俄罗斯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后来有学者表示,叶利钦之所以能重返政坛,还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的关照。以我们对前苏联末期国内政治的了解,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可信度。当时那种环境,如果没人力保叶利钦,那他早就去西伯利亚挖土豆了。

虽然两人有分歧,看似不合,但两人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反对苏联体制,能在彼时的苏联找到这样一位盟友并不容易。因此,戈尔巴乔夫才对叶利钦有超乎意料的容忍。而历史也证明,戈尔巴乔夫这波天使投资并没出错。两年后的819事件,叶利钦救了他的命。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819事件,这是苏共挽救苏联的最后一次尝试,但仅仅三天就失败了。时间先回到1985年,从这一年开始的两年时间里,苏联损失了三位领导高层,克林姆林宫笼罩在阴郁的氛围里,老龄化的苏共高层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左挑右选出相对年轻的领导人戈尔巴乔夫。

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上台,但他此时面对的已经是夕阳红版本的苏联,国民经济停滞,美苏军备竞赛,深陷阿富汗无法抽身。国情如此,不得不改,于是戈尔巴乔夫开始了苏联版改革开放,但结果是越改越穷,一下子让苏联从计划经济变成了“既不计划也不市场,更没有经济”,连老百姓的日常吃喝都快满足不了。

外有欧美为敌,内部经济凋敝,这样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苏联有了崩解的前兆。首当其冲是新闻媒体,一帮苏联公知到处宣扬反思历史,社会上开始出现各种分裂主义的游行活动,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反应最快,要求独立,其他小弟紧随其后,让苏联老大哥彻底颜面扫地。

如此艰难的局势,苏联又拖了六年,也正因为这六年,苏共无法解决问题,才上演了一出钢铁是怎样生锈的大戏。此前,戈尔巴乔夫的选举改革给了叶利钦机会,让他自被贬后迅速回归政坛,以激进改革得到了超80%的民众支持率,准备大刀阔斧改革。

苏共当然无法接受,但早就思想亲美的叶利钦干脆一纸文件直接退党。1991年6月12日,叶利钦退党,立刻当选为俄联邦社会共和国总统,并拉拢俄联邦苏维埃委员会,俄联邦范围内的法律高于苏联法律,引得闹独立的其他国家更是纷纷效仿。

这一波操作下来,无异于架空了苏联,苏联几乎已经名存实亡。此外,戈尔巴乔夫还正准备签署新联盟条约,让苏联内的部分国家从联邦成为邦联。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就像遥相呼应的炸弹,随时准备给苏联来最后一炸。

叶利钦的雷霆手段

就在这危难前夕,也就是戈尔巴乔夫准备签署新联盟条约的前两天,苏共高层临时组成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力图阻止条约签订,挽救苏联。

1991年8月19日,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为代表的国家紧急委员会成立,宣布行使国家全部权力。委员会里的高层个个掌握实权,迅速将戈尔巴乔夫软禁起来,并派克格勃包围了叶利钦的别墅。

戈尔巴乔夫刚被软禁,大洋彼岸的美国就接到了正面消息,老布什一边惊喜,苏联出事了。一边又发愁该不该出手解救戈尔巴乔夫,不救吧,这是美国的重要盟友,救吧,变成了美国干涉苏联内政,搞不好冷战变热战,苏联又不是阿富汗。不过令老布什没想到的是,叶利钦直接替他解决了选择困难症。

和已经生锈的苏联高层不同,叶利钦直接跳到议会大厦前的塔曼斯110号坦克上,发表公开演讲《告俄罗斯人民书》,这个紧急委员会,是要让大家回到铁幕统治时期,将其定义为非法组织,接着还发动了群众直接罢工。

最为戏剧的是,叶利钦居然是从被克格勃包围的别墅里大摇大摆出来的,因为克格勃虽然奉命包围别墅,但紧急委员会啥命令也没下,真的太离谱。

就是这样的优柔寡断,让紧急委员会彻底错失机会,眼睁睁看着叶利钦一顿输出,结果就是苏联最后的挣扎在三天时间内就破产。

8月20日当晚,议会大厦前已聚集了数万示威群众,大家害怕回到铁幕时代,纷纷发誓要誓死保卫议会。

21日下午,苏联国防部命令军队撤回驻地,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领导人放弃了行动。假如当初紧急委员会手段强硬一点,历史可能走向新的结局。毕竟委员会的人个个掌握实权,连军队都有,这样都会失败,实属可惜。

与之相对的是叶利钦在819事件前后的雷霆手段,他对戈尔巴乔夫的解救,就是二人亲密立场的必然结果。无论私交如何,彼时彼刻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客观意义上的战友。

二人的兄弟情

叶利钦这一推,把戈尔巴乔夫推走了,把前苏联推翻了,当上了俄罗斯首任总统,却始终没把俄罗斯的经济推起来。

不仅如此,到他手里的俄罗斯经济更加风雨飘摇,一波“休克疗法”的骚操作,让国民经济直接休克,叶利钦接手后的俄罗斯,虽然继承了前苏联的军事财产,同时也继承了经济的烂摊子。

当年他公开反对戈尔巴乔夫,质疑对方经济改革失败,可真轮到自己的时候,却只会一心求助西方,幻想欧美送来援助。结果倒好,本国内寡头垄断黑帮盛行,前苏联国有资产几乎被几个寡头黑帮垄断,纽约黄金地段到处都是俄罗斯富豪的地产,叶利钦的休克疗法根本不起作用。

其通货膨胀仅在1992年,也就是苏联解体的第二年,罗斯的通货膨胀高达百分之两千五百,这绝对是一个能让老百姓苦不堪言的数字。

产业经济破败不堪,叶利钦还能怎么办?他其实也真的没办法了,只能在最后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也是被大家称为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让普京成为俄罗斯第二任总统。

2007年4月23日,叶利钦因心脏病突发病逝,享年76岁,纵观叶利钦的政治生涯,褒贬不一,各国因立场不同,给出的评价都不一样。戈尔巴乔夫沉默地出现在叶利钦的葬礼现场,低声说了四个字“我的兄弟”。

如此看来,戈尔巴乔夫的“我的兄弟”或许算是真情流露。

叶利钦曾在他的《总统笔记》中坦诚,我从来没有把同戈尔巴乔夫的斗争作为自己的目标,况且在很多方面,我是跟着他亦步亦趋,拆掉苏共大厦的一砖一瓦,只不过西方终归不愿看到强大的俄罗斯,无论如何,西方期待的都是病弱的“大熊”,而非崛起的大国。

此番境地何尝不是西方看待如今的我国?历史证明,大国之争,寻求他国终是幻梦,唯有自强才是真理。

0 阅读:5

霜色幻想

简介:霜色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