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是南宋时期杰出的爱国将领,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悲剧英雄人物。岳飞对南宋政权忠心耿耿,在抗金侵略中屡立战功,他的高风亮节和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广大人民的爱慕。但最后惨遭奸人所害,入狱冤死。
而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也经历着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从被冤杀后的,到明朝和汉寿亭侯关羽并列的英雄,再到晚清时期的‘忠勇廉洁’,在经历了八百多年间数次地位变迁后,最终岳飞成为了精忠报国的符号。
初步形成—南宋时期岳飞历史地位的形成1. 精忠报国,冤死狱中
岳飞自幼家贫,为人忠孝,岳飞投身行伍后。从此他从一个底层士兵逐渐成长为一位独当一面的大将,历经大小战役数百战,所向披靡。1140年,金兀术毁坏盟约,进攻南宋。岳飞率领岳家军挥师北伐,连续收复郑州、洛阳等重镇,于郾城等地大破金兵‘拐子马’铁骑。
然而,在岳家军进军高仙镇途中,宋高宗与秦桧却一意求和,连发十二道金字牌下令岳飞退兵;在南宋朝廷和金议和过程中,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和长子岳云,部将张宪杀害于临安大理寺狱中,年仅39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中有5秒免费广告可增加创作收益,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 从天堂到地狱
岳飞生前地位显赫,是民众心中的英雄。但被冤杀后,秦桧及其党羽不断抹黑岳飞,通过各种方式否定岳飞抗金的功绩。
秦桧党羽大肆篡改史料,销毁和岳飞相关的档案,抹杀岳家军抗金所做出的贡献;使朝野极为愤怒,当时碍于秦桧一党权势滔天,众人皆是敢怒不敢言,唯独老友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为岳飞抱不平。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秦桧一党把持朝政大权,不断篡改相关史实;实行主和路线,不断打压主战派及为岳飞发声的同情者。
3. 幽而复明,终得清白
1163年,宋孝宗即位后,对金政策明显改变,重用主战派;所以对岳飞冤案的平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政治上宋孝宗需要主战派的支持,急需安抚人心。
宋孝宗下诏追复岳飞官职,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予录用;建庙于鄂。1170年,赐岳飞庙曰忠烈;1180年追谥岳飞为‘武穆’。
纵观南宋时期岳飞的历史地位变化,可以说是前抑后扬的。
前期秦桧等奸人当道,把持朝中大权,地位一落千丈;宋孝宗时期重用主战派抗金,挥师北伐,为了鼓舞人心军心以及当时的政治需要,为岳飞平反冤案,从一个不幸被冤杀的忠义之士变成一个寄托了全民族希望的收复将领形象。
肯定与褒扬-南宋之后封建王朝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1. 见贤思齐-元朝
入元以后,岳飞的历史地位相较南宋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元史》记载,元世祖曾颁发过一份安抚南宋臣民的诏书,其中写道“名山大川,寺观庙宇,并前代名人遗迹不许拆毁。”
可见元朝对于南宋所建的忠义之士的祠庙和坟墓并未拆毁,元朝政府支持对杭州岳飞庙和岳飞坟墓的修缮工作;同时元朝也没有废止南宋朝廷对岳飞的封号,而是在岳飞原有的谥号上增加谥文,“降命敕封并如宋,止加“保义”二字”。
而元朝当时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是把岳飞当作忠义之士加以推崇,属于被祭拜的对象;对于忠义之士的后代也是倍加优待,授予岳飞后代官职。
《宋史》是元朝所修订的史书,而其中《岳飞传》最能体现出元朝对岳飞的评价。字里行间中都体现出对岳飞人品的赞许,推崇岳飞舍身报国,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精神,也对岳飞的军事才能推崇备至。
最后对岳飞做出一个总结:“,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由此可见,元朝对于岳飞是尊崇的。
2. 前所未有的高度-明朝
入明来,岳飞的历史地位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岳飞抗击金朝侵略者,是汉族中原正统王朝反击外来入侵的反击。自从明初开始,岳飞的民族英雄地位就已经被明朝廷确立。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为岳飞庙题写牌匾,1376年下诏:“岳飞仍称武穆。
从祀历代帝王庙, 配宋太祖享”;岳飞的民族英雄形象,而这一形象和秦桧的奸人形象成为了创作中典型人物,这一时期有关岳飞的文学及戏剧作品也极为昌盛。官方和民间的推崇、创作活动将岳飞推上了神坛。
1449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明英宗被俘。复辟后将‘北京保卫战’指挥者,大将于谦杀害。这件事情与岳飞被冤杀几乎如出一辙,在这种背景下朝野上下中对岳飞的思念更甚;
1457年明英宗改智果观音院为岳王庙,并赐匾‘忠烈’;与此同时明朝官员在岳飞墓前铸秦桧、王氏、万俟卨、张俊四人铜像,成为四人跪像流传至今。
1570年,明穆宗下诏谥岳飞仍为‘忠武’;1615年,明神宗封岳飞为三界靖魔大帝:“咨尔宋忠臣岳飞,精忠贯日,大孝昭天, 清朔漠之师,原宋忠文武穆岳鄂王,特封尔为三界靖魔大帝”;从此岳飞与汉寿亭侯关羽合祀于武庙,足以见得明朝对岳飞的崇敬。
此时岳飞的历史地位也达到了高峰,完成了从人到神的变化,尤其到明朝末年和明朝咩儿往后,成为了文人阶级抒发亡国之痛的载体。
3. 辗转波折-清朝
清朝作为一个异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在改国号前的国号为后金,而岳飞作为一名抗金将领,成为当时反清复明的代表载体,所以清朝初期对于岳飞也采取了一定意义上的封禁,如雍正四年将岳飞移出武庙。
但随后,清朝也发现岳飞是可用的政治资源,所以转变了对于岳飞的封禁措施。乾隆十分肯定岳飞,常常到杭州岳飞庙巡视,为庙题匾‘伟烈纯忠’,并编写《岳武穆论》,极力赞扬岳飞。
直到光绪朝,清朝官方的纪念岳飞活动仍然没有停止。尤其是在晚清时期,清朝屡次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丧失主权和领土的局势,社会各界对于岳飞更加推崇,岳飞所拥有的忠勇精神正是当时社会急需的内容,历史地位又重新提高。
岳飞历史地位变迁的原因1. 民间的信仰-根源力量
岳飞是我国古代最深入人心,得到广大人民认同的民族英雄。岳飞所处的时代内忧外患,岳飞奋力抗击外来侵略者,平息内部忧患。老百姓希望有人能够挺身而出,让他们生活不再颠沛流离,过上安定的生活。
与此同时,岳飞的出发点是广大老百姓的利益,岳飞的所作所为都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是岳家军的概括,可见岳家军的纪律严明,也可以见得岳家军爱护群众。
再加之文人阶级是社会文化意识的主要宣传者,他们从儒家思想的角度去塑造岳飞的人格,将理想寄托在岳飞的民族英雄载体当中去,真实地在诉说着岳飞的事迹,引导着老百姓的意识形态的形成,而老百姓的意识形态,则是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的最根本原因。
2. 政治上的需求-推动力
而推动着历史地位变迁的力量,则是官方在政治上的需求。
岳飞的地位在变迁中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英雄形象,而是一个具有丰富政治内涵的英雄。宋孝宗为岳飞平反最大的原因,是要利用岳飞抗金的伟大成就来激励主战派的将士。
元朝统治者并没有成熟的封建社会思想体系,在南征南宋期间,看到大批南宋官员以身殉国,很快便认为这是一种日后用来维护专制统治行之有效的手段。
所以从元代起,便通过官方手段不断加强岳飞在民间以及朝堂上的影响力,树立岳飞的忠君报国精神。这样一来,岳飞的历史地位也跟着提高了。
明朝初期,残留在蒙古境内的前元势力还需要歼灭,而这与岳飞驱逐鞑虏,精忠报国的形象不约而同,明英宗时期又经历‘土木堡之变’。
因此明朝对岳飞不断推崇,不断地加封。明朝一代,岳飞的历史地位达到高峰;清朝一代则是辗转波折,无论是封禁还是推崇,都是政治上的需要,反映出岳飞在民间的巨大影响。
在岳飞的历史地位变迁当中,政治因素始终作为一个最主要的推动力,不管是各个朝代亦或是各个党派,都从自身的政治需求出发,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推崇或贬低岳飞,在无形或有形当中影响着岳飞的历史地位,用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
总结长久以来,岳飞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爱国英雄。他的舍身报国精神早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
在南宋面临灭亡之际,他坚持主战,抗金到底,使得南宋半壁江山免受战争蹂躏;在数次的历史地位变迁当中,他的地位不应该被削弱,他的‘尽忠报国’在当下的社会也具有参考意义。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参考资料:
1.《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湘潭大学
2.《岳飞故事“忠孝节义”的流变历程考论》——北方论丛 . 202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