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佤族头人联名给毛主席写信诉委屈,一句话让伟人心酸不已

梅梅评历史 2024-09-04 15:52:33

1953年12月的一天,一封特殊的来信,跨越千里被送到了中南海毛主席的案头上。

接到信后,毛主席心中五味杂陈,尤其是看到最后一句话时,他更是心酸不已,差点掉下眼泪来。

这封信是班老地区六位佤族头人寄来的,书信原是用傣文写的,在经过汉译后,语气虽然稍显生硬,但写信人的不安与无助也跃然纸上,至今读来,仍让人感受身受,几欲垂泪。

佤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头人为什么要给远在北京的毛主席写信?

在信中,他们说了什么?为什么会让毛主席大受触动呢?

毛主席接到信后,又是如何回复他们的呢?

这一切,还得从20世纪初那场艰苦卓绝的斗争说起。

一、震惊全国的“班洪事件”

“班老”和“班洪”原是我国云南与缅甸交界处的一个小部落,它们同处于阿佤山区,这里很早以前就是佤族人民的聚居地,在长达千年的时光里,他们世世代代过着与世无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静生活。

然而,这种平静,却在1934年被一伙“强盗”给打破了。

自1824年开始,英国先后三次发动了侵缅战争,并最终于1886年侵占了缅甸,直接将其划为了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这之后,野心勃勃的英军,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范围,便将矛头指向了我国西南边境银矿资源丰富的阿佤山区,英军盘算的很好,占据此地后,不仅可以得到价值不可估量的银矿,还可以据此打开入侵中国的大门。

英军为了进一步的侵略目的,开始频繁派遣人员秘密进入班老、班洪等地区,进行武装侦察,非法勘探矿产资源,甚至盗窃运输矿石残渣等不法行为。

1900年,英国侵略者竟公然在街头抢劫黄果,枪杀佤族人民,挑起了“黄果事件”。

阿佤山区的佤族人民对英军的行径深恶痛绝,多次表示抗议,然而,当时正值清政府统治晚期,整个国家摇摇欲坠,清政府自身难保,更别提给予佤族人民强有力的支持了。

1934年1月20日,肆无忌惮的英军先派出了250名士兵,以“地质探险”为由,强行进入我阿佤山区,1个月后,又集结了2000人的队伍,强行采掘矿砂,运往老银厂冶炼。

佤族人民自然不会让英军得逞。

为了得到当地人的支持,英军先是送出厚礼,意图收买班洪、班老等部落的首领,在遭到明确拒绝后,又放出狂言,要“诉诸武力,以战逼降”。

面对英军的威逼利诱,佤族人民始终没有屈服过,不久,班洪王“胡玉山”紧急召集阿佤山 17 各部落的首领会聚班洪,共商抗英事宜。

在会上,首领们一致表示:“佤族、汉族是一家,九老九代不丢伴。为保中国领土和矿藏,宁死也不投降!”

这年2月10日,英军渡过南依河,偷袭了班老上、下寨大片区域,由于当时的班老一带都是茅草屋,所以,顷刻间“火光冲天、全寨被毁”,为了守护家园,佤族人民团结起来,奋起反抗。

刚开始,双方在实力上相差悬殊,英军拿的是枪炮,而佤族人民只有弓箭、大刀、长矛、锄头等简陋“武器”与之抗衡,所以,除了班老外, 永来 、 永惹 、永赖等佤寨也被英军烧毁,44名佤族人民也在战斗中失去了生命。

虽然初战失利,但佤族人民并没有放弃,他们一面坚守阵地,一面积极向周边各省县求援,很快,景东、双江、缅宁等县的人民捐钱捐物捐武器,纷纷响应,一支由景谷县县长李希哲组织的近1000人的“西南边防民众义勇军”,也到达了抗英前线。

四个多月后,在多民族的共同努力下,不可一世的英军终于被赶回到缅甸边境线内,这就是震惊全国的“班洪事件”。

“班洪事件”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极大地激发了各地人民的爱国热情,佤族人民的英勇奋战,也让英军再不敢任意妄为,在多方压力下,1935年4月,英方不得不坐在谈判桌前,与我方商讨中缅南段未定界问题。

其实,早在1899年,中英双方就对中缅南段进行过会勘,但双方对阿佤山区的边界一直分歧较大,众所周知,班老、班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但英国人却认为此地是“无主之地”,最后,这次会勘以失败告终。

1935年,谈判一开始,英国又想故技重施,可没想到,这次却碰上个“硬茬”。

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积极配合勘界工作,班洪王“胡玉山”主动联合班老王、班弄王等17个部落的首领,组成了一个“卡瓦(阿佤)十七王民族自决会”。

自决会先是利用各部落世居阿佤山,熟悉当地地理、历史、政治诸因素的优势,向勘委会提供了大量历代中国政府管理当地的证据,而后又为了争取更广泛的支持,向全国人民发出了一篇荡气回肠的《卡瓦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

在这份长达6页的宣告书中,班老等部落首领郑重声明:

“自昔远祖,世受中国册封,固守边疆,迄今千数百年,世传弗替。不但载诸史册,并现尚有历朝颁给印信可资凭证。

我卡瓦人民,虽属云南极边夷族,未受中国文化教育之薰陶,致 语言文字殊类各异。但男勤耕耘、女重纺织,日作夜息,自力自食,则与汉大同而小异……”

在谈及英军的侵略时,佤族人民也是态度明确,绝不与之妥协:“誓断头颅,不失守土之责,誓洒热血,不作英殖之奴。虽剩一枪一弹一妇一孺, 身可碎而心不可渝也。”

从这份宣告书中,我们能看到云南佤族地区的17个部落团结一致,为挫败英国侵略者侵占我国领土所做的积极努力,和对国家的无限忠诚!

2022年,这份宣告书以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入选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值得一提的是,佤族人除了认为他们是世受中国册封,镇守边疆之外,不管男女老幼,还都是“阿公的子孙”,我们不禁疑惑,“阿公”是谁?佤族人与中央王朝的渊源又从何说起呢?

二、“世世代代为中国领土”

说起“阿公”的名字,华夏儿女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

诸葛亮是汉族人,他怎么会成为佤族人的“阿公”呢?

要说这事,还得从公元225年说起。

刘备驾崩后,南中各部开始蠢蠢欲动,反蜀自立,为了巩固蜀汉的南部边疆,确保后方稳定,以便集中力量对抗北方的曹魏,同时,也为了获取南中地区的资源,增强蜀汉的国力,公元225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

为了彻底降服南中的叛乱首领,诸葛亮恩威并施,其中尤以“七擒孟获”最为出名。

据说,诸葛亮曾先后七次擒住了南蛮的首领孟获,但每次都选择了宽恕并释放他,而非施以严厉的惩罚。这种出人意料的宽宏大量,最终打动了孟获,使他由衷地归附于蜀汉,从而实现了南中的长治久安。

除了降服南中各部的首领外,诸葛亮还对南中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比如推行屯田制,将原本的四个郡改成七个郡,充分尊重当地的民族风俗和文化,让当地有名望的人去管理当地人等等。

政治稳定后,为了促进南中地区的经济发展,诸葛亮还推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将先进的生产方式传播开来,如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等。

自诸葛亮到来后,南中地区的人民才算告别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种植方式,用上了耕牛、灌溉、犁耙等生产用具,粮食产量也大大得到了提高。

正因为诸葛亮为南中地区的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所以,直到今天,我国西南地区的很多少数民族,像佤族、傣族、彝族等,都还在纪念诸葛亮。

据说,就是从这时起,佤族人就尊诸葛亮为“阿公”,自称为“阿公子孙”,并表示“投靠蜀汉,永不背叛!”

这之后的1700多年里,虽然蜀汉政权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可世代佤族人民精诚团结,一直在兑现着这短短的八个字。

到了明朝之后,陆续有汉人进入阿佤山区,与佤族、彝族、拉祜族人民一起融合发展。

1659年,南明“大西军”起义将领李定国率部到了孟定一带,与佤族、傣族先民一起共同开发银矿。

当时,三方商定:由班老出地皮,李定国军出人力,孟定供应粮食,并且“剽牛歃血”为盟:佤、汉、傣三家,精诚团结,代代相好。有背盟者,罚龙首之马三匹,金角之牛三头!

之后,为了便于领导各部,李定国便假借永历帝之命,敕封班老部落的头人为“班老王”,并授予金印,李定国的许多部众也与当地人通婚,成为佤族的一部分了。

到了清朝,来到阿佤山区的汉族人更多,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吴尚贤”。

1743年,吴尚贤由于家贫,遂来到阿佤山区的茂隆银厂当矿工,由于他聪明能干,人品正直,很快得到了工人们的拥戴,当上了“矿主”。

在吴尚贤的带领下,“茂隆银厂”发展迅速,一度成为全国最著名的银厂之一。

吴尚贤在任期间,为茂隆银厂制定了很多规矩,其中有两条影响深远,一是整肃厂纪,严禁劫掠过往客商,二是为了搞好民族团结,得到当地佤族人的支持,与班老王歃血盟誓:“汉家、佤家是一家,九老九代不丢伴!”并刻木、一剖两半为证,这就是一直流传到今天的“香准图—吴尚贤会盟木刻”。

无比可惜的是,虽然阿佤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帝国主义的强权面前,班洪等地一度被划归缅甸,直到20多年后,才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弱国无外交”

话说,“班洪事件”事件后,在军事上没占到便宜的英国人,转而通过外交手段,向国民政府施加压力,他们污蔑“西南边防民众义勇军”不识地图,越界到缅甸烧杀抢掠 。

为了得到英美等国家的支持,国民政府不愿为此得罪英国人,只好将义勇军就地解散。

在之后的谈判中,虽然班洪17部落首领,拿出了充足的证据,证明阿佤山区自古是属于中国的领土,但英方代表却充耳不闻,迟迟不愿承认这一事实。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勘界工作只能被迫停止。

到了1941年,眼看抗战进入了艰苦的相持阶段,英国又来趁火打劫,他们以“关闭滇缅公路三个月 ”相要挟,要求国民政府在缅勘界问题上作出让步。

当时,为了全力打败日本,我国急需保障滇缅铁路的通畅 ,以运送战略物资,考虑到大局,国民政府被迫将3/4的阿佤山地区划入缅甸,班洪等大部分地区割让给英国,这就是“1941年线”的来历。

英国人虽然用不光彩的手段,让国民政府做出了让步,却不能用同样的手段,让佤族人民屈服。

对“1941年线”,佤族人民坚决不认,1944年,当缅甸官员前来登记户口时,班老百姓义正言辞地说:“我们是中国人,归中国管,不受缅甸管。”

缅甸官员恼羞成怒,于是,命人架起枪对着班老头人保卫国,威胁道:“我们杀你就像杀鸡一样容易 , 以后你不听话就杀掉你!”

保卫国丝毫不为所动,他不仅带着佤族人民反过来包围了缅兵,还回怼道:“如果你能把大青树变成红毛树的话,我就听你的!”

在名义上“归属”缅甸的20多年时间里,班老地区的佤族人一直坚持抗争,直到建国后,一支解放军为了剿匪,进驻沧源,佤族人民才算找到了依靠。

对佤族人民来说,这支解放军不仅能保障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还能帮助他们读书识字、耕地看病,解决生活上的很多困难,然而,到了1953年12月17日,这支部队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撤回到“1941年线”上。

这个消息传开后,班老地区的佤族人民十分恐慌, 班老头人也急忙召集大家开会,在经过商讨后,六位班老头人决定联名给毛主席写信,并请一二〇团驻南腊部队转交。

在信中,班老头人表达了三个意思:

第一,不管从古到今,不管外国侵略者如何威逼利诱,我们班老永远只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第二,由于外国人经常来,他们的官吏还在驻着,英国人也打过我们,我们时常“因此恐惧”,请示毛主席,如果承认班老,就请派解放军来保护我们,班老人民的心是永远不变的;

第三,如不要班老,也请回信告知。

班老头人为什么会有第三点顾虑呢?这是因为,他们经历过1941年那件事,害怕新政府会像当年的国民政府一样,为了某种利益,将他们“拱手送出去”。

毛主席在接到信后,对此事非常重视,1954年1月5日,工作组亲自到了地方,安抚群众情绪,与佤族头人进行了深入、真诚的交谈。

在谈话中,工作组首先对佤族人民坚决反抗侵略,维护祖国主权的行为予以了高度赞扬,然后又耐心解释解放军撤军,并不是“不要他们了”,而是为了避免佤族人民的财产损失,为他们的长远利益着想才撤军的,最后明确表示,关于中缅未定边界的纠纷问题,我国一定会想办法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的。

为了表示重视,1954年6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办公厅又专门给班老王、绍兴王等四位头人写了回信,信中满怀希冀地写道:“卡瓦族(佤族)将和各兄弟民族一道过着幸福的生活。”

收到信后,班老头人好似吃了一颗定心丸,毛主席没有忘记他们,在他老人家的心中,佤族始终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

这之后不久,周总理就在出访缅甸时,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缅甸联邦总理吴努就中缅边界问题展开了长达六年的谈判。

1960年1月28日,中缅双方经过多次协商谈判,才达成了基本共识,签订了《中缅边界条约》,将班洪、班老等地区重新划入中国国界。

至此,这一地区的历史遗留问题才算真正得以解决。

总结:

佤族,这个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虽然在人数上不占优势,但他们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展现出了中华民族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的佤族人民,在党的一系列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已经住进了新楼房,农村产业也跟着发展了起来,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当初对班老人民的承诺,如今已经成为了现实!

参考文献:

1、《阿佤人民爱国情怀的历史见证 ——<卡瓦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档案背后的故事》,吴惠玲,史海钩沉,2023,03

2、《简论佤族在近代抗英斗争中的贡献》,周家瑜,文史博览,2000.7

3、《历时性视角下的佤族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杨宝康,保山学院学报,2018.11.23

0 阅读:47

梅梅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