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先生26岁临《灵飞经》墨迹。

书法为墨心 2024-06-13 05:34:50

启功先生26岁临《灵飞经》墨迹。

Lot 158

启功(1912-2005) 节临《唐灵飞经》

1938年作

镜片 水墨纸本

67.5×13cm 约0.8平尺

款识:剑孚仁兄雅正,戊寅八月。元白启功临唐人书。

钤印:启功之印(白)

出版:《中国风骨》第396页,启功著,商务印书馆,2022年8月第1版。

来源:北京文物公司旧藏。

说明:启功26岁书于唐人写经纸上,内容为节临《灵飞六甲经》。据《启功年谱》记载:1938年(戊寅)7月,启功得《望云楼集帖》之《灵飞经》四十三行刻本两份,一赠世交刘毓瑶(贡扬,刘乃和父);一启功自存,1941年暮春重装;初得之时,不知何帖,越三年,张效彬赐告。今见启功自存拓本及赠刘毓瑶《望云楼集帖》拓本启功跋语。此作为启功初得《望云楼集帖》拓本时临写,时戊寅八月,与《年谱》记录相符。因《望云楼集帖》刻于嘉庆间,《灵飞经》二“玄”字,避清康熙帝玄烨讳。墨迹及其他刻本皆不避讳,启功此作“玄”字避讳,即依《望云楼集帖》拓本临写。

装池:30年代裱镜片

《灵飞经》是道教经名,今道藏有《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卷。作为书法经典作品的《灵飞经》传为唐钟绍京所作,有墨迹四十三行本。《灵飞经》的墨迹本从清朝入藏翁同龢家之后,便少有露面,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历来书家,均对《灵飞经》青眼有加。在照相印刷技术发展之前,钟书《灵飞经》的传播主要依靠刻帖,如《渤海藏真帖》《望云楼帖》等,墨迹首次以影本露面当在1987年的《艺苑掇英》第三十四期中。

可以说在1987年之前,能一窥《灵飞经》墨迹面目者几乎没有,1938年时26岁的启功先生也在“未睹”之列。

据学者考证,启功先生26岁所临这件《灵飞经》的底本当为《望云楼帖》。依据是当年7月启功得《望云楼帖》之《灵飞经》两件;又,此临本中“玄”字缺笔,与《望云楼帖》同(《望云楼帖》“玄”字缺笔当是避清康熙帝玄烨之讳)。

话不多说,依旧先上图与大家分享。

5 阅读:1068
评论列表

书法为墨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