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激烈,许多企业仍处于亏损阶段,上市是主要融资途径,正力新能电池近日申请在港上市
重点:
正力新能今年首三个月亏损近7千万元动力电池企业已进入汰弱留强的阶段刘智恒
随着全球要减碳排放,电动汽车已成为未来趋势,作为电动车核心部件的动力电池,需求相当强劲,然而近年行业竞争愈趋激烈,除行业巨头外,行内企业都陷于艰苦经营,大家也要设法寻求资本去打一场持久战。
动力及储能电池制造商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刚申请在港上市,公司提供电芯、模块、电池包、电池簇、电池管理系统的一体化方案。按动力电池装机量计,2023年正力新能在动力电池市场排第十位。
正力新能创始人是曹芳及陈继程,曹芳是中国鼎鼎大名的玻璃大王曹德旺的妹妹,她与陈继程也曾在福耀玻璃任职十多年。曹芳于2014年开始从事动力电池,创立江苏塔菲尔,至2019年与陈继程成立正力新能。
凭借曹芳的背景及超强人脉,加上政策支持动力电池,公司迅速成长。据上市申请文件披露,2021至2023年正力新能的收入分别为15亿元、32.9亿元及41.6亿元;期间亏损为4亿元、17.2亿元及5.9亿元。
今年首三个月,公司收入7.4亿元,按年增长近七成;亏损近7千万元,但相较去年同期亏损1.68亿元,已大幅收窄58%。
多年亏损
公司连年亏损,全因企业初期需要在产能和产品研发进行大量前期投资。正力新能解释,投资可能要到生产设施建成并形成一定规模后,才能产生实质性回报,而这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另一方面,企业要不断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投入巨资,以确保能够先于行业趋势和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由于新企业未能利用规模经济效益达到最佳运营效率,导致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新企业,平均有三到五年处于净亏损状态。
由此可见,动力电池是一场持久战,先要在战役中生存下来,再而做到规模效应,才有机会获利。因此,正力新能要藉资本市场的助力,以在这场战役中成为胜利者。
供过于求
不过,即使能成功集资,目前动力电池市场的问题仍是正力的一大挑战。首先是市场产能过剩。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计,国内动力电池产能明年将达到3,000GWh,但行业需求只有1,200GWh。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表示,2025年国内对动力电池需求约1,000GWh,但现时动力电池行业的规划产能已达4,800GWh。
若情况真的如是,纵使电动车仍处于增长,但以动力电池供应量来说,需求远远追不上供应,而且差距相当大。
产能过剩的一大原因,是业内竞争者太多,更别说几家巨头已占去绝大部份市场,结果是导致动力电池行业变成杀戳战场,强如市场老大的宁德时代(300750.SZ),市场份额也被威胁。2023年,宁德时代的装车量167.1GWh,市占率为43.11%,较2022年的48.2%下跌超过5个百分点。
竞争不光来自行业,也来自它们原来的顾客,即是电动车企本身。在过去经历过电池原材料价格高企,供应受限制的影响,多家车企开始自建电池厂,或寻求备用供应商,令竞争更加白热化。
汰弱留强
市场的竞争压力下,动力电池企业为应对挑战,最终无奈走上降价之路,以争取订单及维持市场份额,结果令价格往下走。
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在上月一场论坛后也说:”市场的淘汰在加速,动力电池企业从2020年到现在每年都在淘汰,到今年底可能不会超过40家,明后年仍然是加速淘汰出清的阶段。“
事实上,即使没有产能过剩或价格战问题,要投资动力电池行业的股票,现时市场也不乏选择。正力新能说要提升规模效益以扭转劣势,但目前动力电池行业中要论规模,宁德时代几已占半璧江山,紧随其后的比亚迪(1211.HK)的市占率也达27%,之后有中创新航(3931.HK)及亿纬锂能(300014.SZ),排名第十的正力新能要赶上的路途甚为遥远。
而且几位行业巨头早有盈利,手上资源充裕,纵使市场日趋困难,它们能克服的能力远较别人强,特别是其资金实力雄厚。考虑以上因素后,正力新能要吸引投资者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