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为什么难以灭绝,奇特的繁殖特性、优越的生长环境是主因

具恒看科技 2024-07-15 00:00:57

蚊子,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约3,300种及亚种,其中我国有15属33种及亚种,大体上可分为按蚊(属)、库蚊(属)、伊蚊(属)三大类,按蚊,身体大多是灰色、翅膀较大、有斑、多在夜间活动;库蚊,翅大无斑,体色为棕黄色,也大多在夜间活动;伊蚊,多是黑色且有白斑,翅无斑,喜欢白天袭扰人类。

蚊子具有刺吸式口器,雌蚊子常以血液作为食物,具有6枝针状构造的口器,雄蚊口器不发达,以植物的花蜜和果子、茎、叶里的液汁为食,雌蚊偶尔尝尝植物的液汁,但是,一旦交配后,为了使卵巢发育,非吸血不可。

雌蚊子口器像针状,刺入人体皮肤后,吸血就如抽血一样快。这是由于蚊子唾液中含有舒张血管和抗凝血物质,可使血液迅速汇聚到叮咬处,假如1万只蚊子同时吸一个人的血,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完人体的全部血液。

蚊子释放的抗凝血物质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后,就会释出组织胺(一种蛋白质)来对抗这种物质,就会产生过敏反应,使叮咬处的周围组织肿胀和发痒。

蚊子为什么难以灭绝?与蚊子群体数量多、繁殖周期短、一次性产卵多、生长环境优越、具有类似冬眠特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第一,蚊子的繁殖周期短。蚊子平均寿命,雌性为30--100天,雄性为10--20天,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其一生包括卵、幼虫、蛹、成虫4部分,一般卵1--2天,幼虫期5--7天,蛹2--3天,成虫羽化至吸血产卵3--7天,世代更替1--2周左右。雌蚊把卵产于水面,1--2天后孵化成水生幼虫孑孓,孑孓在水中以藻类为食,经4次脱皮后成长为蛹,漂浮在水面上,最后,蛹表皮破裂,幼蚊就诞生了。自然条件下,雄蚊交配后约10--20天就死亡了,如果在实验室中可活到1至2个月,雌蚊一般可活1--3个月,实验室可活到四个月。蚊子完成一代发育大约10—12天,一年可繁殖七八代,可见,繁殖之快。

第二,一次性产卵多,形成蚊子的群体大。每只雌蚊子一生产卵总数约1000-3000个,按照孵化率50%计算,一只雌蚊子一个月按4周结算,可以产生下一代1500—4500只左右,消灭一只雌蚊子,等于消灭了几百至上千只。雌蚊一生只需要交配一次,交配后由雄性副腺分泌液体形成交配栓置于雌性交配孔内,约24小时后交配栓完全消失,其后,产下的卵仍然可以受精,一次交配,多次受精,增加了受精率和孵化率。

第三,蚊子的生长环境十分优越。地表较多的水面、充足的食物、较大的活动空间、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都为蚊子生长和繁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库蚊(家蚊)的幼虫能够孳生于各类水体或容器的积水中,是室内最常见的蚊子。伊蚊(俗称“花蚊子”),可以孳生于天然积水和小型容器中,如废旧轮胎、缸、饭盒、罐头盒、罐、花坛、树洞、竹筒、盆景等处。中华按蚊,幼虫孳生于大型积水中,如水稻田、沼泽、芦苇塘、缓流沟渠等地方。

不同性质的水质和积水类型会孳生不同种类的蚊虫。严重污染水体易滋生阿蚊;轻度污染水体易滋生库蚊;面积较大的清洁水体易滋生中华按蚊;清洁而流动的水体易滋生微小按蚊;小型自然水体(如树洞、竹筒、坛、罐等积水)易滋生伊蚊。滋生范围特别广泛,要有效控制其繁殖就很难。

蚊子头上和腿上有灵敏“传感器”:触角和刚毛,有感觉作用,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会影响蚊子的吸血活动,蚊子叮咬人的速度与温度有很大的关系,摄氏37度以上,可以在0.1秒内做出反应,摄氏27度以下,叮咬人的速度大大降低,摄氏17度以下基本上就不再咬人了。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库蚊多在夜晚吸血,有的偏嗜人血,有的偏爱家畜的血,但选择性不是很严格。

蚊子的活动范围在数十至数百米,花斑蚊能飞行5—7km,且速度极快。雌蚊子每次饱餐后,可在出生地2km范围内活动,最远距离可达180公里,大大增加了个体繁殖范围和消灭蚊子的难度。

第四,蚊子具有类似冬眠的特性。

一般情况下,蚊子从每年4月开始出现, 8月中下旬达到活动高峰,秋季,气温降到10℃以下时,蚊子就会停止繁殖并大量地死亡,但有极少数生命力顽强的蚊子会存活于墙缝等避风避寒的地方,如室内较温暖较隐蔽的衣柜背后,它会躲开较热的有暖气地方,这样,可以降低新陈代谢的速度,躲过严冬,避免饥饿而死。室外蚊子越冬,躲在暖气管道内等较温暖地方。第二年的蚊子更多的是刚孵化出来的幼体。

0 阅读:0

具恒看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