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为什么有人以自伤为乐?怎么应对自残行为?
A:
每个人或多或少有一些特殊癖好,比如:
路上看到石子,一定要踢一脚;
脱下的袜子,明知很臭还是要闻一闻;
路过超市卖大米的区域,总爱把手插进去感受一波...
这些无伤大雅的癖好,既能为我们的内心带来满足感,又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所以我们已经习惯性地重复它们。
但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癖好是自伤,往往肉体越痛苦,心灵越快乐。
为什么这些在常人看来痛苦的行为,却有人乐此不疲地重复实施呢?
为什么自残会感到快乐?
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这是个体经历强大外部刺激时,激发的内部冲突行为。
也即是说,当个体遭受外源性的刺激,内心产生负性情绪而又无法自行消化时,就会将发泄的矛头调转,将对他人、对社会的攻击变成对自己的攻击。
所以,自残实际上是个体对现实状态的宣泄,他们能巧妙地通过自残行为找到情绪平衡点。
往往伤害自己时,个体的情绪会从焦虑、抑郁等状态,恢复至平和甚至激动、兴奋。
真实案例中,就曾有自残行为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师说:“看着殷红的鲜血流出,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感。”
很多人误解,自残是精神疾病患者的特定行为。但实际上,无关年龄、无关性别,自残行为可以出现在任何人身上。
即使是精神正常的人,也有可能栽在自残的魔爪之下。
只是这种情况在青少年中更为常见,课业的压力、父母的期待、紧张的人际关系等因素,都会诱发自残行为。
根据美国精神协会的调查,约有15%的青少年用自残行为宣泄情绪。
而是否会诱发自残行为,一般取决于两个方面:
其一,外部刺激的强度和时间。
其二,个体对刺激的承受能力。
自残是自杀的信号吗?
不少人认为自残是自杀的信号,这其实是一种相对片面的解读。
自残行为的实施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有自知力的自残,即蓄意自残;
一类是无自知力的自残,这好发于精神障碍患者之中。
美国精神健康协会指出,大部分的蓄意自残群体,在实施自残行为时,往往不是以结束生命为目的,只是希望通过肉体疼痛释放脑内激素,转移心理疼痛。
无自知力的自残,多是精神分裂症、妄想症、嗑药吸毒等群体,在失去意识时,由错觉或幻觉支配引发的行为。
也就是说他们在自残时,意识是不清醒的,对采取的行为缺乏正常判断力,所以很难说他们是抱着自杀的想法进行自残。
而且自残的形式多种多样的,不一定具备高危性。
除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用小刀划割手腕外,香烟烫手、暴饮暴食后催吐、吞食或放置异物等,都属于轻微自残行为。
这些不危及生命的行为,实打实地伤害了个体,但程度又尚未严重到可以被视为自杀前兆。
自残不能直接与自杀划等号,但不可否认的是,自残与自杀的确有联系,有自残行为的个体,其自杀风险会高于常人。
所以,当身边人出现自残行为时,我们要根据现实情况谨慎判断其是否有自杀倾向。
怎么应对自残行为?
家属应该这样做当发现身边人出现自残行为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震惊、生气,然后批评自残者的行为。
这种应对方法或许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也彻底将与自残者交流的通道堵死了,未来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他们的情况只会进一步恶化加重。
所以当发现自残行为,比起批判,我们首要做的应是倾听。
先了解隐藏在自残背后的原因,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然后再引导他们认识自残是一种错误的方式,我们不应该让健康的身体为情绪买单。
等他们能正确理解后,我们就应该提供方法,告诉他们怎么样才能疏导负面情绪,比如鼓励他们情绪不良时来找我们进行倾诉。
自残者应该这样做克服自残行为的关键,是要学会消化负面情绪。
就像“正念减压”创始人乔恩•卡巴特•津恩所说:“你无法阻挡海浪,但你可以学会冲浪。”
我们无法控制情绪的产生,但我们可以学习管理它。
当产生不良情绪的时候,可以穿上鞋子出门散心,外界有着许多美好的事物等着你去发现。
比如枝头待放的花、天空飞翔的燕,这些生机盎然的景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们的情绪。
其次,我们要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
当某件事发生时,先问问自己,这真的是一件坏事吗?如果换个角度再看一次,它会不会就变成好事?
生活中的很多烦恼,都是因为我们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在面对问题时,我们要学会转变心态,偶尔奉行一次阿Q精神,其实也没什么的。
自残的背后,往往隐匿着难以承受的情绪危机。
当身边人出现自残行为时,我们能做的,就是提供自然的陪伴。
陪着他们用合理的方式化解情绪,那自残行为自然也就会慢慢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