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初,在林坠机后,关于贺龙的平反问题被提上了日程。
而当时主持军委工作的叶剑英元帅对贺龙的悼词不甚满意,于是找到了贺龙曾经的部下廖汉生中将,对他说自己与贺龙不是很熟,特委托他写个贺龙的生平。
有人就说了,叶帅说这话纯属客气或者是推诿,因为按照我们一般的认知,元帅们都处于军人的金字塔尖,都属于军队高层,他们不是在一起打仗就是在一起工作与生活,怎么可能不熟呢?
那么,历史上的二人究竟熟不熟呢?我们先从二人在旧军队时期说起。
叶剑英
叶剑英是1897年生人,比贺龙要小一岁,是广东梅县人。他于中学肄业后短暂当了一段教员,1916年便随父亲去了南洋谋生,次年回国考上了云南讲武堂,与朱德算是校友,是后辈。
毕业后,叶剑英先入滇军,后入粤军。在陈炯民炮轰总统府时,时任海军陆战队营长的叶剑英,立下过救驾大功,深得孙中山赏识,后升旅、师参谋长之职。
黄埔军校成立时,叶剑英受廖仲恺之邀任教授部副主任。在1926年的北伐中,叶剑英先是出任由蒋介石担任军长的第一军总预备队指挥部参谋长,后出任新编第二师师长。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叶剑英毅然通电反蒋,南下武汉出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
而贺龙于1896年出生于湖南桑植,少年时期跟随姐夫谷吉廷一起在西南地区跑马帮(马帮是西南地区的运输方式,类似古代的镖局,现代的快递)。
1916年,贺龙与姐夫组织了一支300来人的湘西讨袁独立军,参加了护国运动。
同年,他又带领一帮兄弟深夜突袭芭茅溪盐税局,随后率领起义军攻占了桑植县城。起义军编入了程潜的湘西护国军。
后因程潜与谭延闿争夺湖南督军职务失利,贺龙的的部队被谭延闿缴械解散,贺龙无奈返回了老家桑植。
1917年,护法运动爆发,贺龙在老家洪家关重新招兵买马,与他当年攻打盐税局的生死弟兄吴玉霖一起,召集了一支200多人的队伍,组建了湘西护法军,自任湘西护法军游击司令。
贺龙先是接受澧州镇守使王正雅的邀请担任团长,驻防湘西桃源县与桑植县。
后由于王正雅被人所杀,他的儿子为其报仇失败,队伍解散,贺龙便率部退入重庆,加入了四川军阀序列,担任川东边防军警备旅旅长,负责长江防务。
1924年,贺龙以川军中将师长的名义,率领滇川黔建国联军先遣队反攻湖南。
1926年,贺龙率部加入北伐军,先后被编入唐生智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与彭汉章的第九军,1927年6月,贺龙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
从上可以看出,在旧军队前期,叶剑英与贺龙在活动轨迹上并没有交集,直至南昌起义的前夕,二人才第一次谋面。
那是在1927年的7月24日,时任四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在九江甘棠湖上约叶挺与贺龙二人游湖观景,因为事先叶剑英获悉汪精卫、张发奎等人要诱骗叶挺、贺龙上庐山开会,以解除二人兵权。
这次“告密”,叶剑英立了大功,既保证了南昌起义的顺利进行,又保全了叶挺与贺龙二人的安危。
南昌起义后,叶剑英又成功用计说服张发奎南下广东,而没有追击起义部队。
而后,叶剑英兼任四军军官教导团团长,又促成警卫团扩编,使得两团成为主力,参加了1927年底由他本人与张太雷、叶挺等人领导的的广州起义。
可以说在旧军队时期,叶剑英与贺龙就那一次谋面。
贺龙
广州起义失败后,叶剑英离开广州,转赴香港,1928年底去了苏联学习,两年后回到上海,与刘伯承等人翻译了苏联红军的步兵战斗条令和政治工作条例等资料。
1931年初,叶剑英被派往了中央苏区,直至红军长征去了陕北,叶剑英一直跟随一方面军,期间与刘伯承交替出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与一方面军参谋长,还短暂出任过红三军团的参谋长。
而贺龙在南昌起义失败后,中央本来是要派其去苏联学习军事,在他请求之下,与周逸群一起回了老家湖南,开辟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并创立了红二军团。
之后,红二军团与萧克、王震的红六军团合并成立了红二方面军,贺龙作为总指挥率领这支部队最后也成功到达了延安。
由上可以看出,二人在土地革命时期也没什么交集,甚至连面都不可能见过。
叶剑英
在接下来的抗日战争中,红军改编为了八路军,叶剑英出任八路军参谋长。
不过,叶剑英虽作为八路军参谋长,但也只是名义挂名,八路军参谋工作主要由副总参谋长左权来做。
早在红军东征战役结束以后,叶剑英的工作重心就转移到了统战工作上来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后,就是由他与博古协助周恩来赶赴西安调停。
抗战开始后,他又跟随周恩来去了长江局(后改为南方局),主要精力放在了与国民党搞统战,办外交。
他曾参与主办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这个训练班有点像小型黄埔军校,叶取得了很大成功,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声威。
1940年,在国民党军委参谋长会议上,面对蒋介石等一众国民党官员对八路军“游而不击”等种种诬陷与责难,叶剑英不慌不忙,舌战群儒,语惊四座。
这也是他一生中的重要亮点之一。
而贺龙在抗战期间出任120师师长,一直活跃在抗日前线,自然而然,与活跃在国统区的叶剑英并无多少见面机会。
虽然贺龙后来回延安担任晋绥联防军司令员,叶剑英也从国统区回来专任军委与八路军的参谋长,但两人工作单位与工作重心不一样,加之性格的差异,一位豪爽粗狂,一位谨慎儒雅,也并无过多交往的可能。
贺龙
抗战胜利后,叶剑英先是协助周恩来与国民党谈判,后又赴北平做军调部代表,做更为广泛的统一战线工作。
1947年2月,叶剑英返回延安,先是出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后又担任了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书记,统一领导延安后方工作的机关。
解放战争末期,叶剑英又回到北平,协助促成北平和平解放,出任了第一任北京市市长。
1949年4月,叶剑英参加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同以张治中为首的南京国民党政府代表团的和平谈判,达成《国内和平协定》,被南京政府拒绝后,8月,转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自此直到1954年10月,叶剑英才回到北京。期间他一直南方任职,先后出任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州市市长,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华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区代司令员,中共中央中南局代书记等职务。
而贺龙则在解放战争期间,出任了西北军区司令员,协助彭德怀解放了大西北,后又率18兵团配合二野进军大西南。
他先后出任了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和西南军区司令员、西南局第三书记,为和平解放西藏,解放大西南,建设大西南,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是直至1954年才回北京任职。
可见,在解放战争开始一直到1954年,叶剑英与贺龙分别在不同战略方向任职,也并无多少交集。
叶剑英
在1954年二人虽都回了北京,都出任了军委副主席一职,见面机会也多了起来。
不过此时的二人年事都已高,已过了激情燃烧的烽火岁月,性情又迥异,加之各种运动也不断,特别是贺龙,早早便被迫害靠边,因此,后期二人应该也很难有更多更深的交往。
综合来看,叶剑英与贺龙二位元帅在历史上的交集并不多。这点上,与其他八大元帅横向比较一下,叶剑英与他们要比贺龙熟一点。
在其他八大元帅中,朱德、彭德怀、林、刘伯承、陈毅、罗荣桓、聂荣臻七位元帅在红军时代都在中央苏区与叶剑英在一起战斗过好多年,应该是很熟。
而一、四方面军在长征途中会师后,叶剑英与徐向前都在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工作,徐向前任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后两人又在右路军一起行动,不熟是不可能的。
因此,叶剑英后来对廖汉生说他与贺龙不熟,这并不是叶的客气与推诿,而是真的有点不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