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为什么伟大?国学大师王国维这样说

谢小楼 2023-10-16 09:02:11

《红楼梦》是我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它为什么伟大呢?一百多年前,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红楼梦评论》一书中,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红楼梦评论》发表于1902年,它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运用西方文艺理论和近代科学方法来评论文学名著的论文。

在这篇论文中,王国维将《红楼梦》与德国作家歌德的《浮士德》对比,认为两者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悲剧,是“宇宙之大著述”。

《红楼梦评论》

一、艺术的作用

在评论红楼梦之前,王国维先结合道家、佛家哲学和叔本华的意志哲学,论述了人生的本质与生活的性质。

老子说:“人之大患,在我有身。”人因为有了身体,也就有了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痛苦。欲望得到满足,要么就会因此而感到厌倦,厌倦也是痛苦;要么就会产生更多的欲望,继续产生更多的痛苦。

因此,王国维说:“然则人生之所欲,既无逾于生活,而生活之性质,又不外乎苦痛,故欲与生活与苦痛,三者一而已矣。”

概括地说,生活的本质是欲望,人生的本质是痛苦。

因为人生的本质是欲望,所以人类所创造的种种物质与文化,几乎都跟欲望相关。人要保存自身,所以创造了与衣行住行相关的种种事物,人要保存自己的种姓,因此诞生了国家,人要明白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以便趋利避害,因此产生了种种知识。

因此,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都处于与自我的利害关系之中,当我们接触到一个事物,就会考虑,这个事物对我们是有利还是有害,是不是能满足我们的欲望,但无论是有利还是有害,因为它与我们的欲望勾连,最终带来的,都只有痛苦。

只有一样东西,它与我们的欲望没有关系,那就是艺术。

王国维

王国维说:“兹有一物焉,使吾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而忘物与我之关系。此时也,吾人之人无希望,无恐怖,非复欲之我,而但知之我也。……然物之能使事人超然于利害之外者,必其物于吾人无利害之关系而后可。……非美术(艺术,下同)何足以当之乎?”

“美术之务,在描写人生之苦痛于其解脱之道,而使吾侪冯生之徒,于此桎梏之世界中,而得其暂时之平和。此一切美术之目的也。”

艺术的作用是使人忘掉物与我的关系,让我们超然于利害之外,使我们从欲望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王国维因此提出了一条欣赏艺术的法则,“欲者不观,观者不欲。”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读文学名著有什么用,还有人会说,《红楼梦》有什么用,能造原子弹吗?当你有这样的问题时,那你确实没必要读文学名著了,也没有必要欣赏任何一个门类的艺术,因为“欲者不观”。

艺术从来不是用来满足欲望的,相反,它是让我们超脱欲望的。我自己的体悟是,艺术本来就是没有实用价值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艺术是用来治疗人生的苦痛的。

艺术的美有两种:优美与壮美。

优美是其内容与我们没有利害关系,让我们在欣赏时,内心的欲望消失,忘掉了物我之关系,“此时吾心宁静之状态,名之曰优美之情,而谓此物曰优美。”

“若此物大不利于吾人,而吾人生活之意志,为之破裂,因之意志遁去,而知力(智力)得为独立之作用,以深观其物,吾人谓此物为壮美,而谓其感情为壮美之情。”

优美和壮美都是使人剥离欲望进入纯粹体验的美,与它们相对的,便是眩惑,眩惑不仅不能使人忘掉生活之欲及此欲与物之关系,反而激起人的欲望,便人复归于生活的欲望之中。通俗文学中,很多都是眩惑之作。

《红楼梦》是一部兼具优美与壮美,以壮美为主基调的文学巨著。

二、《红楼梦》的精神内核

生活的本质是欲望,人生的本质是痛苦。而《红楼梦》精神内核,就是描写人生的痛苦,寻求人生的解脱之道。

《礼记·礼运》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欲与性欲,是人最根本的欲望,而男女之情欲,带来的痛苦,更大于食欲。《红楼梦》的核心主题,就是探计男女之情欲带来的痛苦。

贾宝玉

《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出生时便戴着一块玉,这块玉便是欲望的象征。这块玉是先于贾宝玉存在的,它是女娲练石补天剩下的,因对红尘产生了欲望,而随贾宝玉来到人间。可见欲望是先天存在的。

王国维说:“此可知生活之欲之先人生而存在,而人生不过此欲之发现也。此可知吾人之堕落,由吾人之所欲,而意志自由之罪恶也。”

贾宝玉的欲望,是男女情欲的极致,他爱世间一切美好的女子。贾宝玉不像西门庆,停留在肉体的满足之上,他不禁爱女子的青春美丽,也爱她们的才华与灵性,他对女子的爱,是兼具身体与精神的。

哲学要从现象中抽象出概念,物理要从事物中抽象出规律。曹雪芹则通过描写贾宝玉对世间女子极致的爱,抽象出男女情欲的最高形态,通过描写贾宝玉的悲剧,来传达男女情欲带来的痛苦。

王国维认为,在《红楼梦》,只有三个人从人生的痛苦中解脱了出来,而他们代表了两种解脱的道路。

因为欲望、生活与苦痛,三者是一体的,所以解脱就是出世。

第一种解脱之道是观察他人的痛苦,从他人的痛苦中觉悟生活的本质,从而出世。《红楼梦》中,惜春紫鹃就是这样解脱的。但是能做到这样解脱的人是非常少的,“唯非常之人,由非常之知力(智力),而洞观宇宙人生之本质,始知生活与苦痛之不能相离,由是求绝生活之欲,而得解脱之道。”

惜春

第二种解脱之道就是贾宝玉的解脱之道,是通过自己经历生活的苦痛,从而觉悟生活的本质。“通常之解脱,在于自己之苦痛,彼之生活之欲,因不得其满足而愈烈,又因愈烈,而愈不得其满足。如此循环,而陷于失望之境遇,遂悟宇宙人生之真相,遽而求其息肩之所。”

每个人都会面临男女情欲带来的痛苦,因此,贾宝玉的痛苦,是普通人的痛苦。

王国维认为,在欧洲近世文学中,歌德的《浮士德》为第一,因为它也描写了人生的痛苦及其解脱之途径。浮士德的痛苦是天才的痛苦,贾宝玉的痛苦是普通人的痛苦,因此,《红楼梦》跟《浮士德》一样,是“宇宙之大著述”。

三、《红楼梦》的美学价值

中国人的精神,是世间的,是乐天的。我们喜欢大团圆的结局,而《红楼梦》则是彻头彻尾的悲剧。

叔本华

王国维概述了叔本华所说的三种悲剧:第一种是由极恶之人造成的悲剧;第二种是由身的盲目所造成的悲剧;第三种是由人所处的位置与关系,不得不这样做而产生的悲剧。

第三种悲剧,远大于前两种悲剧,它是人生所固有的,是不可避免的。《红楼梦》就是第三种悲剧。

我们喜欢喜剧,不喜欢悲剧,但没有悲剧内核的喜剧,是麻痹人的。周星驰的喜剧电影为什么有恒久的魅力,就在于他喜剧的外衣下,包裹着悲剧的内核。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有悲剧内核的。

《红楼梦》的美学价值,就在于它在描写了人生所固有的、不可避免的悲剧,冲击了我们的灵魂,洗涤了我们的精神。

四、《红楼梦》的伦理学价值

由于《红楼梦》中的解脱之道是出世的,这不符合世间的伦理道德,必然引起这样的攻击:如果人人都向贾宝玉那样出世,那么人类世界还存在吗?

对此,王国维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本就是在欲望与痛苦中建立的,人类的产生,本就有原罪,是“人类之祖先一时之谬误”造成的,若人人都能解脱,那么人类世界根本就没必要存在。

林黛玉

五、结语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语言文白间杂,又旁征博引,我读起来很困难,很多地方都没读懂,所以也只能叙述个大概。

虽然读得半懂不懂,但我已深受启发。读完《红楼梦评论》,我已经很想再看一遍《红楼梦》了。

相关书籍: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