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国史5:元与明》

郑胜辉 2024-02-13 07:39:08

郑胜辉学习与思考第2119天

关于作者

卜正民(Timothy Brook),享誉世界汉学界的史学大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历任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校教授,英国牛津大学邵氏汉学教授,美国亚洲学会前任会长。主编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并撰写其中第5卷《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关于本书

这本《挣扎的帝国:元与明》,是哈佛中国史系列的第五卷,作者首次从气候这一环境史的新视角解读元明两大帝国的兴衰,呈现出第一个连贯的生态历史。

核心内容

作者把中国的元明两代作为共同的研究对象,着眼点放在这个时代的“挣扎”。这种“ 挣扎”主要是出于三个方面:政治传统的断绝;小冰河期气候的影响;欧洲人的到来与新的世界局势。

讲这本书之前,我们得跟你着重介绍一下它的作者,加拿大汉学家卜正民。卜正民是哈佛大学的文学硕士、哲学博士,早在1974年就来到中国留学,跟中国结缘已经超过40年了,而且跟过不止一位外国汉学研究的顶级大佬,比如他曾经师从孔飞力,就是汉学名著《叫魂》的作者,还曾经跟李约瑟一起,参与编写了那套著名的《中国科学文明史》。他自己关于中国历史的著作同样有名,光是在国内畅销的就有《秩序的沦陷》《杀千刀》《维梅尔的帽子》,都是叫好又叫座。这套《哈佛中国史》,也是由卜正民主编的,可以说,他是整套书的灵魂人物。

可能有的朋友还有印象,我们在讲第一卷的时候说到过,他曾经跟大历史学家朱维铮先生探讨过,外国人研究中国历史有什么意义,这段话非常精彩,重温一下:朱先生说:中国的历史就像一间屋子,中国的历史学家坐在屋子里头,能看清屋里的每个细节,但他的视野就只限于屋子内部,没法从更高的维度,来看清这间屋子所处的位置——而这个问题,只能由站在屋外往里看的人,也就是外国的研究者来提供答案。

这个说法,对卜正民来说简直再合适不过了,因为他的著作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从我们中国同类作品很难关注到的小地方入手,见微知著,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眼光和视野。比如说这本书的主题:元和明。元朝跟明朝,在一般的中国通史类的书里,这绝对是要分成两本书来写的,或者至少是两个完全彼此独立的章节,因为这两个朝代不一样的地方太多了。但是卜正民就能敏锐洞察到这两个朝代的联系和共同点,并且非常精准地概括出来,那就是这本书的书名:挣扎的帝国。为什么而挣扎?有政治制度方面的、经济方面的、文化生活方面的,还有别的书上很少注意到的,生态环境方面的,以及全球化视野下的。所以说,这是一本完全不一样的元代和明代历史书,下面我们就赶紧一起来看一下吧。

说这本书独特,一开篇就来了,它的破题用的是一个你绝对想不到的点:龙。

整个第一章,讲了元朝和明朝时期的“龙见”,就是中国各地“有龙出现”的记载,比如第一次,公元1292年,元朝的至元二十九年,这一年太湖附近出现龙,当时的情景据说是,蛟龙腾空,龙嘴里洪水倾泻而下,把周边地区都淹没成泽国一片。第二年,龙再次出现在太湖附近,这回来得比较是时候,龙带来的降雨,正好帮当地缓解了旱灾。不过这也算是个特例,因为绝大多数的龙出现,都伴随着各种灾难。而且不光是洪涝之类的自然灾难,还包括政治上的一些重大变故,比如前面说的第一起目击龙的事件,发生在1292年,两年之后,当时中国的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就去世了。还有后来元朝灭亡前夕,“龙”也不断出现。

到了明朝,明成祖朱棣从他侄子朱允炆手里夺来皇位,他登基第二年就出现了“龙”;后来被普遍认为是明朝皇帝当中最荒唐最没正事的一位,明武宗正德皇帝,他在位的时候龙频繁出现,接下来嘉靖、万历年间,每当政治上出现大的异动,往往也有“龙”跟着搀合,到了最后一任皇帝崇祯的时候,天下大乱,不用说,龙也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了。

今天我们都知道,龙是不存在的,从这些“龙见”的描述来看,也基本能确定,其实就是龙卷风。什么带来暴雨啊,房倒屋塌啊,把人卷上天啊,都是典型的龙卷风过境的表现。卜正民说,古人的气象学知识虽然不如我们今天,但肯定也能分辨清楚龙这么一种生物,跟龙卷风这么一种气象现象的区别,那为什么还这么郑重其事地把这些认定为“龙”,并且在正史当中记录在案呢?他认为,这反映的就是这个时代的人的一种困惑和焦虑。这种焦虑和困惑,全面体现在元明两代从政治经济文化,到生态环境,再到国际局势的方方面面。我们还是照例,先从政治层面说起。

在元明两代,中国人在政治上,可以说面对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这不光是说元朝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了第一个统一全中国的少数民族王朝这么简单。还因为,元朝的建立,无论对蒙古人还是汉人来说,都意味着他们之前熟悉的那套政治理念和文化,都彻底被改变了,而且对汉人来说,这种改变还持续到了明朝,甚至是更远。

说元朝之前,得先明确两个概念:蒙古帝国和元朝。很多人容易弄混,但这完全是两回事。从时间上,蒙古帝国是成吉思汗建立的,元朝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的,比蒙古帝国晚50多年;从空间上,蒙古帝国比元朝大,除了中国北部和蒙古,还包括中亚、西亚、俄罗斯南部这些地方;从法统上,可以说元朝是从蒙古帝国里脱胎出来的一个新政权。

那忽必烈为什么要建立这么一个新的政权呢?是因为原来的蒙古帝国,地盘虽然大,但是他们那套政治文化传统,对他来说,已经不够用了。最主要是在继承权方面,蒙古不像汉人政权,有宗法制的传统,权力交接的时候按照长幼,传承有序,他们是要看实力的,包括你的能力、功劳,还有,能不能让其他的手里握有军队的宗室贵族认可你。在当时的蒙古政治传统里,还有这种所谓原始民主的痕迹,蒙古大汗上位要经过一个形式上的推举。忽必烈能上位,是因为他的哥哥蒙哥大汗,在攻打南宋的时候突然死在四川钓鱼城了,蒙哥没有指定继承人,这样忽必烈才有了机会。

在当时,蒙古帝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事实上已经分属于几个不同的汗国了,就相当于蒙古是个大公司,这几个汗国是子公司,但都有相当大的自主权。这几个汗国的可汗跟忽必烈基本都是叔伯兄弟,名义上他们都听命于最高的大汗,但事实上谁都想在自己的地盘上,自己做主,谁都不希望出现一个有才能的、强势的大汗,所以他们不同意忽必烈继位,忽必烈费了很大一番周折,打败他自己的亲弟弟,这才当上大汗,但当时蒙古四大汗国里,有三个不承认他,所以这时候蒙古帝国事实上已经处于分裂了。

忽必烈宣称他自己是蒙古大汗,但没人真听他的,而且他武力夺位,这毕竟是违背蒙古的传统了,所以,从政治上说,他需要有一个新的法统,来给他自己正名,这个法统,就是中国的皇帝。另外从经济上,当时蒙古的经济非常落后,特别是在户籍税收方面,所以他也需要吞并南宋,因为南宋有钱啊。

然后,到1279年,崖山之战,南宋大臣背着小皇帝跳海自杀,南宋灭亡,元朝统一全中国。忽必烈不但是蒙古的大汗,同时也成了中国的皇帝。忽必烈采用一些汉人的传统办法统治中国,他本人汉化程度也很高,但是出于警惕,他始终坚持把权力放在蒙古人手里。这本书里作者引用另一位历史学家的话说,忽必烈把种族区别对待搞成制度化,这导致他的帝国在根基上就出现了裂缝。我们也可以说,这是元朝政治问题的总的根源所在。他的汉化是处在一种“夹生”状态,半生不熟,残留着很多蒙古那种随意性很强的特点,所以我们看元朝的政府设置,很多部门就是单纯的皇帝的服务机构,而元朝皇帝的皇位传承,代际关系也是非常混乱,不仔细看看不明白,皇室内部的内斗也特别激烈。

而且元朝的这种政治混乱,还有一个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它打破了中国帝制运转一千多年形成的一种权力结构的平衡。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皇帝,虽然权力很大,但皇权也受到一些制约。这种制约,在汉代,先是宗室亲王,然后是外戚,再后来又有地方豪强大家族;在魏晋南北朝以及唐朝前期,是大家族的升级版:“门阀”“士族”,在唐后期是内有掌握禁军的宦官,外有地方军阀“节度使”,在宋朝,是士大夫,这些我们前面几本书里都很详细地讲过。

这些阶层跟皇权,是一种互惠关系,也就是说,互相负有义务,虽然不对等,但总的来说能维持在一个平衡状态。而且除了这些有形的,还有无形但是往往更有效的,就是所谓“礼制”,也就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的那套行为准则和价值观。这些东西的存在,就让皇帝也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元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又汉化不彻底的政权,把这些传统都打破了,把游牧民族那种建立在军事基础上的酋长的随性作风带进来了,在整个帝国权力结构当中,皇帝个人独裁的程度越来越加强了。

而且这个趋势,没有随着元朝一起灭亡,而是延续到了明朝。朱元璋和明末起义军们,他们打的是民族主义的旗号,什么驱逐鞑虏啊,恢复汉人政权啊,但是当朱元璋真的创立明朝当了皇帝,他的政治制度设置,反而更像元朝,而不是他口头上推崇的那些汉人王朝。比如他废除宰相设立内阁,再比如他在法律之外,又亲自颁布了一个《大诰》,全是严刑峻法,方便他拿这个给人治罪。

那为什么不直接把法律制定严一点呢?因为皇帝虽然被默认有法律豁免权,但是一套法律,要是制定清楚执行严格,那对皇帝本人多少也有一点制约,而《大诰》这个东西,是他可以拿来办人,但是司法机构不能这么干,相当于“法上之法”,也就是说这是他给他自己准备的独门武器。总之,朱元璋的制度设置,就一个原则,尽量摆脱一切程序和舆论的制约,把权力集中到皇帝个人的手里,把前面说的那种君臣的互惠关系,变成臣民对他的单向的义务。

作者认为,朱元璋能够这么干,就是因为之前元朝的这种示范,以及元朝打破了前面说的那种制约和平更关系,以及礼制的传统。所以作者把元和明放到同一个单元里,来一起研究,这种眼光是其他的书里很少见的。

说到这我们多探讨一点啊——你可能觉得,不对!明朝也有权臣啊,像张居正,也有大太监啊,像刘瑾、魏忠贤,甚至也有后妃干政啊,像成化皇帝的万贵妃,还有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所以怎么能说明朝除了皇权,就没有别的政治势力了呢?

首先说,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对历史很了解。但是我们深入一层来看,这些所谓权臣、权监,他们虽然得势的时候权倾朝野,但是他们的权力,是皇权的延伸。说白了,他们只是皇帝的办事人员,他们的授权是来自皇帝,而不是制度设置,皇帝很容易就能收回这种授权,所以根本构不成对皇权的制约,更不用说威胁。你像公认的昏庸玩闹的正德皇帝,一句话就灭了大太监刘瑾,亡国之君崇祯,也是轻松拿下魏忠贤,至于张居正,他的强势更主要是由于个人的威望,以及跟万历皇帝的师生关系。所以说宦官也好权臣也好,第一,都是偶发现象,第二,实质上威胁不到皇权,跟晚唐宦官集团废立皇帝,或者曹操那样的权臣“挟天子令诸侯”的局面,根本不能同日而语。这就是因为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它的制度设置,就是指向“方便皇帝实施个人独裁”这个方向。

不过朱元璋和他的后人搞的这套,也不是一帆风顺,官员还有读书的士人们也一直在反抗,利用儒家的礼制作斗争。卜正民写了他眼中的明朝五大政治事件,分别是:

一,胡惟庸案,就是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干掉了他的宰相胡惟庸,而且还借这个机会,撤销了宰相这个职位,用内阁大学士来替代;

二,靖难之役,就是朱棣从他的侄子朱允炆手里抢来皇位,并且镇压了方孝孺等等一大批不合作的人;

三,土木堡之变,就是明英宗皇帝被瓦剌部落俘虏了,为了防止瓦剌人用他来要挟,北京方面另立了一个新皇帝,就是明英宗的弟弟景泰帝,后来明英宗被释放,又跟他弟弟再展开夺权斗争;

四,大礼议,就是正德皇帝猝死,由他的远房堂弟嘉靖皇帝继位,大臣们从礼法的角度,要求嘉靖皇帝追认正德皇帝的父亲做爸爸,而把他自己的亲生父亲改叫叔叔,嘉靖不干,跟大臣们僵持,闹了很久,最后一顿板子把反对者都揍服了;

五,争国本,就是万历皇帝喜欢他跟郑贵妃的儿子福王,想把太子废掉换上福王,但是大臣们从嫡长继承制的角度,坚决反对,万历皇帝一赌气多年不上朝,最终还是屈服了,没有更换太子。

卜正民讲的这些故事,都是从皇帝和大臣们的权力斗争视角来讲的,这斗争背后,就是明代的皇权独裁化,跟中国传统的君臣伦理价值观的斗争,可以说除了最后一个回合争国本是皇帝输了之外,都是皇权最终胜利,这也就论证了作者的观点,就是明代政治最突出的特色,就是皇帝个人独裁的加强。

而从另一个方面说,斗争中节节败退的大臣、士人们,他们就难免困惑和焦虑啊,“为什么我们皇帝搞的这套,跟我们从圣贤书里读的那套,就是不一样呢?我们是应该按照书里讲的臣子之道,据理力争呢,还是应该遵照忠君的最大原则,就是忠实执行皇帝的命令呢?”所以你说,这么自相矛盾的问题,能不让人精神分裂吗?

这就是元明两代,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在政治上最主要的困惑和焦虑。好,弄明白了这个,我们再来看开头讲的“龙”。为什么关于“龙”的记载这么多啊?在中国的传统理念里,有一个概念叫“天人交感”,就是认为自然世界是一个道德化的世界,当人世间的好事多了,老天会降下一些好兆头作为奖励,而当坏事多了,整个世间的道德水平处在一个混乱甚至堕落的状态,老天就会降下各种灾难,作为惩罚。而皇帝,也就是“天子”,是老天考察人间的一个最重要的样本,他这些不符合古圣先贤规范的做法,会惹怒上天,降下灾祸,特别是这种最有神秘色彩的“龙”带来的灾难。

明白了吧?为什么元明的史书和地方志上记录了那么多的“龙”,特别是在国家有大的政治变故的时候。这就是负责修史书和地方志的文人阶层,对皇权不满的一种隐性的表达和警示。

那么,这些“龙见”,都是不满现状的人编出来的吗?恐怕也不是,这些灾害,应该大体都是真实的,把元明两代叫做“挣扎的帝国”,不光是因为前面说的这种政治上的焦虑和困惑,也因为这段时间,从自然周期上说,确实是很难熬的一段。

在这我们又要说一个概念叫“小冰河期”。简单说就是气温骤降,水旱之类的灾害持续出现,动植物大量死亡,一些极端天气也出现得更频繁。

现在的气象史研究证明,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这种小冰河期,每次都伴随着北方所谓“蛮族”对定居民族的入侵,因为这种极端天气下,他们在北方故土上生活越来越艰难,于是就发动战争往南边气候温暖的地方进攻,势不可挡。像我们第二本书里说过的所谓“五胡十六国”,还有同时期欧洲的民族大迁徙,西罗马帝国灭亡,这里都有小冰河期气候的影响。

最近的一个小冰河期,就是从13世纪到17世纪,在17世纪达到顶峰。对照中国历史年表来看,正是元明两朝这一段,从蒙古崛起灭亡宋朝,到清朝崛起,取代明朝。同时,小冰河期自然灾害频发,像龙卷风这样的极端天气,也比一般时候多,所以有那么多“龙见”。而不光是龙卷风,别的灾难也多,像低温、干旱、洪水、瘟疫、蝗虫、地震……作者专门写了一个章节叫《九渊》,记录了元明两代最严重的一些自然灾害,以及这些灾害带来的影响,比如元朝末年就是洪灾频发,最早的农民起义,就是被朝廷征发来修黄河河堤的民夫们闹起来的,明末李自成起义,也是跟陕西关中地区持续7年的大旱和饥荒有关。

除了这种自然周期造成的灾害,元明两代的另一大环境问题,就是人为破坏。在这,作者“龙见”之后又提供了一个有意思的视角,“虎见”。这个虎,就是真正的老虎了,老虎都是住在深山老林里的,跟人本来很难碰上,但随着人口增加,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多,森林植被被破坏,老虎和人的栖息地越来越重合,虎伤人的事件也就越来越多,所以当时的人把老虎看成是一大祸害,经常组织打虎灭虎,打来打去终于把老虎打成了今天的保护动物。

这个视角对我们今天来说,是不是特别引人注意呢?老虎是环境问题的一个剖面,老虎是自然界食物链顶端的物种,老虎都被我们消灭得不剩多少了,那些比老虎弱的物种,那就更可想而知了,可见我们已经把环境破坏到什么程度了。我们今天的环境问题这么严重,是不是就源于我们这几百年来都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呢?

元明两代的这种“挣扎”,除了因为政治层面的大变革,和自然环境方面的“小冰河期”之外,元明两代面对的新情况,还包括外部世界的新变化。

在这还是先讲一个故事,说明朝万历年间,苏州有个银匠,叫管方洲,犯了事儿,出海跑路。当地的衙门派人追捕,在中国东南沿海找了一路,最后在澳门,一艘失事的欧洲船上发现了他。但是不敢在澳门公然抓捕他,只能骗他说,老乡,我们也是到南洋做买卖的,结果一看,南洋太危险了,还是回老家吧,现在咱正好结伴一起回去,你犯的事呢,皇上大赦天下,已经不追究了。这样,才把管方洲骗回去,法办了。

故事很简单,但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为什么管方洲,一个中国人,会跑到欧洲商船上去?为什么中国的捕快,在澳门,中国的领土上,却不敢光明正大地抓人,而要把他骗回去?

这是因为,当时中国面对的国际局势已经跟以往完全不一样了,一个全球体系正在形成,中国正在自觉不自觉地,被纳入这个体系里。

在明朝中期的时候,欧洲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大航海时代开始了,通过大航海,原来相隔很远彼此隔绝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有了直接交往的机会,并且这种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就形成了我们今天说的全球化的雏形。一般把欧洲大航海的起点,放在葡萄牙人征服北非的休达港,这件事发生在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又经过一百多年,葡萄牙人出现在中国海面上,并且在1553年-1557年,明朝嘉靖年间,获得了在澳门的居住权。虽然明朝从来没说放弃澳门主权,但是一直默认,葡萄牙人在澳门享有治外法权,这就是为什么在管方洲的故事里,捕快不敢在澳门公开抓人。

欧洲人来到东方,给中国人带来的影响,远远不止这么简单。它还让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彻底更新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作者给的例子就是,著名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他来到中国的时候,西方的测绘,就是绘制地图的技术和地理知识,已经超过中国,中国对世界的想象,还停留在古代的“天圆地方”说,认为地是平的。通过利玛窦的讲解和他带来的最先进的欧洲地图,中国知识分子当中才有人慢慢接受了“地球是圆的”这个事实,但是还有更多思想保守的人,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而且有意思的是,利玛窦当时还是相信“地心说”的,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太阳围绕地球转,他向中国人传授“地球是圆的”这个最基础的天文学知识的同时,在他欧洲老家,地心说已经被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淘汰了。

利玛窦这些传教士的出现,虽然让一些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中国的科技水平,跟西方相比已经落后了,但这并没对明朝产生太大的触动,真正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明朝中后期从国外流入的白银。

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西班牙人占领了除了巴西之外的整个南美洲,在今天玻利维亚的波托西山,发现一个巨大的银矿,后来他们发明了用水银提纯银矿石的办法,这下白银简直就挖不完了。除了美洲,西班牙人在亚洲还占领了菲律宾,他们就把从波托西山开采出来的白银运到菲律宾,以菲律宾为基地,跟中国进行贸易。当时中国的闽粤一带沿海的商人都嗅觉很灵敏,发现菲律宾这个地方忽然多出来这么多白银,就把中国特产的蚕丝、瓷器这些东西贩运到菲律宾,换西班牙人手里的白银。就这么着,来自美洲的白银,就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在当时,中国南海,就成了中国跟西方以及印度洋各国商船往来,商旅云集的这么一个大贸易区。明朝从嘉靖之后的隆庆皇帝开始,解除海外贸易禁令,到万历朝,经济繁荣国库充盈,跟美洲以及日本白银的流入,有很大关系。

而明朝是中国手工业的一个高峰,那些中国产品,品质都非常好,在欧洲都是抢手货,能卖出几倍的价,所以西班牙人也愿意换,这是一种双赢的交易。并且这样,中国就被纳入到一个全球性的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体系里边去了,可以说中国进入全球化,从明朝中后期那个时代就开始了。

但是这种冲击,也给明朝带来很大影响,首先是思想文化上,像前面说的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从“天圆地方”,变成接受“地球”这个概念,这对当时的人来说是相当“毁三观”的啊。还有贸易方面,中国传统的对外贸易,叫做“朝贡”体系,贸易是政府主导的,而且是跟政治连在一起的。一个国家想跟中国做生意,首先你要在政治上承认,中国是“天下共主”,你的国家,是中国的一个藩属国,这样你才能获得一个“朝贡国”的地位,定期向中国进献一些你们当地土特产,表达恭顺。当然中国也不让你白孝敬,皇帝回赠给你们的,一定是比你们的贡品价值高很多的东西,所以向中国“朝贡”,其实是相当赚钱的一个买卖。中国皇帝把接受外国的这种“朝贡”,看成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是所谓“盛世”的一个认定标准。

不过中国也不完全是花钱买面子,在朝贡体系里,中国始终处在核心位置,对这种国家间的贸易有完全的主导权。如果你得罪了中国,就停掉你朝贡国的地位,也就别想再跟中国做买卖了。那这种受政治因素影响很大的朝贡体系,跟西方商业社会产生的那种自由贸易精神,就是相悖的。虽然葡萄牙、西班牙,乃至后来的荷兰,都试图获得“朝贡国”身份,但从骨子里,双方是有严重的理念冲突的。同时,西方人强大的火炮,让明朝政府觉得很忌惮,跟西方的接触一直是有点不情不愿,甚至明朝后期,关外清军的威胁越来越严重,一些对西洋技术优势比较了解的官员,像利玛窦的学生徐光启,提出引进西方军工技术人员发展火炮,这个方案也被保守派给否决了。明朝政府只是买了欧洲人的“红夷大炮”,但是没有学习欧洲的军工技术,就是因为对欧洲人这种外来文化的不信任。

中国主导的朝贡体系,跟西方的自由贸易体系的冲突,以及中国这种对西方的矛盾心态,一直持续到清末,未来的鸦片战争什么的,其实根源都可以从这里找到。

而在明朝,面临这种来自西洋的思想、商贸、技术的前所未有的冲击,让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阶层,处在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很多传统的东西,在新情况下已经不适用了,这也是造成他们这种“挣扎”的另一个原因。

总结

这本书叫《挣扎的帝国:元与明》,作者加拿大历史学家卜正民,把中国的元明两代作为共同的研究对象,着眼点放在这个时代的“挣扎”。这种“挣扎”主要是出于三个方面:

1. 蒙古征服导致的中国传统政治理念断绝,这个影响持续到元朝灭亡之后,具体表现就是,明朝皇帝个人独裁倾向的加强。

2. 从元朝建立前到明朝灭亡之后,持续4个世纪的“小冰河期”气候,这种气候条件导致灾害性天气频发,并且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很大影响。

3. 大航海时代之后,不断出现在东方的欧洲人,跟他们的贸易带给中国大量的白银收入,但同时欧洲贸易体系和中国主导的东亚朝贡体系的不兼容,这种矛盾也在一点点发酵,另外欧洲人带来的科技、宗教、武器,也都开始影响中国。

所谓“挣扎的帝国”,就是元明两代,在这种复杂局面下的处境。

撰稿:曲飞工作室;脑图:摩西;资料来源:得到APP听书栏目

0 阅读:1

郑胜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