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魔稻再次发力!竹子和水稻“联姻”出2米竹稻,米好吃带竹香

江卿曻啊 2024-09-30 12:39:04

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

谁能想到,那个在古诗中“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的竹子,有朝一日会和我们餐桌上的大米成为“亲戚”?

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在中国农业科技的魔法世界里,这样的奇迹正在上演,一株高达两米的水稻,像竹子一样挺拔,却结出的是香喷喷的大米,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而且这种大米还带着淡淡的清香,仿佛把整个竹林的味道都装进了米粒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禾本科的远亲联姻

说起竹子和水稻,大多数人可能觉得它们八竿子打不着,但实际上,它们都是禾本科的成员,算是远房亲戚。

只不过一个长得高大威猛,一个矮小玲珑,这两个"远亲"要是真能联姻,会不会诞生出一个集两家之长的“超级宝宝”呢?

这个想法看似天马行空,却在一位中国农业科学家的脑海中萌芽,他就是钟章美,一个对水稻和竹子都情有独钟的人。

上世纪50年代末,年轻的钟章美在海丰县农科所工作时,经常观察竹子的生长过程,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要是能把竹子的优点嫁接到水稻身上,会不会培育出一种超级水稻呢?

这个想法一旦产生,就像种子一样在钟章美心中生根发芽,他开始查阅大量资料,研究竹子和水稻的生长特性。

竹子生长迅速,茎秆坚韧,抗倒伏能力强;水稻则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产量高,适应性强,如果能将两者的优点结合,那将会是一次农业领域的重大突破。

但是要让竹子和水稻杂交,谈何容易?这两种植物的花期相差甚远,想要让它们“喜结良缘”,简直是难上加难。

钟章美却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艰苦实验,尝试各种方法让竹子和水稻“联姻”。

在这漫长的实验过程中,钟章美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有时候,他好不容易等到竹子和水稻同时开花,却发现授粉失败。

有时候,授粉成功了,但结出的种子却无法存活,这些挫折足以让任何人放弃,但钟章美却越挫越勇。

他相信,只要方法正确,竹子和水稻的联姻一定能成功,于是他不断调整实验方法,改进技术,终于在1971年获得了宝贵的三粒杂交种子。

这三粒种子,承载着钟章美十多年的心血和期望,然而命运似乎在跟他开玩笑,三粒种子中只有一粒存活下来。

这唯一存活的种子,成了钟章美的希望之星,他小心翼翼地照料这株幼苗,看着它一天天长大,736天后,这株植物终于长到了1.5米高,开始抽穗结果。

当钟章美看到那136粒饱满的种子时,激动的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这些种子,正是后来闻名遐迩的竹稻的最初来源。

但是仅仅培育出竹稻还远远不够,如何让这种新型作物适应不同的环境?如何提高它的产量?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

钟章美和他的团队继续努力,不断改良竹稻的品种,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终于在2007年培育出了可以大规模种植的竹稻。

这种神奇的竹稻,继承了竹子和水稻的优点,它像竹子一样高大挺拔,有的甚至能长到2.24米高,远远望去就像一片会结稻谷的竹林。

但是竹稻真的能成为解决粮食问题的“神器”吗?它的产量如何?口感怎么样?这种看起来有点"另类"的水稻,真的能被大众接受吗?

竹稻的诞生之路

钟章美的竹稻研究,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从1957年萌生想法,到2007年培育出可大规模种植的品种,整整花了半个世纪。

这期间,他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却从未放弃,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人不禁想起了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的艰辛历程。

在竹稻研究的道路上,钟章美遇到了不少拦路虎,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让竹子和水稻这两个远房亲戚成功联姻,竹子和水稻的开花时间相差甚远,想要让它们同时开花并成功授粉,难度堪比登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钟章美和他的团队想尽了各种办法,他们尝试了人工调节光照时间,改变温度条件,甚至还研究了激素调节,经过无数次失败和调整,他们终于找到了让竹子和水稻同时开花的方法。

但是成功授粉只是第一步,如何让杂交后的种子存活下来,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大多数杂交种子都无法正常发育,只有极少数能够存活,钟章美和他的团队不得不采用胚胎培养技术,小心翼翼地照料这些珍贵的种子。

经过多年的努力,竹稻终于从实验室走向了田间,2007年可以大规模种植的竹稻品种问世,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但是,新事物的推广总是充满挑战。

首先是种植技术的问题,竹稻虽然继承了竹子的一些特性,但它毕竟还是水稻,种植方法与普通水稻有所不同,如何确定最佳种植密度,如何控制水肥,这些都需要农民重新学习。

其次是市场接受度的问题,竹稻的外形与普通水稻大不相同,有些农民担心它的产量和品质。

而消费者对这种新型大米也持观望态度,毕竟几千年来人们习惯了普通水稻的口感,突然换成带有竹香的大米,难免会有些不适应。

尽管如此,竹稻的推广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竹稻主要在广东和湖北等地区种植。

虽然种植面积还比较有限,但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一些农民发现,竹稻不仅产量不错,而且抗病虫害能力强,种植成本反而比普通水稻低。

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尝试种植竹稻,但是由于产量还不够大,竹稻米的市场价格比普通大米高出不少,这也限制了它的进一步推广。

面对这些挑战,科研人员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正在努力改良竹稻品种,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产量,增强抗性。

同时他们也在探索竹稻在山区和贫瘠土地上的种植可能性,如果成功,这将为解决山区粮食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竹稻的研究之路虽然艰辛,但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新型作物,更重要的是,它为水稻远缘杂交提供了新的思路,可能带来更多粮食作物的创新。

那么这种神奇的竹稻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它真的能成为解决粮食问题的"神器"吗?

超越想象的魔力稻

说起竹稻,很多人可能会问:它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

首先竹稻的个头真不是盖的,普通水稻一般只有一米左右高,而竹稻可以长到两米多,想象一下,走进稻田,周围全是比人还高的水稻,那感觉就像穿梭在一片会结稻谷的竹林中。

这不仅看起来壮观,还有实际的好处,高大的秆杆意味着更多的光合作用面积,这可以提高稻谷的产量。

竹稻的抗倒伏能力堪称一绝,普通水稻遇到台风暴雨就容易倒伏,造成严重损失。

但竹稻继承了竹子的特性,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即使遇到狂风暴雨也能岿然不动,这一点对于我国南方多台风的地区来说,简直是救星。

再来说说竹稻的适应性,它既能像普通水稻一样在水田里生长,又能像旱稻一样在旱地里种植。

这种强大的适应能力,让它可以在各种恶劣环境下生存,山区、盐碱地,甚至是一些贫瘠的土地,都可能成为竹稻的新家,这为解决一些地区的粮食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

而竹稻最让人惊喜的,还是它的口感,你可能会担心,这么高大的水稻,米会不会很粗糙?别担心,竹稻的米质一点也不比普通大米差。

而且它还带有一种淡淡的竹香,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有人说,吃竹稻米就像在竹林里品尝大米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不仅如此,竹稻的营养价值也很高,研究发现,竹稻米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特别是它的硒含量比普通大米高出不少,这可是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的好东西。

当然竹稻也不是十全十美,目前它的产量还比不上一些高产水稻品种,但是科研人员正在努力改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竹稻的产量会有更大的突破。

另外竹稻的种植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农民掌握新的种植方法,这也是目前推广过程中遇到的一个挑战,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相信这个问题也会逐步解决。

展望未来,竹稻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科研人员正在进一步改良竹稻品种,提高产量和抗性。

同时他们也在探索竹稻在更多地区的种植可能性,特别是在一些粮食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竹稻可能会成为解决粮食问题的新希望。

更重要的是,竹稻的研究为水稻远缘杂交提供了新思路,这意味着,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像竹稻这样的创新作物出现。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竹稻的出现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有什么意义?它能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做出贡献吗?

粮食安全的新希望

说到粮食安全,这可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探索各种可能性,竹稻的出现,无疑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增添了新的筹码。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何解决14亿人的吃饭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科研人员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虽然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但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和耕地面积的减少,粮食安全依然是一个长期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竹稻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首先它的抗逆性强,能够在一些普通水稻难以生长的地方种植。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原本不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特别是在一些山区或者土壤条件较差的地方,竹稻可能会成为当地农民的新选择。

而竹稻的抗倒伏能力强,这在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时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会增加。

竹稻的这一特性,可以帮助减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从而增强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定性。

竹稻的营养价值高,这对提高国民营养水平也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竹稻可能会成为改善当地居民膳食结构的一个好选择。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竹稻目前还处于推广的初期阶段,还需要时间来完善种植技术,提高产量,但是,它的出现无疑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竹稻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中国有意义,对全球粮食安全也有重要启示。

在全球范围内,还有很多地区面临着粮食短缺的问题,竹稻的研究成果,可能会为这些地区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事实上,除了钟章美教授,还有许多农业科学家在为粮食安全默默耕耘,比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他培育的超级杂交稻不仅在国内广泛种植,还走出国门,为多个国家的粮食增产做出了贡献。

再如李振声院士领导的团队成功培育出了抗盐碱小麦新品种,为盐碱地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这些科学家的努力,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奋斗,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世界粮食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

他们的研究成果,就像一颗颗种子,正在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生根发芽,为人类的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结语

从钟章美教授最初的大胆构想,到如今竹稻在田间地头的茁壮生长,这个过程凝聚了几代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汗水。

竹稻不仅是一种新型作物,更是中国科学家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见证,它的出现,为我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虽然竹稻的推广之路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力度的加大,这种“东方魔稻”必将在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民生活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章

百度百科——竹稻米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

0 阅读:5

江卿曻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