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创业投资”高频的出现在中央的各种高层决策讨论中,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关注热潮。其实,“创业投资”,也就是“风险投资”,简称“VC”,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它最早进入中国是1999年,到现在已有20多年历史,为什么在当下突然引起圈内圈外的广泛关注?
今天(11月2日)21:30,CCTV-2《对话》节目邀请了九位创投圈人士,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对话。这也是《对话》节目开播二十余年来,首次聚焦创业投资,邀请创投大佬共同对话。
他们是:
刘苏华 深创投总裁唐劲草 水木资本董事长 母基金研究中心创始人米 磊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陈 玮 东方富海董事长 方建华 国科新能创始合伙人李 丰 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沈文京 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副司长沈志群 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委会会长杨晓磊 投中信息CEO
这场讨论,直击一级市场当前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就《资本,何以耐心?》话题进行论剑,为行业带来一股强劲的“东风”。
01 小众行业等来春天
刘苏华:大家可以看到,今年以来中央高层频频吹出政策暖风。以前创投是很小众的行业,我经常给别人解释,现在不用解释了,各种文件频频提到创业投资,所以我认为我们等来了创投的春天。
李丰:我们虽然生活在今天信息越来越多的社会里,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数据推荐,其实理解别人变得比以前难了,因为你得不到对方到底是什么样的信息了。今天《对话》把我们这样的小众金融行业请来,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让不管是各行各业政策制定者也好,老百姓也好,知道所谓投资或者创投这个行业到底是干啥的。这个事对互相理解有很大帮助。
02 “募投管退”在当下为何堵?
陈玮:单独看募投管退是没有意义的,要放在一个国家大战略里来谈。现在政策上已经开始吹暖风。股市好,这一切不是问题,如果股市不好,一切都会变成问题。中国为什么并购退出少?为什么份额转让少?核心还是主流的退出渠道IPO这个堵点没有解决。另外募、投、管、退一个非常重要的卡点是监管的专业化。过去总体来说是管得多,支持少。为什么这次的政策让大家觉得信心一振,就是因为觉得过去是长期以监管为主,现在是以发展为主的态势了。
米磊:不好退的原因是IPO受限。它类似高考:过去高考主要考财务指标,现在是考你科创属性。高考的指挥棒变了,过去没有按照指挥棒投的就不好退了。但是真正的堵点,我认为实际上是在投早、投小、投长、投硬上。美国的资本市场为什么能够不停的涨?因为它做到了投早、投小、投长、投硬,企业可以高质量增长。二级市场不好的原因,实际上是因为我们过去10年、20年没有投这种真正的硬科技,没有做正确的事。
03 “募投管退”卡点到底如何破?
唐劲草:如果中国创投行业从监管层角度能够真正给国有创投企业做到尽职免责,对行业来讲会是一个巨大的信心和支持。另外,对国有创投企业的纪检、监察、巡视和审计等工作很有必要,但如果能做一定的优化,比如联合开展工作、数据和资料共享等,有助于提升效率。
沈文京:在专业化的高质量的政策供给的激励下,推动我们的风险投资的专业创业投资机构,实现专业化的高质量发展,运用好国有资本投资的尽职免责机制,打造创业投资发展的良性生态,来共同推动这个卡点、难点、堵点的破题。
04 创业投资如何做好“耐心资本”?
方建华:确保持续稳定的资金流,是唤醒“耐心资本”新活力的先决条件。同时,须配套实施一系列激励长期资金注入的政策措施,并建立健全的退出机制。其中,税收优惠政策亦不容忽视。
此外,我们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丰富经验,致力于扶持并赋能企业,特别是推动其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方向发展。产业发展与企业培育的成效,将直接反映在为有限合伙人(LP)创造的价值上,而盈利目标的实现,则是这一过程中的自然结果,不应被回避。
05 未来创投市场格局如何?
沈志群:不必在理论层面上考虑剩余多少家GP才合理,无论最终稳定的是3000家还是8000家,市场会给予答案,我们希望是市场化优胜劣汰的结果,而不能是一刀切的缩减。从投资机构类型来看,稳定状态下,目前的头部机构占比一定相对较少,CVC的占比会增多,而当下我们的统计数据里也缺失了这一块。另外,会有大量小而精的GP崛起,基金管理规模大约在30-50亿,专注于某一个细分产业赛道,他们也会成为GP数量占比的中坚力量。在短时间内,国资GP的占比数量依然是主导,至少在50%以上。而以美元为代表的外资,即使我们态度上非常欢迎,但投资效果不会太明显,未来占比大约在10%以下。而剩下的部分则需要民营资本填充,这其中就包括了大量的CVC。
杨晓磊:今天我们希望整个行业更耐心一点,甚至忍耐一点。政府如此的关心,有可能今天是在曲线的左侧,今天离场是个特别不理智的行为。只有大家都存在这个市场里面,持续为市场做贡献,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很强烈的共识。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CCTV财经《对话》,11月2日 21:30将播出《资本,何以耐心?》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