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詹小注:
这是一位时政记者的采访实例。
为采访一位县委书记,记者做了那么多的采访以外的功夫。
然而,真到写作时,这些功夫,都没有能用上。
即便如此,他也觉得,这些功夫是花得值得的。
时下的媒体,这样的记者,下如此大的功夫,已经很少见了。
故,看看这样的文章,除了感动以外,我们还会受到启发的。
如何采访一个县委书记|新闻实战
chuzhaoxin 衣者褚 2023年07月30日 11:07 湖南
有那么几年,很多精力都集中在时政写作上,采访过很多县市委书记,江湖上有同行曾经开玩笑说我是“书记之友”,“褚书记”的调侃也是由此而来。今天,就说说如何采访一个县委书记吧。
多问三五个人
2012年秋,网上一个官员讲话的视频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个官员叫杨安文,时任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县委书记。视频讲话,其实是一个会议讲话,杨安文在会上痛批当地一些官员的作风问题,言语犀利,颇有个性。
个性官员,一直是我作为时政观察者关注的一个方向,杨安文的讲话个性分明,颇值得关注,于是向编辑部报了题。
电话里,杨安文起初并不愿意接受采访。我没管,直接到了恩施后给他发短信,告诉他我已到了恩施,希望见面。他正好在恩施州城开会,于是就见了面。
几年前,我就说过一句话,一些资深的读者应该记得:如今这个世道,批评一个县委书记远比表扬一个县委书记安全。县委书记落马率太高,如果你刚大张旗鼓表扬了一个县委书记,他不久就落马了,那将是职业生涯中永远无法抹掉的污点。
深知这一点,所以对于杨安文的采访报道十分谨慎。
在鹤峰,与他数次长谈,聊如何培养干部、聊党政一把手的关系,聊信访、聊地方治理。这些,都是我日常见到官员都会聊到的常规话题。但是,因为很多官员不愿意面对媒体,很多官员愿意跟我私下交流这些话题却不愿我公开报道他们的想法,能聊且不怕被报道的官员并不多。
越是如此,越需要谨慎。除了多次专访他,我还摆脱宣传人员陪同采访了一些当地的民众。与往常一问老百姓他们的县委书记如何老百姓就开骂不同,在鹤峰说杨安文好话的人不少。
有一天,我摆脱宣传部陪同,自己去探访了距离县城不太远的一个村子。村民居然知道杨安文,还能说出杨安文的不少事迹,称杨安文为”杨青天“。
当时思量再三,决定放弃这个细节:首先,我虽然摆脱了地方官员的陪同,但万一他们的布局超出了我的想象,那”杨青天“将会成为一个天下的笑话,我在媒体江湖从此将无法立足;其次,大环境如此,隔三岔五有县委书记落马,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媒体,公开表扬一个县委书记是”青天“,这不仅不合适,也很容易引起地方官场对杨安文的不满,给他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我问他,恩施官场有没有人不喜欢你?他说,有啊,前两任县委书记就不喜欢我。
很容易就打听到了杨安文前两任县委书记的电话号码和当时的新职务:一个叫谭志平,当时任恩施烟草的总经理,一个叫孙学余,当时任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局长。杨安文刚到县长时,县委书记是谭志平,谭志平调走后孙学余接任了县委书记,杨安文继续当县长。
让在职官员评价同僚,尤其是让前任谈自己的后任,本是官场忌讳的事情,但为了更多了解杨安文,不得不这么做。
我去了恩施烟草,在谭志平的办公室堵到了谭。谭有点意外,虽然不太愿意谈杨安文,但还是简单评价了一下:杨安文有突出的优点,也有明显的缺点。
孙学余当时在十堰,我电话联系了他,他不太愿意谈杨安文。
这件事其实很能说明一个问题:电话采访很容易被拒绝,但面对面采访成功的机率就大多了,所以谭志平虽然也很不愿意谈杨文安,但被堵在办公室里的他不得不说几句。
谭志平对杨安文的评价,杨其实早就跟我说过。杨安文告诉我,谭志平离任时,有关部门曾问谭,杨安文是否可以继任县委书记,谭志平说,杨安文是一个优秀的县长,但要当一把手还需要再磨练。
杨安文说,正是因为谭志平对他的这个评价,让他又陪了一任县委书记,也就是孙学余,孙离任后他才接任县委书记。
个性鲜明的官员在官场总会有不同的评价,有时候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评价,这符合官场规律。众口一词说好的,十有八九有猫腻。
在鹤峰,我还见了杨安文的三任“通讯员”,也就是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从他们那里了解了很多杨安文的事。
不过,这些信息最终都没有直接呈现在文章里,“杨青天”没有写,谭志平、孙学余没有写,三任“通讯员”也没有写,但当时必须去采访这些人,辅助研判杨安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县委书记、他说的话有多少可信。
还有一些细节,也没有写进文章里。杨安文当时对我采访那么多人很疑惑,还派人打探我的口风和报道方向,不过他始终没有对我的采访和报道提出过什么要求。
上大学的时候新闻系的老师们说,新闻是易碎品,但如今八年多已过去,重读当年写杨安文的报道,仍觉得颇有意思,那篇文章也不时被一些自媒体翻出来转发。我相信,这种对地方官场的片段式纪录,将来也一定还会有人感兴趣。
褚朝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