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经典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解读,名家与学者们解读的目的就是为了竞相理解作者本意。在2023年4月29日,就知行合一话题我写过一篇文章,表达了对知行合一的三重理解;同理,我也和很多人一样,依然会时不时揣度王阳明内心世界的原本意味。
最终我得到的答案非常简单:知道与行道。
没错,就是这五个字,但是我必须要对这五个字进行解释,否则它就是错的,因为理解会错。
知道不是知道,而是知合“道”,行道不是做到,而是行合“道”。
⦁
王阳明作为儒家的巅峰级人物,一开始我并没有将他与佛道两家进行关联,而心外无物显然不是儒家的文化,它似乎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着隐隐的联系;于是我得出了结论:心外无物是佛文化的入世之用。作为入世和出世两种文化来说,心外无物和心无所住也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不让外在的事物干扰内心,让内心始终处于冷静清明的状态,从而可以理性正确的对外部事物做出判断和决定;因为根本原因儒家是要入世作为的。后者则是勘破外在事物,所有的存在都会因为时间和因缘而改变,一切都是无缘不聚,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执着于会变化的事物就是执着于幻象;所以佛家是不问世事的出世状态。
⦁
既然王阳明可以借鉴佛家的文化为儒家所用,那么道文化呢,于是我看到了他心中的知行合一。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侯王无以贵以高将恐蹶。”
“一”是道所生,所以这里的“一”我们可以看成“道”,或者理解成无限接近于“道”。
为便于在本文中对道的理解,这里需要先提一提“为学日益”和“为道日损”。益就是增加、延展、扩大、生生不息,我们今天的人类社会发展到如此繁荣复杂的局面,就是无限的向外拓展;损就是减少,可以看成回归、收敛、集聚,回到最初始的那个状态。
所以“一”是数目的开始,“道”是万物的本源,故而“一”就代表了“道”。
此时我们就可以得出王阳明心中的知行合一就是指:知行都要合于道。而这个道在王阳明这里就叫良知。因为“良知”就是他心中的那个“一”。
有了这个结论我们再来看看传统理解与现在的理解区别在哪,传统的理解,“知”代表良知,“一”代表统一,归结起来就是以良知为中心的知道要和做到合为一体,知行之间不能分割也没有时差,是合一的状态;所以才有知易行难一说。现在的理解,“知”代表思想,“一”代表良知,整合起来就是思想和行为都要符合良知。知行之间是可以分割的,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关于知行是否一体,我们可以如下举例:
当前世界的各区域战争,我们想阻止它是思想符合良知,但是我们能做到吗?一位老太太在马路摔倒了,我们第一时间把她扶起来,经过权衡利弊的思考了吗?这就是知行不存在必然联系。但是我们做不到阻止战争,却可以呼吁和平;同理,没有权衡利弊搀扶老太太,却有下意识的本心。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知行是否一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并不是重点,重要的是一切的知行都要围绕着良知去运动。
正如大道至简一般,它不是多复杂的哲学,而是最简单的道理,也正因为王阳明一生知行都合于良知,所以才有了临终时的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王阳明虽然是儒家的代表性人物,但他是集儒释道三家文化之所长,然后将它们加以运用,并围绕着“良知”这个轴心,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强入世主线文化去建立一番功业,惠及一方百姓,为子孙后代树立起为人处世的经典标杆。
说他是圣人,实不为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