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逝世
回溯1976年,1月8日,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3月8日下午,吉林市郊发生一次流星雨事件即“吉林陨石雨”(陨石雨降落时没有对任何人造成伤害);7月6日,十大元帅之首朱德去世;7月28日下午,唐山发生特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9月9日,一代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
1976年9月18日,毛主席的追悼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华国锋致悼词,江青以毛主席“学生和战友”的名义给毛主席送上了花圈。
在毛主席的追悼会上,江青和华国锋遭到姚文元的不同待遇和关注,在这件事情当中还涉及到一位名叫杜修贤的摄影师,今天小编就想跟大家说说关于毛主席追悼会上,江青、华国锋、杜修贤之间发生的事情。
毛主席坦言:上帝请我喝烧酒自1971年开始,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就越来越差,甚至出现几次病危,以及一次严重昏迷症状,那次毛主席的突然昏迷让周总理为之大惊,同时也把毛主席身边的秘书张玉凤等人吓得哇哇大哭。
毛泽东和周恩来
1976年是毛主席人生中最后一年,这一年他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疾病的威胁,其实毛主席是一个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他从来都不在意与他人说起自己的死亡。
1975年,毛主席会见了金日成,在会议期间,毛主席曾说:
“董必武同志去世了,总理生病了,康生同志也害病,刘伯承同志也害病,……我今年82了,快不行了,靠你们了……上帝请我喝烧酒。”
1976年6月,毛主席突然犯了心脏病,好在当时医护人员都在中南海,毛主席也得到及时的抢救。随着时间变化,毛主席的病情越来越严重,6月时,毛主席已经无法自己进食了,为了维持毛主席的生命,医院给毛主席插入鼻饲管。
左边是氧气,右边是鼻饲管,这让毛主席很难受,但他为此也没有停止工作,毛主席艰难躺卧在床上批阅文件(毛主席晚年受到老年白内障的折磨,视力低下的他靠张玉凤的阅读来完成对文件的审批)。
晚年毛泽东
根据负责毛主席同事周福明的回忆,毛主席在生命末期经常看的书是《二十四夜》以及各种字帖。
毛主席之所以会选这类书进行阅读,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是这种书的字体比较大,即便毛主席身患老年白内障也是可以看清的,二是毛主席一直很喜欢读此类的书,之前他前前后后看了不下10遍。
病危期间的毛主席行动不便,这导致后期他的身上长了很多褥疮,为了缓解毛主席的不适,周福明也因此下了很大功夫和心思。
毛主席本身是个怕热的人,他一年四季都不喜欢盖被子,也不盖被子,主席的床上永远铺着凉席。
病重期间的毛主席无法下床,只能长时间躺在床上休养,随着天气的炎热,毛主席的不适感越来越显著,凉席也逐渐失去作用,毛主席身体与床常接触的两侧髋骨也因为长处褥疮。
年迈的毛泽东
夏季到来,毛主席被褥疮折磨得很难受,工作人员们也在想各种办法,看看能不能把之前的凉席换一换。
想要换新凉席,毛主席的身体必须离开床才行,奈何毛主席无法下床,这可怎么办,毛主席的生活秘书张玉凤想出个办法,她指示护士们拉着床单的4个角,然后大家同时发力,这样就可以把毛主席抬起来,结果意外发生了,毛主席的身体刚刚离开床,他就昏了过去。
毛主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患有心肺病的病人是不能运动的,一点点运动都不可以。
周福明为了可以给毛主席换床单,他想出一个“换床”的办法,简而言之就是给毛主席再做一张床。
新做出来的床具有升摇作用,为了方便,床腿从固定的改成了可移动的,为了方便操作,周福明找来几个卫士反复训练,除此之外,他们还找来一个跟毛主席身形差不多的人,他们让这个人躺上去,实际操作几次,见没有问题后,才敢给毛主席使用。
周福明和毛泽东
毛主席换床的事情惊动了华国锋,华国锋对周福明几个人下了指示:
“每次主席换床的时候,你们几个要提前做好准备,通知我们到现场,没有周福明在,没有政治局常委在,这个床是不能换的。”
好不容易解决了毛主席的褥疮问题,没想到又遇到了更大的问题,这次出现的问题简直就是灾难!
1976年7月中下旬深夜,中南海的几个工作人员还在坚守着岗位,他们没有休息,顿时,几个年轻人听见大厅门窗上的玻璃发出卡啦卡啦的声音。
“地震了!”
玻璃的声音越来越大,工作人员的喊叫声也越来越大。
值班的工作人员没有思考,第一时间从办公区跑到了毛主席休息的房间。
工作人员们着急忙慌地护住毛主席的身体,在这期间,又有工作人员在毛主席房间里跑进跑出,他们带来消息:
“我国唐山、丰南一带地区发生了地震。”
唐山大地震
得知消息的大家全部紧张起来,要知道这种大地震往往伴随着多次余震,为了保证毛主席的安全,在政治委员的商量下,他们把毛主席从略微破旧的中南海游泳池搬到了“二零二”。
毛主席醒来后,发现自己并没有居住在原先的游泳池,他问:
“这是什么地方啊?我要回游泳池。”
为了让毛主席安心,工作人员叫来华国锋,他们让华国锋亲自向毛主席进行了解释。
唐山大地震带来的灾害性实在是太强了,一个接着一个的消息不断涌入中南海,病重期间毛主席硬是打起十二分精神坚持亲自处理事关唐山的文件,因为毛主席行动不便,便派华国锋率领中央慰问团远赴唐山。
对于唐山大地震,如果你是60年、70年生人,一定有着深刻印象吧?
值得一提的是,1976年8月18日,毛主席阅读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份文件,即《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
唐山大地震
巨星陨落1976年8月26日,毛主席的心脏病又一次发作。
1976年9月3日,毛主席病危。
1976年9月8日,毛主席进入弥留之际。
1979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主席与世长辞。
毛主席离世后,他的身后事也就此展开。
9月9日一大早,汽修四厂全体员工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他们正在忙着搭建毛主席的灵堂,同时也在准备毛主席的悼念活动,就在这期间,一辆汽车开到了大家面前,这辆车是毛主席生前用过的车(用途:毛主席的医疗用车,大地震期间为毛主席提供办公)。
他们打算把这辆车改造成毛主席的灵车,关于领导人用灵车的事情,其实在1976年之前并不“流行”,领导人离世后,也没有专门的灵车,大部分用的都是“解放”车。
毛主席
得知要制造毛主席的灵车,汽修厂的员工们眼含热泪纷纷提出出站的请求,人数多达2000人,汽修厂最后从人群里选出几十个技术好的人来负责制造毛主席的灵车。
任务下的比较急,为了能保证灵车工程顺利完成,工人们也是加班加点努力工作,当时距离唐山大地震并没有过去多久,为了保证不出意外,工人们还在车间放了一个倒扣的玻璃瓶子。
灵车完工的那天,所有工人全部来看自己的成果,眼前的汽车简洁也庄重,车身的色调是乳白色,里面放着可升降的木制灵床。
工作人员看着眼前的作品噗呲噗嗤流下了眼泪,这是他们送给毛主席的最后一份礼物了,希望这辆灵车可以送毛主席去到他心中的伊甸园。
毛主席灵车
汽修厂负责准备灵车,中南海这边的所有员工在准备毛主席的追悼会,之前负责给毛主席换床的周福明为毛主席理了最后一次发。
那时毛主席的身体已经开始僵硬,为了不打扰毛主席,周福明给毛主席剃鬓角的时候整个人是跪在地上的,为了照顾到各方位的头发,周福明又躺在毛主席的床侧。
他耐心仔细给毛主席处理着头发,最后给毛主席刮了胡子,洗了脸,换了衣服,看着毛主席又精神起的面容,周福明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
毛主席离世后,人民大会堂陷入极度悲痛之中,旗子降下来了,北京的天阴沉黑暗,熙熙攘攘的人群此时全部围堵在大会堂门口。
杜修贤拍摄追悼会现场照,姚文元发出质疑负责给毛主席守灵的人是中央政治局的委员们,他们全程参与了毛主席的吊唁活动和追悼会,毛主席去世是国事,因此现场也有专业的摄影人员在,负责拍摄新闻照片的人是杜修贤。
对于杜修贤这个人,大家有了解吗?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小编在这里先跟大家说说杜修贤这个人,他究竟为何可以成为毛主席追悼会上的摄影记者呢?
杜修贤自1955年开始,便进入新华通讯社工作,那时候他担任的就是摄影记者一职,同时杜修贤也是中南海摄影组的副组长。
进入中南海的他多次给毛主席和周总理(周总理也住在中南海,他住的是西花厅)拍摄新闻照片。
杜修贤真正到毛主席身边工作的时间是1970年。
杜修贤跟周恩来
那幅毛主席在天安门跟领导人们一起挥手的著名油画,就是根据杜修贤拍摄的照片画的。
杜修贤用相机见证过九届二中全会的毛主席,见证过与尼克松握手的毛主席,见证过与宋庆龄同行的毛主席,也见证过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总理基辛格见面的毛主席。
在他的镜头下,毛主席是那么的意气风发。
岁月无情,时间带走了敬爱的毛主席,作为毛主席专职摄影记者的杜修贤也肩负重任,为毛主席拍摄了最后一组照片,这组照片诞生于毛主席治丧期间。
在毛主席治丧期间,杜修贤肩负的主要工作是拍摄追悼现场的新闻照片,这些照片很重要,它们要被发布在各大报纸上。
为了保证后期工作顺利进行,在杜修贤正式拍摄之前,姚文元就叫来杜修贤,专门给他开了一次会,开会内容主要是交代杜修贤:
“拍摄新闻照片要突出集体领导,每天守灵的政治局常委要注意拍全拍好。”
姚文元
杜修贤按照姚文元的要求进行了拍摄,一天下来拍摄的照片数量庞大,由于照片要登报,所以这些拍摄好的照片需要提前拿给姚文元审核。
那天,杜修贤把拍摄好的照片送到姚文元办公室,姚文元把杜修贤拍好的照片铺在桌子上,一张一张翻看着。
突然,姚文元发出质疑:
“怎么这张也没有江青守灵的镜头?”
“哦,那是因为她今天没有来。”杜修贤回答
“她应该在的,你能不能找一张第一天的照片,再发一遍。”姚文元提议
“现在距离第一天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再发一遍的话可能不合适,时间对不上啊。”
姚文元觉得杜修贤说的在理,也就打消了要重新发照片的念头。
杜修贤听了姚文元的话,心里产生了些疑问,他好像越来越注重领导们的形象问题了,尤其是特别注意江青面部细节问题,前几天姚文元还让自己多修一修江青面部的细斑。
虽然杜修贤心里充满疑问,但他还是照着姚文元的要求做了。
江青
1976年9月18日,毛主席的追悼会正式举行,全国各地的代表和北京市民此时全部聚集在了这里,根据后来的统计得知,那天参加毛主席追悼会的人多达100多万人。
此时的北京天气阴沉,现场的气氛更是压抑悲痛。
负责主持毛主席追悼会的是王洪文,在王洪文的右侧站的华国锋,华国锋的任务是宣读毛主席追悼会悼词。
从左往右看,叶剑英站在华国锋的左边,叶剑英旁边则是宋庆龄。
那天宋庆龄的出现还引起了不小骚动,宋庆龄在追悼会上的“特殊举动”也时候被大家议论了很久。
宋庆龄先生对毛主席的感情是非常真挚的,得知毛主席去世,原本身体就不好的她此时的病情更严重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宋庆龄拖着病体坚持来北京给毛主席守灵。
追悼会这天,宋庆龄早早就到达了现场,由于她身体很虚弱,之前又站了很久,最后工作人员见宋庆龄实在是坚持不住了,便拿来一把椅子给她坐,对此,宋庆龄先生也就成了唯一一个在毛主席追悼会上坐着的人,虽然她是坐着参加了追悼会,但人民还是因宋庆龄的到来而感动不已。
等现场的哀乐播放完毕,杜修贤立刻跑到领导人们面前,他要拍摄领导人们的合影。
杜修贤首先来到叶剑英面前,由西向东开始拍摄,因为镜头首先出现的是叶剑英同志,所以从视觉上看,叶剑英的人像是所有人里最大的,其次是他旁边的华国锋。
(华国锋形象占比大这件事是情理之中的,华国锋是毛主席晚年最信任的人之一,更是毛主席于1976年1月21、22日,亲自提议并确认为国务院代总理,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人。)
杜修贤知道今天的照片格外重要,当天晚上他就把照片送到了姚文元那里。
姚文元看着照片一言不发,杜修贤内心想,姚文元这么在意江青的形象,会不会觉得我把她的头拍小了?(江青站的位置比较远)把华国锋的头拍得太大了?
意料之外的是,姚文元完全没有在意华国锋,而是一心关心着江青,他关心的还是江青形象的问题,姚文元问杜修贤:
“你怎么没有照一张江青的单独照?”
“我没有拍她单独的,你之前不是告诉我要突出集体领导,所以我拍的都是合影。”
姚文元为什么想要江青的单独照,想必大家多多少少可以猜出原因,至于杜修贤为何没有拍江青单独照,跟姚文元的话也没有太大关系。
结语毛主席离世后,国内外都形成一股纪念毛主席的热潮,很多城市自发举办了吊唁毛主席的活动,报社、杂志也相继刊发歌颂毛主席的文章。
对于毛主席的悼念,可以说是创造了很多“世界之最”,比如:追悼会规模之大(除了北京之外,全国各地基本都设有追悼会),佩戴黑纱时间之长(多达一个月)…… 人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祭奠着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主席带领着全中国走出泥沼,他值得所有人的敬爱与怀念,距离毛主席纪念日(9月9日)还有2个多月,欢迎您在评论区写下对毛主席的思念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