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8日 星期二 晴
目前经济下行,医院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因为医院基本靠自负盈亏生存,也就必然陷入内卷,这是无法避免的。医院要养活招聘的职工,要进大量试剂、耗材、药品、器械等,生存压力原本就比较大。
医疗行业内卷严重,很多医院都还在大搞扩张、建设,这些大“三甲”医院把下面基层医院都纳入它的联盟单位,把病人都吸引过来,宁可累死自己,成天加班加点,没有节假日,也要饿死同行,让同行没事儿可干。
这也没办法,医疗市场只有那么大的蛋糕,大家都得抢蛋糕吃,同行不饿死,就得自己饿死,想大家一起共患难?平均分蛋糕?怎么可能呢!弱肉强食,要想市场份额占的比例增大就得抢占资源,自己吃饱,饿死别人。
有一个县级市,人口不足九十万,就有三家大“三甲”公立医院,还有几家“三甲”私立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医疗资源过度集中。
医疗行业内卷不仅发生在同级别的医院,不同级别的医院也要一起竞争,这种情况下,大医院由于强劲的实力占尽优势,医院越大优势越明显。当然也不是医院越小越劣势,恰恰基层卫生院有政策的扶持,有自己的辖区,有各种项目的支持,反而相对稳定。
最不易的是夹缝里生存的二级医院,特别是二级妇幼保健院。它们受内卷的冲击最大,这是因为二级医院或者妇幼保健院“上不沾天,下不着地”,上面没有政策,没有拨款、没有项目,又没有人才和技术的支持,卷不过三级大医院。
而有些二级医疗机构下面又没有自己的辖区,即没有辖区管理的权限,病源受限,没有病人来。就像是空中楼阁,发展非常艰难,只能顽强地坚持着。其实这些医院不是不努力,可也不是所有努力都会有结果。
最近常看到一些关于二级医院或妇幼保健院面临破产危机,原因是资不抵债,借银行的钱还不上,连职工工资都拖欠好几个月了。其实,这并非个别现象,很多的二级医疗机构都存在这样的困境。
而且,随着内卷的加剧,某个地区医疗总费用上升,医保用DRG调节,根本不予支付,让医院收入的增加仅仅只存在于账面上,医院的实际收入还可能减少。
这个DRG付费主要就是医保按分值给医院付费,因二级医院的病人大多是难度系数低的患者,分值少,住院患者是收治一个亏一个,还要倒扣医院的钱。而三级医院的病人大多是难度大的、赋分高的,这样三级医院才能有盈利。
目前国家卫健委要求三明医改经验5年全覆盖,其实对二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是利好。给已经难以支撑下去的二级医疗机构注入了强心剂。特别是年薪制,更让二级医院安心,缩小了不同级别医院工资差距。
虽然二级医院不同科室医生的薪资水平也卷得厉害,有些科室的医生的工资奖金相对而言比较高的,但也不见得比年薪制来得高,就算高也高不了多少,这种高,和医生付出的辛苦相比,完全不成比例。
三明医改对二级医院利好,对三级医院可能就不是利好了。三级医院医生的收入肯定是在年薪制之上,当然不同医院会有差别,有些效益好的科室是远远超过年薪的。而三明医改来了,三级医院的医生收入降低了,再卷也没意思了,大家不必为了抢夺病源而拼得头破血流了。
从而可以把过多的病人分流到二级医疗机构去,这样大家都有饭吃。而这对于医生也是有利的,医生完全可以按时上下班,不用那么辛苦挣钱了。
我以前在三甲医院工作,有很多老同事,他们对我说,三明医改真的来了,估计他们就不会像现在手术做到晚上十点钟,下午5点就可以准时下班了。三明医改来了,三级医院的医生应该可以减负了,也给白热化的医疗内卷适当降降温,让二级医院也有饭吃。这也是我们许多二级医疗机构的管理者渴望的。
备受瞩目的三明医改5年全覆盖,给以无限扩张为目标的三级医院带来了压力,却给内卷中苦苦煎熬的二级医院带来了希望。以后大家可以不必去抢夺病源,大家同吃大锅饭,有难同当,有福同享。
然而,这只是我们乐观的预测,等到三明医改真的到来那一天到底是怎样的景象没人知道,能知道的,就是目前内卷依旧,二级医疗机构依旧为生存而苦苦挣扎,一定不要垮掉成了我们二级妇幼保健院的口号。二级医疗机构只要可以撑到三明医改到来的那一天,那就有希望和未来,如果提前倒下了,等不到三明医改的那一天,那无论那个希望有多么美好,这都没用的。
虽然有些二级医院资不抵债,工资都发不起,正在减薪裁员,这让医院员工感到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好在公立医院由政府管理,尽管越来越困难,但相信政府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快三明医改的步伐,不让任何一位员工受伤害。
我们一直都希望医疗事业能够健康发展,经济下行造成了严重的医疗内卷,这迫使医院要发生改变,下一步的医改势在必行。虽然三明经验绝不是医改的终点,实际效果也有待检验,但“改”依然是大方向。只有改革才能摆脱困境,才能闯出一条血路。我工作近三十年,亲身体验了不同阶段的改革,发现医改的路虽然很长很艰难,但每一次改革都是在向前进,即使是螺旋式上升,这也是在进步。
而三明医改的重心在于年薪制,缩小不同级别、不同医院的医生之间的薪资差别,让医生收入不再和市场挂钩,这样可以尽量杜绝过度医疗的发生,其实这才是医生薪酬制度最合理的改革目标。当然医改任重道远,希望能让医患双方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