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刘邦与项羽的诗,二人格局高下立判

武哥谈历史 2024-03-20 05:49:09

刘邦与项羽,是秦末风头最劲的人物,可以说是他俩埋葬了大秦帝国。而在后面两人的终极较量中,最终,作为平民百姓、沛县小混混的刘邦逆袭成功,战胜了力能扛鼎的楚国贵族后代项羽,成为了大汉王朝的开创者,项羽却悲情落幕,令人唏嘘。个中原因很多,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本文仅从二人的诗作为出发点,来对二人做一些比较。

因为二人皆不是以文学见长,并且年代久远,刘邦和项羽流传下来的诗作也很少。他们两人的诗可以说各有千秋,难言谁的更好。至于谁的诗更为流传,历史告诉我们,在诗词海洋里,他们是一样的千古留芳。下面我们就来挑取他们比较著名的《大风歌》和《垓下歌》来探讨一下。

我们先来看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地方!

大风刮起来了,乌云随着狂风翻腾奔涌啊,

威武平定天下,衣锦荣归故里,

如何才能得到勇士啊来镇守国家四方!

汉朝初建时,刘邦封了好多功勋卓著的异姓王,如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赵王张敖,长沙王吴芮,淮南王英布等。而后几年间,刘邦对这些异姓王毫不留情地进行了肃杀和镇压。就在刘邦亲征击败了淮南王英布的归途中,顺路回了自己的故乡沛县,聚集旧友,把酒痛饮之际,想起以前的过往,心中无限感慨,他看到大风刮的浮云飞扬,胸中涌动着激情,于是创作了这首《大风歌》。

而胜利喜悦的同时,他又不免想起此时北面匈奴虎视眈眈,内政方面吕后专权,自己年老体衰,原来一起打江山的战友又一个个离自己而去,也难免掩藏在盖世豪气中的一丝悲凉。

该诗虽然仅仅只有这么三句,却体现了两种情绪。前面两句抒发了如此风云变幻的局势被自己掌控平定,豪气冲天,而最后一句情绪却急转直下,忧思满怀:究竟是什么人能够帮我来守卫这个国家呢?

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深刻体会到刘邦沉浸在醉意中狂放与英雄老去的无奈。

我们再来看看项羽的《垓下歌》。

《垓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盖世无双。但是时运不济,宝马也难再奔腾。

乌骓马停滞不前,而我又能怎么样呢?虞姬啊!我的虞姬!我又能怎么保护你呢?

这首诗写于垓下之战,当时项羽大军被围困垓下,四面楚歌,他疑心他的军队都归降敌军了,心中不免愤怒哀叹,吟出了这首《垓下歌》。虞姬听完他诵读的这首诗,不忍拖累项羽而拔剑自刎。项羽随后突围成功,却自感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也拔剑自刎。

这首诗应是项羽的绝命诗,通过读这首诗,项羽穷途末路、无力回天的困境与充满怨愤和无可奈何的心情跃然纸上,令人扼腕叹息!

刘邦与项羽,一个是春风得意,一个是悲愤绝望,两首诗由于作者的心境不同,从而产生了强烈对比的效果。

刘邦的《大风歌》虽用词不雅,句式粗糙。但是其立意深远,气势磅礴,而项羽的《垓下歌》却充满了文艺范儿,悲中带柔,表达了英雄末路之感与怜香惜玉之情。由此也可以看出二人在人生格局上的不同,刘邦显然要更大气一些。

而史实上也是如此,刘邦心怀天下,志向远大。他礼贤下士,宽宏大量,率军攻入关中不屠城,不抢物。项羽杀他老爹也不为所动,为了天下,刘邦连妻子孩子都可以抛弃。他也能不惜金银与官职大方施与手下等等,都是成大事不拘小节的举动。而项羽是鼠目寸光,率军屠城烧杀抢掠,不容手下,有时又过于心慈手软,儿女情长,被围困命悬一线,想的不是战争该如何进行,却惦记着宝马和美女,如何成的了大事?

当然,刘邦和项羽已成千古,在他们那个年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与项羽都是英雄,只不过项羽属于本色英雄,是没有刻意遮掩、我行我素地把它表现出来的英雄,项羽虽败,但千百年来依然能得到人们的怜惜与仰慕。而刘邦是时势所造出来的英雄,他顺应时代潮流,很好地完成了时代所赋予他的历史使命,也不失一位具有雄才伟略的大英雄。

0 阅读:1

武哥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