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快跑:司机失业近在眼前?

木春的故事 2024-07-12 15:21:31

昨天朋友圈里有人发视频说自己第一次乘坐“萝卜”。我疑惑了好久,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随后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才知道这是百度旗下推出的无人驾驶打车业务,名为“萝卜快跑”--不逃单、不拒载,更靠谱的自动驾驶出行黑科技。

相传武汉作为“萝卜快跑”的试点,目前已投放400余量无人驾驶出租车。短短几个月,接单500万。据网友反馈,平台目前提供各种补贴,打车6公里仅需4块钱。无人驾驶出租车不仅成本低,而且还能24小时连轴转。这不得让多少滴滴司机彻夜难眠?

以前大家常常调侃,大龄失业程序员的最终出路无非这三条:送外卖、送快递、开滴滴。现在程序员们精心研制的AI,最终可要把自己的后路给断了。

1

说回无人驾驶,科技的发展总会淘汰一批人。比如从黄包车夫到出租车,再到网约车,再发展到今天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一开始,只要是个吃苦耐劳的人,买辆黄包车便可以有一门营生。后面汽车普及了,黄包车夫想继续载人就不得不去考个驾照当司机。

转型是一笔较大的投资,学习成本和购车成本会让一部分人难以承受。但是打车的需求大大提升,这门生意有了更大的利润空间。同时开出租车效率更高,不用日晒雨淋。不仅人轻松了,赚的钱也更多了,长期来看是好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约车的出现挤压掉了不少出租车司机的生存空间。网约车能够随时接单,有效避免了出租车司机长时间跑空的成本,载客效率得以提升。不过失业的出租车司机依旧可以直接转型成为网约车司机,一天的收入甚至可以超过跑出租的收入。

所以,这些技术的升级不仅没有压缩就业,反而提高了效率、带动了需求,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而现在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横空出世,以后就不再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而是人与机器的竞争。现在的AI机器不是帮人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而是直接取代人。显而易见,机器的成本是远远低于人工的,机器没有吃喝拉撒睡的问题,也不存在情绪罢工的问题。对于企业主而言,机器肯定是更好的选择。至于人,必定就面临着被淘汰。

2

网传武汉司机集体向政府请愿:叫停萝卜快跑,放他们一条生路。科技发展和基层民生之间的冲突,有点难以调和。但是科技不可能为了部分群体而停止发展,因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可能停止。落后就要挨打,放在国际竞争里是铁律。

发展科技本没有错,科技发展的初衷就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让人们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可为什么现在的势头却有点事与愿违呢?科技发展迅猛,大家内卷的程度却越来越严重。人类并没有从中解放出来,反倒需要更加辛苦卖力地工作防止自己被淘汰。

终归究底,还是要回归到两个问题:1、是否催生新的就业机会;2、社会财产如何分配。

例如电商的发展挤占了传统批发零售业的市场,导致店铺导购员,货物搬运工等面临失业。好在这一部分人可以直接转型为电商的线上客服、快递员等。虽然工作的形式变了,用工需求还在。但智能化对人的取代,是直接砍掉了用工需求。目前能催生的需求只有需要更多的程序员,去不断优化算法以让机器更智能、更安全。算法一旦成熟,程序员也将面临裁员。好像就是一个死循环。

现在不像几十前处处是蓝海,到处都是未开发的资源和新领域。比如,生产电风扇的厂子倒闭了,那大家可以去生产空调的流水线上班。工厂流水线机器化了,那大家还可以出去送外卖。好像底层人民在往哪个方向逃,机器化就在往哪个方向追。等到机器化走在人前面的时候,人就彻底走投无路了。

倘若不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那么更重要的问题在于社会财产该如何分配。

智能化会让财富更加集中在资源方和资本方。资源方可以利用机器生产提高利润率,资本方则可以通过投资资源方获取资本收益。这样会加剧马太效应,让财富集中在少部分人手里。如果这少部分人是个人资本家,那么底层人民的生活将会苦不堪言。

如果财富能集中在国家手里,资源由国家控制、投资收益由国家收取,那么财富还有可能通过二次分配的方式回归到人民手中。比如住房、医疗、教育、食堂、养老资源免费,个人即使不上班也能保证基本的日常生活。

但后者太过于理想化,明显前者更符合目前的情况。

以上两个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第一个是短期问题,第二个是长期问题。人们一直担心自己终有一天会被AI取代,因此“萝卜快跑”作为第一个影响广泛的现实案例而备受关注。

所以国家该如何权衡利弊以应对这些变化呢,拭目以待。

1 阅读:312

木春的故事

简介: 我的故事里,一定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