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雍正以后更定官制,大学士定为正一品,尚书为从一品。按照品级来看,尚书如果晋升,那么下一步理所当然就是大学士。至少在雍正九年以前是这样的,凡大学士出缺,例在尚书、左都御史中简任。
从乾隆开始,我们就很少再见到有尚书直接升任大学士的情况,因为在大学士和尚书之间,又多出了一个协办大学士。尚书如果要想升任大学士,那么前提就必须要拿下协办大学士一职。
协办大学士因何而设?具体职能又是什么?雍正八年,随着怡亲王允祥的去世,军机处的事务逐渐由张廷玉、蒋廷锡两位大学士主持。问题是,军机处是在内廷,内阁在外朝,这一时期军国政务繁重,张廷玉、蒋廷锡根本无暇顾及内阁事务。
都说自军机处成立后,内阁的中枢地位被撼动,此言不虚,但毕竟还是有一个过程的。雍正朝时军机处尚是草创阶段,内阁在朝政中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维持内阁的正常运转,雍正九年下旨在大学士之外设“额外大学士”,也称“署大学士”、“协理大学士”,品级为从一品。
额外大学士不兼军机大臣,雍正设立该职的初衷,是让他们实际主持内阁工作,以分担张廷玉等大学士的压力。从命名来看,额外大学士是雍正的一项临时举措,并未正式编入官制。
乾隆四年,正式将额外大学士定名为“协办大学士”,满、汉各设一员。自此协办大学士正式写入会典,成为固定的编制。
随着军机处的不断成熟,至乾隆时期内阁基本被架空,凡军国重务鲜有染指,处理的仅是普通的政务。如此,协办大学士的地位相比雍正朝地位有所下降,甚至实权不及六部尚书。
话虽如此,但内阁作为国家最高中枢机构的名份是一直存在的,且在品官系统中,军机处只是一个临时机构无级无品,故而内阁大学士一直被认为是文官的最高品。
协办大学士毕竟是从一品大员,由于内阁夹在军机处和六部之间,处境十分尴尬。乾隆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规定协办大学士例兼实职尚书,以达到名实相副之目的。
乾隆中期,内阁大学士的编制形成了三殿三阁(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体仁阁、东阁)之制。
理论上大学士满汉各三人,总数六人,但自傅恒之后,保和殿大学士一直不实授,体仁阁大学士乾隆朝也只有杨廷璋、福康安二人,正常情况下,内阁大学士的额定人数为四人。
尚书不能直接升任大学士如果把内阁比喻为国务院,那么六部尚书以及都察院就是各部委。大学士就是总理,协办大学士就等同于副总理,尚书是部长。显然,在品级同等的情况下,部长不可能直接提拔为总理,必须按部就班先升任副总理。
有读者可能会问,难道从乾隆朝以后,就没有尚书直接升任大学士的案例吗?这种情况当然是有的,但属于极个别现象,不是常态化的操作。
御史就拿乾隆朝的傅恒、刘统勋、于敏中、阿桂、和珅这几个著名的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的仕途经历为例。
傅恒于乾隆十二年晋户部尚书,十三年升协办大学士署川陕总督,不久傅恒至金川前线参赞军务,被乾隆帝授予保和殿大学士。
刘统勋于乾隆二十四年由工部尚书拜协办大学士,两年后拜东阁大学士,并兼管礼部、兵部。
于敏中于乾隆三十年擢户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三十六年拜协办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三十八年晋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
阿桂是行伍出身,主要担任八旗高级武职,乾隆四十一年因金川之功晋一等公,拜协办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军机处行走。四十二年晋武英殿大学士。
和珅于乾隆四十九年由户部尚书,迁吏部尚书拜协办大学士兼管户部,五十一年正式晋武英殿大学士,仍管户、吏二部。
以上列举的五个人,以及福康安、刘墉、王杰等都是乾隆皇帝最信任的心腹大臣,就连他们都得按照尚书——协办大学士——大学士这一既定的升迁模式来走,那么可想而知其他大臣必然不会超越他们。
那么尚书为何不能直升大学士呢?这是因为内阁大学士与一般的职务不同,大臣一旦爬到了大学士一职,皇帝一般不会将他们的头衔轻易拿掉。只有等在任大学士退休或任上病故之后,才会出现空缺。
大学士出现空缺,才会由协办大学士补上。所以皇帝想要提拔后辈青年才俊,都会让他们把坑先占上,先在协办大学士任上替补。换句话说,只要是当上了协办大学士,就是拿到了大学士的任职资格,如果不是因为意外,都会顺利晋升。
反之,如果尚书没有拿到协办大学士一职,那么升任大学士的机会就很渺茫。比如晚清时期的著名大臣温同龢,在甲午战败后,让袁世凯去作说客,试图让李鸿章主动放弃文华殿大学士一职。
李鸿章当时仅剩下文华殿大学士的虚衔,有没有倒也无所谓,让给其他人都行,唯独不能让给翁同龢。
翁同龢时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如果李鸿章出缺,那么现有的协办大学士就会补大学士,而他当然就会顺理成章地成为协办大学士。
尽管翁同龢后来如愿以偿当上了协办大学士(李鸿藻病故),但没到一年,即被罢官遣送原籍看管,四十余年的宦海沉浮一场空,终于没能得偿入阁之愿。
有几处错误,清史稿有明确记载,大学士、协办大学士都是正一品,大学士满汉各两人,乾隆13年形成三殿三阁定制,定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员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