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江湖沉浮四十载,头部房企座次几经轮换,曾经风光无限的巨头如恒大、碧桂园等纷纷跌落,而一批央企、国资巨头又在拔地而起了。
中建壹品,这个稍显陌生的名字,就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这个从武汉走出的中国建筑旗下子公司,野心不小,它希望今年销售冲刺“全国前二十强”;前4月,中建壹品新增土地货值为262.9亿元,更是高居行业第5。
中建壹品与绿城、建发、越秀、华发等央、国企一道,已经成为地产下半场的新贵,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他们会更加活跃;而曾经的闽系千亿黑马、“拿地飞虎队”,早已化为了地产周期轮转里的几缕云烟。
在经历了三年多的深度大调整之后,十万亿级的房地产市场依然大有可为,随着新周期开启,新玩家、新巨头们将打响下半场的竞速赛。
飞驰史诗级楼市新政出台四天后,中建壹品开发的浦江之星开盘,乘此东风,开盘当日去化九成,劲收49亿元。
稀缺地段的优质资产总是不缺买家。
不只是这一个项目,中建壹品今年整体都卖得不错。前五月,中建壹品实现全口径销售额超百亿元,排在行业三十强之列。而在三年前,它还是百名开外的小透明。
中建壹品来自中国建筑旗下三局,原本只专注于做建筑类工程,2021年重组后,正式开始介入地产开发,以湖北为大本营,足迹逐步扩散到成都、重庆、北京、天津、广州、佛山等地。
中建壹品的想像力,不只是前30,而是剑指前20、前10,成为未来的地产新巨头。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建壹品这两年拿地迅猛。
据克而瑞数据,继去年大举扩储之后,中建壹品前四个月新增土地货值262.9亿元,涉足上海、北京、深圳,是位列行业第5的大地主,将绿城、招商蛇口、龙湖、保利发展等一众大开发商都抛在身后。
一个多月前(4月25日),中建壹品斥资37.5亿拿下杨浦滨江一宗旧改地块,代价约37.5亿元。这样的资金实力和拿地魄力,已经是当前绝大部分开发商都难以企及的了。
作为地产新贵,中建壹品的崛起离不开央企背景的加持。
曾在中建任职的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作为建筑施工类央企子公司,以前它们主要做代建,有央企信用和良好的融资渠道,同时具有规划设计、项目施工与成本控制的协同能力,转型做开发商有着天然的优势。
随着近年中央调整央国企考核标准,加大了对盈利和回报的要求,也让“中国最大包工头”中建旗下各子公司,争相做起开发商。
据中建财报,其营收第一、第二主力军——房屋建筑工程与基础设施建设,近年营收增速持续下滑,毛利率走低;市场广阔、毛利率显著高于前两者的房地产开发业务就成了中建改善盈利,提振合同销售额的发力点。
市场也给它们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国金证券指出,受益于政策利好不断落地,房地产行业正缓慢复苏。一二手房市场活跃度提升,深耕一二线城市,主打改善性产品的央国企或将率先反应市场预期的好转。
不只是中建壹品,中建八大工程局其他地产开发平台,中建东孚、中建智地、中建玖合等“中建八子”正逆流而上,成为销售和拿地百强榜中的常客。
今年前五个月,中建集团地产业务累计全口径销售额已超过保利发展,成为事实上的第一了。
更迭中建壹品的崛起乃是周期使然。在它的背后,上一轮周期里的巨头、黑马已经黯然退场。
回望中国房地产的四十年,房企格局密集洗牌。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广州起家的“华南五虎”,到后来的四巨头万科、碧桂园、恒大、融创,央企背景的保利、中海、华润、绿城陆续登上销售榜前十,尽数站在了风口上,一时光芒万丈。
紧随它们身后的,是阳光城、泰禾、融信、宝龙、中骏等闽系军团, “西南王”金科,四川“地产一哥”蓝光发展等玩家,它们凭借深耕区域,快速崛起,称霸一方。
那是个烈火烹油的时代。连带着创始人们也身家倍增,许家印、王健林一度位至全国首富,多位地产大佬跻身百富榜,购入不少豪宅、私人飞机和游艇,年会上常大撒红包,堪称地产春晚。
然而,当行业从黄金时代逐渐变为白银时代、黑铁时代,巨头和大佬们的命运转盘加速轮动起来,首富跌落、“断臂求生”屡见不鲜,只有极少部分还稳定在行业前列。
央企和国资地产商成为稳定序列里的主力。去年,保利发展取代碧桂园成为新的房企老大,不少央企和国资地产商的销售排名也都逐年提高。
当前的房地产,正处于新一轮周期开启的前夜。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近期史上最强救市政策井喷,中央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决心非常坚定。市场见底企稳可以预期。
更多产业资本和投资机构已嗅到了地产企稳复苏的信号。
不仅有“亚洲小黑石”太盟联合中东土豪等投资方,斥资救了王健林,获得新达盟的控股权;张亚平、温秋贵等多个“煤老板”家族也加仓上海宝格丽酒店、中粮海景壹号等优质房地产资产。
随着行业出清加速,市场企稳,新时期的玩法也截然不同。只有适应新规则的玩家,才能顺利穿越此轮周期,在新周期中存活、崛起。
从碧桂园到中建壹品,地产的新老巨头正在销售榜、拿地榜中交错、易位,此后注定江湖路远,各有另一番天地了。
来源:作者 | 曹安浔 华尔街见闻
编辑 | 周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