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乡镇初中的作息表简直是魔鬼级别的。学生们得早上5点50就起床,6点10分就得进教室了。上午12点10分放学,下午6点10分放学,晚自习更是拖到9点20分才结束。这么算下来,一天里有整整14节课!
老师们看到这个作息表都忍不住说:"这不是学习,这是折磨啊!"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安排,对正在长身体的初中生来说,简直是一种摧残。
咱们来想想啊,初中生正是长个子的黄金时期。每天这么高强度地学习,身体哪受得了啊?有人甚至开玩笑说,这么学三年下来,学生都不用想着长个子了。
但说实话,个子长不长其实还是小事。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长期高压的学习环境,很可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初中生正是性格和心智塑造的关键时期,整天生活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对他们的影响可想而知。
说起来,不光是这一所学校,很多地方的初中作息都挺"离谱"的。
比如山东有个乡镇初中,学生得5点30就起床。
上课前不仅要45分钟早读,还得"入静"30分钟。
一大早的不让孩子们睡觉也不让说话,这是要练就"打坐"的本领吗?
反观北京的一些初中,学生的作息就正常多了。基本上8点才上课,下午5点半就放学了。初一初二甚至都不用上晚自习。该教的内容一样不少,但学生的时间安排就宽松多了。
其实啊,道理很简单。学习固然重要,但合理的作息更关键。十几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长心智的时候,学校和家长都应该尊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规律,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一味追求学习时长和强度,只会让学习变成负担,甚至可能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咱们得好好想想,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让孩子全面发展,还是把他们变成"学习机器"?
每个学校制定作息表的时候,都应该好好琢磨:这样的安排是在为学生的未来铺路,还是在给他们设障碍?这个问题,不光是校长老师要想,做家长的也得好好琢磨琢磨。
长期紧张、高压的作息,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情绪、心理和学习问题,还可能影响他们的性格发展。相反,合理的作息安排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律习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说到底,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而不是把他们变成"学习机器"。咱们得好好想想,这种"变态"的作息表,到底是在培养人才,还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