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60岁老汉看过《智取威虎山》竟嚎啕大哭:是我杀了杨子荣

才灿看历史 2024-09-27 04:19:36

1958年9月中旬的一天,由上海京剧院一团排练的《智取威虎山》样板戏正式公演。

当时已是夏末初秋,和煦的微风将闷热的天气一扫而空,大街小巷上无不透露着一股清凉之意,附近的人们纷纷聚集到剧院附近,对这部新戏充满了好奇。

解放军侦查部排长杨子荣假扮土匪、深入虎穴,在土匪老巢与敌人斗智斗勇的事迹深深扣动了观众们的心弦,人们对于杨子荣这位不顾个人安危的大英雄更是肃然起敬。

《智取威虎山》第一次公演,就收到了广泛的好评,在之后的短短时间内更是火遍大江南北。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一组话剧团来到牡丹江地区,开始在周边的村子里巡回表演的时候,却发生了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

正当演员们在舞台上卖力地表演时,台下一个面容枯瘦、皮肤黝黑的老农竟浑身颤抖,“噗通”一声跪倒在了地上。

看到这一幕,旁边负责维持秩序的民兵感到一头雾水,连忙快步走了过去,伸手便打算把老农搀扶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老农竟扯着哭腔哀嚎道:“我……我有罪,我自首,是我……打了杨子荣一枪”。

闻听此言,那名民兵伸出的手怔在了半空中,不可思议地望向了他。

要知道,杨子荣的英雄事迹已是家喻户晓,现在一个看上去老实本分的老农,竟然说自己开枪打死了大英雄,换做是谁都会惊愕。

沉默了许久,民兵这才回过神来,赶紧招呼来一名同伴看住这名老农,自己则去向队长汇报。

当天夜里,一行人便来到了牡丹江公安局,经过办案人员的一番询问众人才得知,这名老农名叫孟老三,早些年间确实做过土匪。

那么,事实真如孟老三所言,是他开枪杀害了杨子荣吗?作为解放军部队的剿匪英雄,杨子荣身上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传奇经历呢?

而孟老三在坦白了自己的罪行之后,又面临怎样的结局呢?

要想解开这些谜团,还要从那个纷争不断地动荡年代开始说起。

1917年3月3日,杨子荣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嵎峡河村。

作为世代和土地打交道的普通农民家庭,杨子荣一家生活得极为贫困,就算是风调雨顺的年景,全家人都要精打细算过日子,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购置,更不要提碰上军阀混战的岁月,大家伙只能忍饥挨饿。

为了不被饿死,父亲杨世恩在杨子荣12岁那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便是带着全家人闯关东。

经过一路的长途跋涉,一家人最终在辽宁丹东一带落脚,杨世荣靠着一身出色的泥瓦匠手艺,很快就找到了雇主,母亲则替地主家洗衣服、做饭,赚取一些微薄的收入贴补家用。

等到杨子荣18岁时,便被送进一家螺丝厂做学徒,可时间没过多久,由于工厂效益不好不得已裁减员工。

一夜之间,杨子荣失去了工作,只能整天在大街上闲逛。一天当他来到镇子上赶大集时,得知鞍山的一家矿场正在招工,已经失业许久的他想都没想便报了名。

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这家矿场竟是日本人开办的,监工们压根就不把找来的矿工当人对待,稍有不满便扬起皮鞭肆意殴打,身边的同伴们虽然对日本人极为憎恨,但却敢怒不敢言。

后来,与杨子荣关系要好的一名工友遭到日本监工的刁难,眼看好友被打得痛苦哀嚎,血气方刚的杨子荣再也忍无可忍,当即拿起身旁的铁锹冲了上去,将那名嚣张的日本监工打翻在地。

这一次,杨子荣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继续留在矿场必然没有好果子吃,便趁着当天夜里、众人熟睡之际逃了出来,靠着一路乞讨回到了山东老家牟平。

而此时,牟平县已经解放,杨子荣便报名参加了八路军,被编入胶东海军支队。

后来,这支部队奉命北上进驻牡丹江地区,在此地展开剿匪行动,而杨子荣也被重新编入牡丹江军区二团三营七连一排一班。

由于当时杨子荣已经30岁,且参军时间并不长,这也使得军区司令员李荆璞在看到他的资料信息时,觉得此人没有什么战斗力,便干脆让他暂时到伙房里帮厨。

得知自己将要成为伙夫,杨子荣闷闷不乐地说道:“我参军不是为了来做菜的,是要拿枪打敌人的”。

闻听此言,李荆璞笑着问道:“那你消灭过敌人吗?真正上战场打过仗吗?”

杨子荣哑口无言,只是急得面红耳赤,努力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见他窘迫的模样,李荆璞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让你去帮厨也是情况需要,等过段时间我们要大规模清剿土匪,到那个时候你就算不想上战场,我也要拉着你去”。

听到这番话,杨子荣缓缓点了点头,最终服从命令前往伙房报到。

好在当时牡丹江军区剿匪任务沉重,人手不足,部队首长这才决定让杨子荣重新回归作战部队,让他和30多名战友乔装打扮成平民进入海林镇,调查盘踞在这里的大土匪孙江。

孙江在海林镇的势力不容小觑,手下有将近300人,100多杆步枪,更有2挺重机枪,靠着手底下的人马和枪械,在镇上为非作歹,搜刮了无数的民脂民膏。

起初,队伍进入海林镇后本打算查看一番情况便回军区汇报,请求大部队的支援,可没想到的是,就在众人准备启程返回时,却发现杨子荣不见了踪迹。

原来,杨子荣认为就这么回去实在太窝囊,所以趁着战友们不注意,他悄悄脱离了队伍,潜入孙江的老巢。

此时正值深夜,孙江和手下的土匪们早已入睡,杨子荣翻过高墙,没有遇到任何阻拦便来到了孙江的卧房。

听到房间里的鼾声,杨子荣特意咳嗽了一声,原本还酣睡的孙江立马被惊醒,看着面前这个陌生男子不由得冷汗直流。

“敢问兄弟是哪条道上的?大半夜跑到我这里干什么?”

虽然他努力装作冷静,但颤抖的声音早已将他心中的胆怯暴露无遗。

而杨子荣顺势拉过一个凳子,附身坐下,优哉游哉地说道:“我呢以前是八路,现在是东北民主联军的”。

话音刚落,孙江立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支支吾吾了半天连句话都说不利索。

见他没了底气,杨子荣这才说道:“我代表东北民主联军牡丹江军区通知孙大当家的,希望你天亮之后就带着手下的人缴械投降,我们优待俘虏”。

孙江早已没有半点底气,只能连连点头,最终也是一个劲地说道:“好、好”。

就这样,杨子荣凭借着一身胆量和智谋,不费吹灰之力便劝降了孙江,一时之间在军区名声大噪。

不久之后,杨子荣升任班长,并带着全班12人在追击土匪李开江部的过程中,迫使土匪头子李开江、张德阵投降。

凭借着接连的功劳,杨子荣受到了军区首长的表扬,被评为军区战斗模范,司令员李荆璞更是颇为满意地说道:“没想到你饭菜烧得好吃,打起仗来也是一把好手嘞”。

1947年初,牡丹江军区组建了一支武装侦查小分队,专门负责清剿流窜在深山老林中的土匪。

关于队长的人选问题,一时之间难以确定,最终还是由李荆璞指定杨子荣担任。

在之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侦查小分队接连生擒了许福、许禄、许祯、许祥4名匪首,还击毙了李发林、马希山等土匪头子,并在1947年2月初接到命令,化妆成土匪深入林海雪原,寻找大土匪“座山雕”的老巢。

这个“座山雕”本名叫张乐山,也是山东人士,后来跟随家人闯关东来到了牡丹江。由于他整日里游手好闲,花钱大手大脚,很快就把家中的积蓄挥霍一空,后来听说做土匪可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称分金银,干脆上山做了土匪。

抗日战争时期,座山雕一边四处打劫掳掠,一边向日伪军谄媚,日子过得潇洒自在。而当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他又转身投靠了国民党反动派,还混了一个“国民党保安旅长”的头衔。

得知他的种种罪行,杨子荣气不打一处来,当即对同行的4名战士说道:“咱们这就去会一会这个‘座山雕’,看看他究竟有多大的本事”。

此次行程可谓极其顺利,乔装打扮成土匪的杨子荣先是去附近村子里抢了几只鸡,算作上山入伙的投名状,很快就取得了座山雕和一众土匪的信任。

打入土匪内部之后,他便和留守在外面的几名同志取得了联系,让他们赶紧回去叫支援,约定在2月6日这天里应外合,将这伙顽敌全部消灭。

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山上的土匪就被悉数消灭,座山雕也被活捉。凭借这份功劳,杨子荣被东北军区记三等功一次,并获得“特级侦查英雄”的称号。

然而,就在短短十几天时间之后,杨子荣在追击顽匪郑三炮、丁焕章的途中,却发生了意外。

当时虽然已经入春,但东北的天气依旧极其寒冷,大地上厚重冰层仍然没有丁点儿消融的迹象。

经过一番侦查,杨子荣很快便发现了郑三炮、丁焕章几人的藏身之所,便打算发起突然进攻,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可当他冲进几名土匪藏身的木屋,准备开枪射击时,这才发现由于天气寒冷,枪栓和扳机早已被冻住,导致子弹没能射出。

就在这个间隙,给了几名土匪反应的时间,其中一个叫孟老三的小喽啰当即举枪射击,打中了杨子荣的胸口。

杨子荣倒在了血泊中,其余的解放军战士听到枪声一拥而上,将木屋内的土匪全部消灭,唯独身材矮小的孟老三趁着众人激战之际破窗逃跑。

转眼之间,二十年光阴转瞬过去,孟老三也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当他看到《智取威虎山》样板戏的那一刻,积压在脑海深处多年的记忆突然被唤醒,不禁老泪纵横,这才说出了这个秘密。

考虑到孟老三主动认罪,并且态度良好,公安机关以及当地政府决定从轻发落,只判处他8年有期徒刑。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杨子荣牺牲多年,但全国人民乃至国家的领导们并没有忘记他。

1969年,美国艺术代表团访华,时任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亲自陪同该团团长詹姆斯观看了《智取威虎山》。

当演员们谢幕之后,詹姆斯饶有兴趣地问道:“剧里的杨子荣,是贵国艺术家虚构的呢、还是真实存在的呢?”

看着对方好奇的眼神,周恩来毫不犹豫地说道:“当然是真实存在的,杨子荣是一位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不久之后,周恩来特意给牡丹江地委写了一封信,希望当地政府能够在杨子荣烈士牺牲的地方修建一座烈士陵园,以供后人世代瞻仰。

在信件的最后,周总理还特意强调道:“这是对革命烈士的尊敬,经费就由中央调拨,你们地方上只管选址、动工”。

1970年7月,杨子荣烈士陵园正式建成,园内立有一块高10米、基座15平方米的花岗岩纪念碑,刻有包括杨子荣在内的42位革命烈士的名字。

而在纪念碑的东侧,则是杨子荣的长眠之所,墓碑正面刻有“革命烈士杨子荣之墓”,背面则刻着23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为建立独立民主而奋斗的烈士千古。英名永在,浩气长存

时至今日虽然已过去半个世纪,但前往烈士陵园祭奠先烈的人们仍旧络绎不绝。

而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杨子荣生前所在的侦察排,也被东北军区重新命名为“杨子荣排”。

正是因为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铸就了革命的伟大胜利,他们的功绩应被后世人铭记。

1 阅读:171

才灿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