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板粉笔到智慧课堂两代教师见证银川教育升级之路

荣看银川 2024-09-27 03:35:05

  闽宁中学的学生在多功能教室上课。记者 刘嘉怡 摄

  从土房子、泥操场、一支粉笔,到如今的教学楼、绿茵场、云上课堂……从教路上,李耀星、王世德两代教师,在城市与乡村两块阵地默默耕耘,见证了几十年来银川教育的迭代升级之路。

  曾经,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是全部教具

  今年87岁的老教师李耀星,经常回忆起教学生涯中的点点滴滴。1963年,刚从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的李耀星,响应国家支援宁夏教育事业的号召,满腔热情地来到银川,先后在银川二中和银川市唐徕中学从教。

  “毕业前,陕师大开欢送会,说工作的地方条件艰苦,要大家作好思想准备。”李耀星笑着说,“当时的银川二中只有几排土坯房子。”他拉着行李和一箱书到银川二中(原址位于今银川市第十五中学)报到,分到了一间6平方米的土房子宿舍,从此走上三尺讲台,也迎来了各种挑战——春天,但凡刮点风,学校里就尘土飞扬;夏天,但凡下雨,师生们一个星期都上不了体育课;冬天,不太会生火的李耀星更是差点被煤烟撂倒。“教室里黑板是用水泥抹成的,再刷一层黑油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是教学的全部工具。”李耀星回忆道。

  随着时代变迁,教育环境和条件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银川二中盖起了五层教学楼,教学、住宿条件大大改善,李耀星也升任银川二中的教务处主任。1990年,银川市唐徕中学建成,李耀星担任副校长。“当时唐中争取到了一个项目,学校因此有了电动缝纫机、钢琴、理化生实验室和计算机室,唐中也成为银川首个有计算机室的学校。2010年以后,随着银川市推进优质教育扩面提升工程的实施,银川二中、唐中等学校开始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进行集团化办学,教育发展的步子越来越快。”李耀星说。

  李耀星2000年退休,至今已过去了24年,但他退而不休,仍倾心于教育研究,每年高考结束他还要做一遍数学试卷,是银川教育界名副其实的“不老松”。而这些年城市教育的巨变更是让他感慨万千。“现在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建得越来越漂亮了,每个班都有白板,教师队伍中免费师范生、研究生占比大大提高,就连幼儿园都有研究生学历的老师了。各种实验室更是一应俱全,教育部门出台的招生制度越来越规范,老百姓上学更方便了。”李耀星说,他用四个字概括银川教育的变化——翻天覆地。“现在每个教室里都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有各种网上平台、教学资源,特殊情况下学生还可以上网课,交作业、批作业在手机上、平板上都能实现,我们曾经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都变成了现实!”李耀星说。

  如今,乡村学校也有智慧课堂

  “当时闽宁中学在一片荒凉的沙滩上,没有大门和围墙,只有一栋三层教学楼,老师住宿、教学都在这栋楼上。缺少桌椅板凳,我们四处募捐,甚至有的家长把自家桌子椅子送给学校。”1998年7月,随着生态移民搬迁到闽宁镇,闽宁中学校长王世德见证了这段非凡的农村教育崛起之路。

  王世德回忆,当时的闽宁镇环境气候恶劣,广袤的沙滩上没有一棵树,沙尘暴长年肆虐。刮大风时,孩子们上学就得推着自行车前行。晚上,风把教室门吹得吱吱作响,老师吓得不敢睡觉。尽管条件艰苦,但老师们从未退缩,一直兢兢业业传授知识,实验仪器老旧、实验效果不明显,老师们就自制教具给学生做实验。

  2004年,国家开始实施义务教育“两基”验收,闽宁镇学校的设施和规模得到明显提升。当地新建了闽宁镇第二中学,教学楼、体育场地、师生宿舍、餐厅配备齐全,闽宁中学最早建成的那栋教学楼也得到了翻建。

  在他的印象中,2015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显著,国家义务教育均衡验收对教学质量有了新的要求、新的评价,设施设备全部按照国家标准建设。2017年之后,信息化示范区建设又为闽宁教育注入新动能,建设“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让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学校不仅有了VR教室、机器人教室等各种功能室,老师们的线上交流教研也成为常态,甚至实现了远程与福建学校、银川九中帮扶学校同上一堂课,在互帮互助过程中,老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现在学习资源多,条件便利,农村地区有的老师教学水平不亚于城市学校。”王世德说。

  如今,闽宁镇辖区有1万多名中小学生,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当地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就近上学。2022年,王世德到永宁县教育体育局督导室担任责任督学,在日常督学中,王世德经常感叹学校设施设备的齐全和环境的优美,信息化融入课堂,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如今,闽宁镇每年都有几十个学生考上重点大学,有的毕业后定居上海、北京等城市,有的出国留学,去看更大的世界……”王世德说。

  知识改变命运的生动实践是银川农村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银川市不断探索实践,全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区域、城乡间的教育差距逐步缩小,优质均衡的教育格局正在形成。同时,银川新建续建一批教育项目,连年增加学位,推进“产教融合”,发展职业教育,“教育在银川”品牌在书声琅琅的校园里不断擦亮。

  记者 李姝

0 阅读:3

荣看银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