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我国引进了多少苏联装备?苏械部队为何没能发挥作用?

怜梦看国际 2023-02-25 09:35:00

抗战时期那些比较出名的部队里,德械师算是出镜率最高的,而除了德械师之外,我国当时还有一批苏械师在服役,其中非常典型的就是戴安澜的200师,装备一大批苏制的T26坦克。虽然苏械知名度并不高,但是在当时比例算是非常高的了。

我国引入苏制武器的原因主要是对德关系恶化,抗战爆发以前,我国试图按照德国的形式去组建部队的,引进一批德式武器。但是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中德关系急转直下,1937年10月份,纳粹高层就开始下令对华武器禁运了。直到1938年4月,正式实施武器禁运的时候,有2.82亿帝国马克的武器装备没发货。

其实早在抗战爆发前,德国在远东地区的外交关系就已经转为亲日了,当时我国也做了打算,计划和苏联接洽。到抗战爆发后,1937年8月,中苏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以及《军事技术援助协定》,然后两边就开始磋商苏联装备的引进了。从枪械到火炮,一直到飞机坦克,都计划引进了。

从1938年到1940年,中苏一共签订了8笔军火合同,里面包含了50000把莫辛纳甘步枪、5600挺DP轻机枪、1400挺马克沁托卡列夫轻机枪、1300挺M1910重机枪、82辆T26、4辆BT4,以及各类型火炮,战防炮、高射炮、榴弹炮一类的,加一起也有几百门。

当时引进的这些苏式的枪械火炮,和当年引进的德式武器不同,类似中正式步枪这类的,都是直接引进了生产线,开启自力更生模式,而苏式枪械只买了成品枪械和子弹,并没有开设生产线,武器装备只有现货,打完就没了的那种。

除了地面装备之外,苏联还支援一大堆飞机,一共是1250架,这里面包括了采购的,以及苏联志愿航空队撤走时移交的,里面包括了战斗机、轰炸机、教练机。当时I16交付之前,我国压根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机。从1937年,到1941年之间,苏联是我国战机的主要供应商,美制战机真正来的时候,都已经是1942年了。

所有苏械部队里面,真正发挥了作用的,只有那个时期的空军部队,空军是一直在和日军作战的。但是空军的损失也是非常惨重的,苏联平均每年交付300架战机,通常都只能剩下几十架。

苏联的武器援助一直到苏德战争爆发才停止,那个时期苏联自顾不暇,苏联的志愿航空队撤走,武器也断了来源。到最后,苏械师只能大部分雪藏。这些装备整齐的部队,留作底牌之用,这个炸不能直接打出去。

苏械师并没有在抗战中起到多大作用,从抗战中期开始,18个苏械师里面,只有200师在缅甸血战,其他大部分部队都是待命状态,并没有打过什么大仗。估计是当年觉得德械师一仗全打没了有点血亏,这些苏械师计划留着以后反攻之用。装备起来的苏械师,属于是装备齐全、统一、完整的部队,这类部队都能算到精锐里面。

当时其他的部队,武器装备非常混杂,没有苏械部队齐全。如果这些苏械师打残了,就会变得和其他部队一样了,底牌没了。原因就是在于武器没有后续,当年那些苏械、美械、法械部队都是如此状态,真正到最后能用的只剩下德盔部队了,引进的武器装备都有生产线,子弹枪械能自己补充。

其实整个抗战中,苏械、法械、德械、美械都没有什么太出彩的事情发生,德械部队两仗打没了,苏械没敢用,美械就后期打了几仗,主要作战还都是那些手持汉阳造,架着捷克式的部队。归其原因,这些部队前面都得加个伪字,伪苏械、伪法械,有人家的装备,没人家的后勤,这样的部队没有后继,部队打残了,补充进来新武器了,这样一遍遍补充,最后什么德械苏械,就都不存在了。

当年志愿军换装之后,那个时期的苏械才是真正的苏械,莫辛纳甘、波波沙、DP轻机枪、喀秋莎、T34,苏军有什么咱就有什么,而且还是应有尽有,子弹、炮弹能源源不断的补充,当年那些老电影,志愿军阵地上武器堆得到处都是。这会儿装备整齐统一,后勤充足,这样的苏械才是真正的苏械,放到抗战那会儿,那会儿的苏械都不敢用,用不好就没了。

7 阅读:1542
评论列表
  • 2024-02-23 11:23

    没有后勤保障供应,损耗了又不能自己补充,当然舍不得用!

  • 2024-01-15 12:58

    74师是苏械部队

怜梦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