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群,学渣和学霸发被大学录取的信息,亲戚的不同态度太现实

家有小果是萌娃 2024-06-13 06:31:11

导言

最近,高考刚刚结束,不久后成绩也将逐渐揭晓,学生们会陆续收到了录取通知书。那些没有考上的孩子,则在考虑复读或者寻找其他出路。

一位朋友回忆说,高考前,老师曾对学生们说:“别看现在你们玩得开心,等高考结束后,环境和他人的态度会将你们分成不同的等级,到时候连见面都难。”

老师的话一语中的。高考成绩一出,不同的录取通知书便划分出不同的“等级”和待遇。

02

就拿我们家的大家庭来说,不同的态度表现得非常明显。

记得去年,我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参加高考。妹妹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婶婶立刻拍照发在了家族微信群里。妹妹被本地一所不错的本科学校录取了。

大家纷纷称赞:“这所大学很好啊,我以前路过时,大门特别气派!”

“这女孩真有出息,金融专业,以后肯定能赚大钱!”

……

正当大家在夸奖时,三爷家的一个姨也发了一张图,是弟弟的录取通知书。弟弟考上了北京的一所985高校。

她还附上文字说:“本来不想提,怕大家觉得我炫耀。但这毕竟是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决定请大家聚一聚,热闹一下。”

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人恭喜,有人祝贺,还有人请教学习经验。

有人说:“这孩子从小就有出息,面相真好。”

婶婶被气得不轻,直说:“这远房亲戚故意在我发之后发,这是啥意思?”

她还埋怨女儿不争气,没有给自己“争光”。

在大群里,大家还客套着说些恭维的话。但在小群里,话就变得难听了。为了这事儿,甚至专门拉了个小群。

有人说我婶婶和妹妹的:“天天吹自己孩子学习多好,成绩出来打脸了吧!”

有人说我姨和弟弟的:“上了北京985又咋样?还说‘我不是炫耀’、‘大家来聚聚’,不就是让别人掏钱吗?她家那个书呆子,见人连招呼都不会打,将来能有啥出息!”

婶婶从某个地方听到了这些话,整个人都炸了,说现在的亲戚,一个个都不盼着别人好?平时看着笑脸相对,心里竟然这么多坏水!

婶婶气得不轻,最后还去了一趟医院……

02

孩子的成绩:成年人攀比的“工具”

在现代社会,孩子的成绩往往成为家庭内部攀比的工具。特别是在高考这种重要节点,孩子的成绩不仅代表个人的努力和才华,也被赋予了家庭荣誉的象征意义。

在大家庭中,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当自家孩子的成绩不如别人时,难免会产生负面情绪。

然而,这种攀比心态对家庭关系的和谐无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成绩只是衡量他们能力的一种方式,并不能全面代表他们的未来发展潜力。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一味地用成绩来衡量他们的价值。

在高考结果公布后,家庭成员需要进行心理调整,以平衡不同情绪。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无论成绩如何,他们都值得被尊重和肯定。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孩子,我们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而不是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压力和失望。

其次,家庭内部需要建立一种健康的沟通方式。在分享孩子成绩时,要注意方式和语气,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嫉妒。家长们可以在公开场合分享孩子的喜讯,但也要顾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感受,避免过度炫耀。

成功不仅仅是高考成绩,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孩子们未来的道路是多样化的,有的人在学术上表现出色,有的人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还有的人在个人兴趣和爱好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作为家长,我们要有一个更加宽广的视野,拥抱多样化的成功观。

一个孩子被985高校录取,固然值得庆祝,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未来一定会比其他人更成功。

相反,一个没有考上理想学校的孩子,也可能在未来的某个领域崭露头角。重要的是,我们要帮助孩子找到他们真正的兴趣和天赋,并支持他们在这个领域中不断努力和追求卓越。

果妈寄语

高考虽然重要,但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和道路,作为家长,我们要用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对待他们的成绩和表现。

在家庭中,我们要尽量避免攀比和炫耀,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幸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望子成龙”,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领域中发光发热,创造属于他们的精彩人生。

声明: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刊载此文是出于传播知识传递信息的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作者简介:果妈,家庭教育指导师,专注分享育儿知识、亲子教育经验、婚姻家庭感悟,欢迎关注。

0 阅读:92

家有小果是萌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