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黄克诚被增补为中央委员,并当选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书记,时年76岁的黄克诚以年纪大为由想请辞,邓小平却一定要他担任领导,直言要的就是他这个名字,为何邓小平如此看重黄克诚呢?
在开国将帅之中,许多人都是以能征善战著称,唯独开国大将黄克诚是刚直正派著称,黄克诚一生敢讲真话、仗义执言,他一生遭过10次批斗,始终威武不屈,中央称黄克诚为“共产党人的楷模”。
黄克诚一出山,就开始致力于对党内重大历史问题的审查,为此邓小平亲自同中纪委的常委们谈话,交代他们要把大的历史问题弄清楚,邓小平特别提出,当年把刘少奇同志打倒,是不合法律程序的。
中央决定把“两案”的工作和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交给中纪委办理,这是关系大批干部命运和前途的大事,黄克诚深感责任重大,为了调查清楚刘少奇的案子,中纪委和中组部成立联合调查组。
黄克诚亲自指导调查组进行工作,甚至派出工作人员到开封了解刘少奇去世的情况,经过多方调查求证,找到了大量的证据证明刘少奇是被冤枉的,最终在1980年2月,为刘少奇平反,撤销了强加给刘少奇的罪名。
成功为刘少奇平反意义重大,随后许多老同志的平反工作都得以顺利进行,黄克诚慎重对待冤假错案,即使一些老同志已经去世了,或是无人申诉的,他都主动调查清楚,为他们进行平反。
黄克诚尽职尽责的态度,让蒙冤20余年的粟裕看到了希望,众所周知,在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粟裕受到了彭老总的严厉批评,没想到场面失去控制,粟裕的问题被扩大化,导致他被扣上了“极端个人主义”的帽子。
粟裕在会后被撤销了总参谋长的职务,调任到军事科学院担任副院长和党委副书记,同年9月9日,粟裕正式到军事科学院工作,此后几十年粟裕都被“帽子”压得喘不过气,刘少奇被平反之后,也让粟裕看到了平反的希望。
为此粟裕亲自给黄克诚递过多次申诉材料,黄克诚对此也十分重视,可是审查一直没有得到落实,1984年2月5日,粟裕在北京病逝,他的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之后粟裕的家人代为申诉。
粟裕昔日的老部下,开国中将王必成等人也多次代为向中央申诉,可是迟迟没有结果,以至于有人说黄克诚曾是彭老总的老部下,当年也参与过批评粟裕,因此对粟裕的平反没有尽力。
这种想法和说法太狭隘了,低估了黄克诚的心胸,黄克诚以刚直正派著称,即便当年他参与批评粟裕,那也是对事不对人,他对粟裕没有私人恩怨,更何况彭老总在晚年也承认当年批评粟裕是错误的。
黄克诚拖着年迈的身体,亲自安排人对粟裕的问题进行调查,可是申诉材料送到总政治部后就被搁置了,粟裕去世的2年后,1986年12月28日,黄克诚也去世了,享年84岁。
粟裕的问题一直到1994年12月25日才得以解决,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张震和刘华清一起发表了一篇《追忆粟裕同志》的文章,文中明确指出了之前对粟裕的批评是错误的,是历史失误,粟裕正式得到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