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式9毫米手枪:中国版的马卡洛夫PM,结果只服役了一年就撤装了

猴大爷聊历史 2024-09-10 18:18:47

59式9毫米手枪,全称“1959年式9毫米手枪”,简称“59式手枪”,该枪仿自前苏联马卡洛夫PM手枪,626厂于1959年初开始承担仿制任务。

59式手枪,口径9毫米,全枪长161毫米,枪管长93.5毫米,瞄准基线长129毫米,全枪重0.73千克,由枪管、击发机、套筒、套筒座、复进簧和弹匣等几部分组成。

该枪采用简单的自由后坐式工作原理,惯性闭锁方式,具有单动、双动发射功能;枪管的寿命据说也就几千发,枪管内有4条右旋膛线,所用弹药为59式9毫米手枪弹(仿自苏联9×18mm手枪弹,也称为9mm马卡洛夫手枪弹),弹匣为钢制镂空式,弹容量8发。

射击时火药燃气的压力通过弹壳底部作用于套筒的弹底窝,使套筒后坐,并利用套筒的重量和复进簧的力量,使套筒后坐的速度降低,在弹头离开枪口后,才开启弹膛,完成抛壳等一系列动作。

9毫米手枪弹的射击初速为315米/秒,战斗射速每分钟约为30发,有效射程50米。弹头在25米距离上能射穿2毫米厚的钢板,4毫米厚的砖墙,7毫米厚的木板,25毫米厚的土层。在50米距离内射击效果最好,它的子弹飞到350米处仍然具有杀伤力,最大飞行距离甚至可以达到1094米,这是59式9毫米手枪的一个鲜明技术特点,1000多米的最远距离在手枪中也是罕见的!

此外,59式手枪的准星为矩形,照门为方形缺口式,套筒顶端设有带长条形细纹的防反光板,套筒后部两侧设有防滑纹,便于后拉套筒。该枪设有手动保险、不到位保险和自动保险等三种方式。手枪在发射完枪弹处于空仓挂机状态时,位于发射机座左侧的空仓挂机柄上端进入套筒侧壁上的卡槽内,可将套筒阻止在后方。

原版军品的59式手枪握把上是一个盾牌加五角星,而不是经典的的圆环加五角星造型。

59式手枪服役后,在部队装备到团一级的指挥员,同时也配发给公安保卫人员作为近距离防身自卫武器。

一开始,各单位对这款枪的评价还不错。认为它装弹量大,配有防意外触发装置,安全系数高,金属的枪身,质地优良,枪口三角形套筒射击精确度好。

但是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不是那回事了,甚至出现了装备一年就被撤换的尴尬窘境。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原版的马卡洛夫PM,人家用的是铜弹壳,咱们用的是钢弹壳。在使用过程中,钢壳子弹的摩擦系数很大,甚至出现了弹头无法飞出枪膛的致命问题。

第二,就是仿制的手艺不过关。老毛子的东西虽然糙,但是不代表人家加工制作水平也糙,如弹簧等一些零件的加工工艺还是相当复杂的。而我们在仿制的时候,设备不是苏联援助的原装设备,加上当时的加工水平和材料有待提高,结果就导致59式手枪加工质量的低下,故障率自然就多了。

在发生了多次使用事故后,59式手枪在1960年被迫停产,并从部队中撤换了下来。但是在一部分飞行员、保密机关和高级军官的手中,还是配备有该枪的.。

除了我军,上世纪六十年代,59式手枪还曾支援过越南。越战结束后这批五九式手枪流落海外,少量被带到香港,成为七八十年代威震港台黑白二道的“红星手枪”(54式手枪是黑星手枪)。

改革开放后,北方工业公司为创汇曾出口过一批59式手枪到美国,口径有的改为北美比较流行的点三八,有的保持不变采用马卡若夫弹(其实差别不太大)。

出口的59式民品在握把护片上是圆环内一个大五角星,而真正的1960年生产的59式军品枪的握把护片上几乎全是盾牌内有5个五角星的标识,另外还有一些有“八一”字样的则是专门的礼品枪,这是识别军品枪和后期生产的民品枪的主要特征。

当时这批枪的价格为一两百美元,还带外带皮套和通条。后来克林顿颁布了禁止中国造枪支进口的总统令,现在59式手枪在北美市场上已经非常不易找了,据说价格高达800美刀,而且有价无市。

出口美国的59式手枪据统计有不到三万把左右,其中大部分由美国贝塔公司(BETA)在1992至1995年间进口。基本上全部都是中国59式的出口版,枪柄比较好看,口径分三种:1、马卡洛夫 9X18毫米手枪弹,2、巴拉贝鲁姆9X19毫米手枪弹;3、点三八(380 )手枪弹。

至此1950年代,我们先后造出了51式、52式、54式、59式等型号手枪,虽然有好有坏,但是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为后边的64式、77式等手枪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2 阅读:174
评论列表

猴大爷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