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谋反行为不只一次,朱瞻基借被绊一跤杀死朱高煦也只是借口

史海撷英 2023-04-03 10:23:00

朱瞻基忍朱高煦,其实跟朱允炆一开始放话“活抓四叔”是一个道理,想杀,但不可以立马杀,这是朱高煦的底气,也是他耍疯的资本。

但是当朱瞻基看到了朱高煦有着“朱棣”的影子之时,朱瞻基必须要动手了,不然的话,他就是第二个朱允炆,朱高煦就是第二个朱棣,谁愿意成为悲哀的轮回?

谁爱愿意谁愿意,反正他朱瞻基不愿意。

朱家的血性轮回:爷爷爱孙子,叔叔不老实

朱标薨后,朱元璋也没有丝毫把自己其他儿子找一个来立储的想法,站在政权安全的角度来看,这是很冒险的,加上朱元璋还是决定把皇位传给朱标一脉,既然朱标薨逝了,那么就朱标的儿子继承,朱元璋此举,就是在“激化”他的儿子们和“太孙”的叔侄矛盾。

但朱元璋脾气倔,仍旧要这样做?若是问为什么,不能解释太多,这也许就是爱吧!

父亲爱儿子那叫父爱,母亲爱儿子那叫母爱,爷爷跨过一代人都坚持要爱孙子,那可以称之为“祖爱”。

而建文帝享受到了“祖爱”,却也遭到了“阻碍”,因为对于他来说,他的叔叔们都是阻碍,对于他的叔叔来说,他就是阻碍,其中最麻烦的那个,是他的四叔朱棣。

朱允炆

于是靖难之役爆发了,朱棣忍无可忍,建文帝在南京自以为运筹帷幄,却一步步落入困局,最终被人打入南京,皇帝做不成了,最终闹出个下落不明,史书对他都是讳莫如深。

朱棣成功造反,当上了皇帝,感受到了当年安重荣所说“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也明白了当初姚广孝所说“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可朱棣不知道的是,他马上也要陷入“祖爱”的陷阱中了。

朱棣决定造反的那一年,有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发生,那就是他的嫡长子朱高炽生下了他的嫡长孙朱瞻基,而朱瞻基降生后,朱棣面对建文帝的咄咄逼人坚毅了许多,不再装疯卖傻,所以朱瞻基一般被看作是朱棣的“造反决心”。

所以朱瞻基在朱棣心中的地位非常高,朱棣登基之后,就经常把只有几岁的朱瞻基带着身上,直到朱瞻基长大了一些,朱棣又把他带到各种地方长长见识,朱瞻基十二岁的时候被册封为“皇太孙”,“永乐七年,从幸北京,令观农具及田家衣食,作《务本训》授之。八年,成祖征沙漠,命留守北京。九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孙,始冠。”而这个举动让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煦蒙了。

为什么蒙了?因为朱棣曾经对朱高煦说过,“勉之,世子多疾”。

朱棣

什么叫说话的艺术?朱棣这就是了,反正他开口闭口都没说让朱高煦当皇帝,可语境全是暗示,这就让朱高煦自然而然地以为他就是未来的储君了,殊不知,朱高煦成为了第二个“李世民”。

这指的是,他跟李世民一样被忽悠,却不是说他有李世民的能耐。

永乐朝的“太子”在所有人看来其实跟洪武朝的太子是没区别的,因为朱高炽体弱多病,天天一副坚持不住的样子,没人会对朱高炽有太多乐观的看法,就连人家朱标薨逝之前都没有这么浮夸的“预兆”,朱高炽这个太子命,也是苦。

所以对于朱棣来说,他只能有两个选择:第一:不走他爹朱元璋的老路,为了保证朱家江山的安全,朱高炽假如不幸薨逝,那就找其他儿子当储君。第二:走朱元璋的老路,假如朱高炽薨逝了,那就立朱高炽的儿子为储君,儿子还是待在一旁看着。

显然永乐九年(1411年)册封了皇太孙,朱棣已经做出了选择了。

朱高煦一直在等什么?在等他大哥薨,以方便朱棣实现他的“诺言”,让他当太子。可册封了太孙,就意味着册封了第二顺位继承人,再怎么也还是轮不到朱高煦,除非太孙朱瞻基也半路薨了,但朱高煦熬得过朱高炽,熬得过自己的侄子朱瞻基吗?这就导致这对叔侄早早成为了“死对头”。“成祖尝命同仁宗谒孝陵。仁宗体肥重,且足疾,两中使掖之行,恒失足。高煦从后言曰:‘前人蹉跌,后人知警。’时宣宗为皇太孙,在后应声曰:‘更有后人知警也。’高煦回顾失色。”

朱棣

朱棣也很无奈,一边是自己很疼爱的、立下大功的二儿子,一边又是自己想要传位,也理应传位的大儿子、大孙子,他也知道自己在重复朱元璋、他自己、建文帝的命运。

可清官都难断家务事,没有人说不允许一个人在一个坑里踩两回,朱棣这样做了,并不意味着他就一定要解决,他或许想的是,最起码在他还睁着眼的时候,儿子和孙子不可以打起来。

那为什么朱家的“叔叔”都老是对侄子不满意呢?这就只能怪老朱家头三代的“传统思想”和老朱家人个个能力优秀形成的矛盾了。

朱标薨逝后,朱樉、朱棡、朱棣都觉得应该立他们其中的一个为太子,他们为什么敢这样想?还不是因为有能耐,个个都是有真材实料的藩王,而朱元璋还是要选择朱允炆,那么朱元璋为什么如此坚持?就是“传统”的观念起到了作用,让朱元璋这个从布衣出身的人,十分重视“嫡长子继承制”,可能朱允炆能力跟另外三个儿子没法比,可是朱允炆只需要一个理由就能获得储君之位:他是朱标的儿子。

这就是矛盾所在,而朱高煦和朱瞻基也是一样的,人家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凶猛无比,还冒死救父,靖难之役不说多了,有两成功劳是朱高煦那不过分,也怪不得人家朱高煦“类比”秦王李世民,他的确有这种底气。

朱瞻基

而朱瞻基呢,当时还只是一个小孩,走路都还不会,更别说朱高煦还陪着朱棣后来亲征,朱瞻基有什么资格和能耐跟朱高煦比?

说起来现实,但一开始朱瞻基和朱高煦比,跟朱允炆和朱棣比,是一个道理的:没得比,但有“祖爱”,登基之路“毫无阻碍”。

朱瞻基:优点在于看书有脑子,弯道超车不是梦

如果朱瞻基跟朱允炆一样,以为坐上皇位便稳坐钓鱼台,那就是天真了,正是因为他的“堂伯”朱允炆用血的教训提醒了他,所以朱瞻基自小就是一个很敏锐的少年。

朱高炽身体不好,但又要时刻监国,情况愈发严峻。

而皇家无情,他的二叔朱高煦、三叔朱高燧还屡次针对朱高炽,目的也很简单,都是趁着老大快不行的样子,谋求皇位,所以朱瞻基很早开始就帮他爹抵挡他两个叔叔的暗中中伤。

这更快激化叔侄矛盾,虽然看似太孙很稳,但朱高煦在靖难之役、永乐北伐中身先士卒,立下多次大功劳,朱高煦是肯定有军方的支持的,朱棣本身就是靠军方实力支持才靖难成功,如果朱瞻基不考虑改变,他也迟早变成朱允炆,甚至更惨。因此他十几岁就跟着朱棣亲征了,打不打得过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态度。

朱瞻基

他一定要出现,以“储君”的身份作为资本再次缔造派别,而朱瞻基本身就是一个体格壮硕的人,多次的跟随中,朱瞻基也能破敌,立下功劳,培养了自己的军方心腹,因此在大明,有过军旅生活跟没有过军旅生活,那是差别很大的。

朱瞻基是全面的,在稳定军方势力的同时,也努力在做好朝中文官的关系维护,因为永乐的数次北伐,注定会把草原的敌人削弱到一定的程度,在接下来的时代,将是一个以“文”治天下为核心的时代,所以文人登上历史舞台,是注定的事情。

反观朱高煦,却仍然是那副“不类秦王乎”的姿态。

严格来讲,朱棣并不是真的没有立朱高煦为储君的想法,因为这对父子感情很特别,朱高煦屡次为了救朱棣而差点生死,虽说是天经地义,但作为军人出身的朱棣,定然更疼爱这个为他舍弃性命的儿子。“成祖屡濒于危而转败为功者,高煦力为多。成祖以为类己,高煦亦以此自负,恃功骄恣,多不法。”

但朱高煦真的性格太浑,朱高煦打小就不尊重自己的舅舅,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就算平时对朱棣也是没有什么礼貌,因此朱棣也知道这儿子难成大器,所谓朱高煦合适当皇帝,只能说是他的军事能力突出罢了,但这种优势迟早会被他的缺点遮盖。

比如朱高煦在朱元璋驾崩进京“祭拜”的时候就干过很混蛋的事,堪称没人性:“及太祖崩,成祖遣仁宗及高煦入临京师。舅徐辉祖以其无赖,密戒之。不听,盗辉祖善马,径渡江驰归。途中辄杀民吏,至涿州,又击杀驿丞,于是朝臣举以责燕。”他随意杀人这一点,简直就是“暴行”,但群臣指责朱棣,却也没有了下文。

朱棣

不过这样就以为朱棣那么宠朱高煦,是朱高煦听朱棣的话吗?并不是的,一样叛逆。

就永乐年间的“逼藩”来讲,朱高煦不服就藩的决定,还私自调动兵马俑,放在历朝历代,这不就是“造反”的动机吗,可朱棣没动他,朱高炽老好人也没动他,纵容他一次次得寸进尺,渐渐地,所有文武官员的心里就有一个评估:还是太孙比汉王更适合当皇帝。

最重要一点,朱高炽以“仁”征服人心。

什么叫“仁”?仁就是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在皇帝身边都不会过度紧张,只要没做错事,皇帝就会和和气气的,一副没架子的样子,所以朱高炽即便身体不好,人家也服他,这就是朱高炽的“优势”,反观朱高煦,没人会喜欢他。

朱瞻基深谙人心的道理,所以早就暗中经营人脉,当他二十几岁时,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储君之资了,而他的爷爷朱棣此时也到了差不多的时候了,当朱棣驾崩的那一刻,就是朱家再次血流的时刻。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驾崩于榆木川返回的路上,朱高煦动作连连,只可惜朱高炽多年的经营让他稳坐钓鱼台,虽然大家都讶异朱高炽撑到这个时候,但朱高炽登基后,立马放开了对建文帝的舆论,也赦免了一批忠于建文帝的旧臣,获得了足够的民心。

朱高炽

但朱高炽的样子大家也都看得出来,在登基前,朱高炽已经卧床了,即便是登基了,也还是一副将崩的样子,大家都知道,朱瞻基和朱高煦的碰撞迟早要来,未来的大明,要看这两叔侄争锋。

忍无可忍,不能再忍

朱高炽登基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排。

他知道朱高煦在朱棣驾崩后异动连连,就是想造反,可朱高炽却是原谅了朱高煦:“成祖北征晏驾。高煦子瞻圻在北京,觇朝廷事驰报,一昼夜六七行。高煦亦日遣人潜伺京师,幸有变。仁宗知之,顾益厚遇。遗书召至,增岁禄,赐赉万计,仍命归藩。封其长子为世子,余皆郡王。”

朱高煦的儿子在京城监视着朝廷的一举一动,一天派人监视几回,而且朱高煦还有很多“暗子”在京城,目的就是为了方便造反。

可朱高炽却还是原谅了朱高煦,关于朱高炽此举有没有深意,做对了还是做错了,暂且不论,可事实上,风平浪静的表面,朱家已经是到了第二次很严重的“争权夺利”的时刻。

朱瞻基被朱高炽安排到南京监国,不排除朱高炽已经帮朱瞻基想好了退路了。

朱瞻基

洪熙元年(1425年),登基仅几个月的朱高炽终究是驾崩了,在南京的朱瞻基赴京继位,但就是在来的路上,朱高煦都并没有准备放过朱瞻基。

第一次截杀:

“未几,仁宗崩,宣宗自南京奔丧。高煦谋伏兵邀于路,仓卒不果。及帝即位,赐高煦及赵王视他府特厚。”

朱高煦安排人在朱瞻基从南京北上的路上截杀,只可惜安排得仓促,最终计划失败,不然的话,大明的历史或许再次改写了。

而朱瞻基是否知道此事,想来应该是知道的,可他也和他父亲一样,在登基之后,没有动朱高煦一根汗毛,反而还大肆封赏。

第二次造反:

朱瞻基是否在等朱高煦越来越嚣张,并不好说,但朱高炽、朱瞻基之举,的确有捧杀朱高煦的可能性。

朱高煦果然还是不老实,他根本就不认为朱瞻基有资格当皇帝,比起朱棣和朱允炆的矛盾,朱高煦的厌恶更是没来由,或许就是朱棣曾经给他的“承诺”吧,所以朱高煦还是要造反:“宣德元年八月,遂反。遣其亲信枚青等潜至京师,约旧功臣为内应。英国公张辅执之以闻。时高煦已约山东都指挥靳荣等,又散弓刀旂帜于卫所,尽夺傍郡县畜马。”

朱高煦

只可惜朱高煦的造反准备并不充足,也不保密,比起朱棣,朱高煦差得远了,还没动手,就被朱瞻基提前知悉,最后关头朱高煦还是缩了,销毁了所有造反的兵器,装作没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最终不甘地跪在地上求饶。“城中人多欲执献高煦者,高煦大惧。乃密遣人诣行幄,愿假今夕诀妻子,即出归罪。帝许之。是夜,高煦尽焚兵器及通逆谋书。明日,帝移跸乐安城南。高煦将出城,王斌等力止曰:‘宁一战死,无为人擒。’高煦绐斌等复入宫,遂潜从间道出见帝。”

而这一次,“群臣请正典刑。不允。以劾章示之,高煦顿首言:‘臣罪万万死,惟陛下命。’帝令高煦为书召诸子,余党悉就擒。赦城中罪,胁从者不问。命薛禄及尚书张本镇抚乐安,改曰武定州,遂班师。”朱瞻基也没有杀掉朱高煦,仅是废掉了朱高煦父子的爵位,废为庶人,进行了囚禁,这一次出手,算是彻底让朱高煦没有翻身的机会了,本以为如此一来朱高煦就会老实,但朱高煦却还不死心。

第三次绊倒。

大逆不道没事,截杀皇帝没事,造反没事,但是朱高煦却想不到,朱瞻基最后一次却是没有忍他。

在朱高煦被废后,朱瞻基有一回去探望他,谁知道朱高煦却是出脚绊倒朱瞻基,作为皇帝的朱瞻基摔了一跤。

本来朱瞻基去之前,他身边的人都建议他不要亲自和朱高煦碰面,但朱瞻基不听,非要信这个邪,果不其然,两人碰面后,就没好话,朱高煦一直想激怒朱瞻基,最后以绊倒的方式,而朱高煦也的确成功地激怒了朱瞻基。《国朝献征录》记载:“一日上欲往视,左右止之,不听。及至,熟视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左右亟扶起。亟命壮士舁铜缸覆之。缸约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项负之,辄动。积炭缸上如山,然炭逾时,火炽铜镕,庶人死。诸子并死。”

其实很可能朱瞻基就是故意虐杀朱高煦,毕竟朱高煦在朱棣时期就一直打击陷害朱瞻基的老爹朱高炽,朱瞻基继位后他又想搞二次靖难之役,朱瞻基不恨他才怪。

朱瞻基

但是朱瞻基之所以第一次抓住朱高煦没有听从朝臣建议将其诛杀,很可能是他在继位之初需要稳定人心,他想对外博取一个宽仁的名声,不想一上来就把自己亲叔叔给杀了,所以他拒绝了朝臣请杀朱高煦的请求。

不过第一次不杀只是一个缓冲,朱瞻基对朱高煦的恨肯定是抹不掉的,事后朱瞻基就得找别的理由把朱高煦诛杀,所以第二次就因为一个绊脚这点小事朱瞻基就直接将朱高煦虐杀。毕竟朱瞻基已经赦免过朱高煦一次,对他够宽仁了,可是这第二次就是他挑衅朱瞻基的皇权尊严了,朱瞻基杀他也能让天下人明白是不得已才杀的。

其实想一想朱高煦就是再冲动再缺乏理智,他也不会在那种情况下还故意去挑衅朱瞻基,他都没有勇气与朱瞻基开战,更何况沦为阶下囚还敢去挑衅,所以绊脚可能只是个借口,朱瞻基只是想杀他了。

朱家的叔侄的确天然不合,但自朱瞻基以后,藩王们就正式被削弱得跟宠物一样了,反抗力近乎于无朱高煦的确成为了大明最后一个跟皇帝争权夺利被杀掉的藩王。

而朱高炽、朱瞻基对朱高煦的忍耐的确是非常人性化了,如果是在其他的朝代,朱高煦早就下场了,绝对不可能撑到朱瞻基登基之后,还百般错误被原谅后才被杀死。

朱允炆

这里面也有朱高煦有着一定的威望的关系,归根结底,大明的叔侄是一对矛盾,但朱家人善于压抑脾气,也是显而易见的,朱瞻基其实模仿的也是朱允炆的办法罢了,他并不在意别人是否说他暴君,他只是在意他驾崩的爷爷和父亲的看法。

只是当朱高煦不顾一切挑衅已经成为皇帝的朱瞻基后,朱瞻基就不再需要顾及了。

朱高煦口口声声他可以类比李世民,实际上,却是差太远了。

2 阅读:214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