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读高中后长白发,再舍不得批评他了,为什么上学比上班还折磨

淘气的足球 2023-12-02 08:06:18

衡水中学的校园,一度引发热议;学生们像是被关在“牢笼”。好在当代家长的教育理念,早就跳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只感慨高考加工厂的无奈。

其实,衡水以外的高中,虽然辛苦指数和“军事化管理”的模式没有这么苛刻。但同学们的压力也绝对不小。有时候,家长们看完也自叹不如,到底是怎么熬过来的呢?

儿子读高中后长白发,再舍不得批评他

如果问哪个阶段的学生最累,现在还真的不好回答。小学生课间十分钟不能出去玩、回家做写作还要拍视频发到班级群。

但高中阶段的累,或许其他时期确实没法相提并论。小时可能还有偷懒的技巧,高中阶段凡是认真想要“出息”的同学,不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监督,自己就心事重重、主动要上进。

但有时候,上进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有位家长晒出儿子的头发,还没到18岁竟然已经有白发。而他们家族里,并没有“少白头”的情况,不是遗传。

看到男生学业上的困苦,母亲理解了。学生起早贪晚,每天不是对着书背诵,就是低头做练习册。回想起来,自己上学的时代,家长这个岁数还天真地跟同学出门溜达呢。

这代学生,好像被困在象牙塔中,但是你又很清楚,我们必须在高考中取胜。大家都内卷,你不得不跟随,否则对未来只有更多的担忧和迷茫。

家长表示,自从男生读高中后,她就再不舍得批评他。因为家长深知,现在的孩子太累了。不用你批评他们已经很苦,作为他们的“后盾”,能保驾护航就不错。何必强求成绩呢?

每代人的压力,其实更大了,只是有些家长不相信

这位家长的话引起不少探讨和共鸣。一些人总说什么“现在的学生像温室花朵,从小娇生惯养多么幸福”。真实情况是,这些能读高中的同学,从小就为分数而奔波。

他们的“战场”在考场,不比家长上班轻松。一代代虽然物质条件改善很多,这确实值得肯定;但不得不承认,每代人压力变得更大。

只是,有些家长偏偏不信。能像上面这位母亲那样体谅学生的,属于通情达理的。一位网友表示,自己的丈夫就完全相反,不知为何思想还处在“棍棒出孝子”的时期。

丈夫认为,必须让学生吃足够的苦头才能学会孝顺父母;还经常因为看到妻子对子女好而生气。很讽刺的真实情况是,生在普通家庭,家长本身没有多少本身,后代几乎注定是辛苦的人生。

学生们已经很累,家长却非要觉得“不够苦”,真的很不懂这种逻辑。正如网上的段子:不同父母眼中考985大学的难度。

自己参加过高考的家长,往往深知读名校有多么不简单,那需要很好天赋加超群的勤奋。但本身没怎么读书的家长,却更容易认为子女考上名校是“理所应当”,不然对不起养育之恩。

为何我们的培养模式中,上学比上班还累?很现实

经常能听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是如何做到每个时期都那么辛苦的呢?勤奋,现在看来越发像一种“嘲讽”和无奈。不是崇洋媚外,而是看到西方的学生下课后在草坪悠闲玩耍,真的五味杂陈。

同样的年龄,我们即使想做个“普通同学”,没指望出人头地,也要早晨七点到校,晚上9点多放学。回家跟父母说声晚安就闭门刷题。

这些题到最后又有多少能应用到工作中呢?其实大家都有答案。你不能否定学习的价值,但对大多数普通人,确实没有多少实用性。

为何我们上学比上班还累?很简单,我们的考试和培养,并非为了教学生知识和技能本身。而更多的是在这么些同龄人里,进行选拔性测试。

是选拔,就要有淘汰;出局者再想获得竞争力就很难。因为我们的评价体系是相对单一的,毕业后发展路线也是比较单调的。

【结语】人人都讨厌内卷,但同学们又不得不参与。这就是国内中学生的无奈。一位老师预测,即使生育率降低,内卷也不会因此消失。

因为只要有比较,有筛选,而我们的文化和现实就业环境又认可这种竞争方式,那么即使学生变少,估计还是有很多家庭要“卷”。这是没办法阻挡的。

话题:你觉得上学累吗?

0 阅读:1

淘气的足球

简介:我们必须拿我们所有的,去换我们所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