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脉象决定中医治病顺逆《经方三十六讲》解伤寒条文(094

和雅聊健康 2024-04-14 05:58:46

导读:疾病本质相同,但受体质及耐受程度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的症状不同,此时就会给中医诊疗带来困扰。本章节,医圣仲景通过三个脉象,让我们轻松掌握外感疾病治疗时的顺逆关系。

太阳病未解,阴阳脉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094

通过太阳病治疗顺逆相关条文的学习,我们知道其难点在于如何判断该先使用发汗法,还是先使用治疗里证之方法?在此条文中,医圣仲景告诉我们如何通过脉诊来进行区分,所以学习此条文的难点就是如何正确理解三种脉象的真实表现。

第一种脉象是“阴阳脉俱停”,关键点在于“停”之一字。很多伤寒医家认为脉象停止是不可能的,只能是脉象处于相对隐匿的状态,不能被正常触摸,故而以停字表达。还有伤寒医家认为停字是脉象相同之意,即寸脉、关脉、尺脉的浮沉迟数等大致相同,阴阳平和。单从“停”字讲,其有调和的意思,如调停,结合条文整体意思,“阴阳脉俱停”指的是六部脉相对平衡,即阴阳处于和合的状态。在这样阴阳调和的状态下,会出现身体振栗汗出,太阳外感自解的情况。

第二种脉象是“阳脉微”,此处如何理解“微”的含义,非常关键。若是把微字理解为脉象弱,即阳虚的情况,此时使用发汗的方法进行治疗,是不恰当的,所以有医家认为,“微”之一字的真实含义是滞塞不通。汪苓友先生认为当人体寒气滞塞于经,表气不得表达,脉象出现一种微弱的表现,即阳脉微,此时使用发汗的方法祛除寒邪,是正确的治疗思路。

第三种脉象是“阴脉微”,关键点是阴阳脉如何区分。前段文字中,我们解决了“微”字的真实含义,即滞塞不通,当邪气滞塞于腑,就会出现阴脉不通,出现微弱的表现,所以应当治里。阴阳脉可以认为是寸脉与尺脉,也可以理解为左手脉与右手脉,还可以理解为浮脉和沉脉,结合临床经验和诸多医家认识,笔者认为是左手脉与右手脉之不同,左手为阴脉,右手为阳脉。阴脉微,表明此时内实滞塞于腑,应该使用下法,但因为其脉微,故而使用作用相对温和的调胃承气汤,而不是大承气汤。

医圣仲景的伤寒条文艰涩难懂,但有了后世众多伤寒医家的助力,加之我们使用脏腑经络解伤寒的思路去进行推导,还是能够获得真实的伤寒释义。

0 阅读:2

和雅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