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蜀国灭亡是没有改用九品中正制而依然奉行察举制导致的?

凌萱看历史 2023-01-14 22:22:04

有人在羚羊的评论区里留言道:为什么魏晋可以相继而兴,在于制度改革,其中首推九品中正制,一直沿用到南北朝时期,影响深远。而蜀国灭亡的原因是在于没有在制度上顺应时代的潮流做出变革,依然墨守成规奉行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导致蜀国后期人才凋零、国力空虚,最终被司马氏所灭。

关于以上的这个说法,我并不认同。

蜀汉灭国原因有很多,但因为察举制导致人才不足,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并不是主要的原因。

首先,察举制并不是导致蜀国人才凋零的最主要或者最直接的原因,而且魏国同样有人才凋零的情况。

察举制是朝廷下令各地推荐人才由皇帝考察的制度,执行者是当地官吏,所以便会滋生地方官吏把持人才上升渠道,形成地方士族郡望、地方豪强,使得大量寒门子弟难以被选拔为国家效力的情况,这是察举制的弊端。

针对这一情况,所以曹操三发《求贤令》就是绕过察举制,直接进行征辟制,为魏国前期招揽了大量的寒门子弟。蜀国当时也进行了效仿,尤其是在诸葛亮主理蜀国期间,大量寒门子弟直接被丞相府征辟得以位列朝班,这也是诸葛亮为什么被蜀地百姓追思千年的原因之一。

但不论是在魏国还是蜀国,真正的精英阶层从来都是士族子弟在主导而不是寒门子弟,因为这是无法改变的社会现实。

由于在三国时期,书籍还是以手工誊写的竹简为主,所以书籍很难大规模普及,而且由于两汉时期的经学家社会地位极高,导致书籍昂贵,近乎于奢侈品。

所以除了世家大族,平民百姓很难读得起书,这是寒门子弟难出头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资源的极度匮乏。

针对察举制的弊端,陈群创造了九品中正制,但我们知道九品中正制并没有改变寒门子弟的命运,反而让“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深入人心,士族垄断社会资源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增强。

所以真实的情况是,魏国和蜀国后期都有上升渠道狭窄导致人才凋零的社会问题,不同的是魏国士族的凝聚力比蜀国士族的凝聚力更强。

其次,人才数量只是保持一个国家不灭亡的一个方面,但是其重要程度低于关键人物。

如果一个国家腐朽了,人才再多也是别人的。

蜀国自刘备与诸葛亮死后再没有希望了,因为他们两人在世时基本还能顾及刘备嫡系、诸葛亮嫡系和益州本土士人之间的相对平衡,做到依法治国和人尽其才。

蜀国后期,诸葛亮的嫡系垄断了蜀国朝政和军事大权,都是引起了益州本土士族不满。

诸葛亮与零陵蒋琬、江夏费祎、南郡董允并称蜀国四相,后三位均是荆州人。

公元246年,唯一和益州士族有关联的董允去世后(董允的祖上为益州人),费祎一人独揽蜀国军政大权,终于激起了西川本土士族的反抗。

公元253年,被益州士族买通的魏国降将郭循成功刺杀费祎,蜀国从此内讧不断江河日下,真正一心为蜀国的只剩下那个不知疲倦的凉州人姜维。

所以当邓艾进入西川境内时,益州名士谯周在散布投降言论,很快获得了多数人的支持,最终蜀国不战而降。

因为这个国家早就没有希望了。

0 阅读:20

凌萱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