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令全世界瞠目结舌的大戏——世界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场炮战

史海钩沉峥嵘 2024-04-04 07:18:49

历史上的1958年注定是一段风云变幻的岁月。

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革命成功,推翻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

这一爆炸性的中东事件,使美国大为震惊,立即伙同英国出兵黎巴嫩和约旦,对伊拉克进行武力威胁。

台湾的蒋介石也坐不住了。为了配合美国的行动,蒋介石提高了“反攻大陆”的调门。

国民党海空军窜犯大陆的频率明显加快。

8月6日,台湾宣布,国民党军进入战备状态,金门、马祖驻军数量陡增。

台湾海峡战云密布……

北京的毛泽东,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这位高屋建瓴的大战略家,不仅看到了蒋介石的军事挑衅,他也在冷眼注视着正在中东舞枪弄棒的美国人……

毛泽东主席

从1956年美国同蒋介石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时,深谋远虑的毛泽东就感受到美国那种咄咄逼人的挑战意味。

虽然条约名曰防御,实则使美军在台湾的存在“合法化”,进而企图长久地使中国分裂成两部分。

为了打击蒋介石的军事挑衅,警告到处玩火的美国人,也为了支援中东人民的反帝斗争,经过深思熟虑的毛泽东决定唱一出大戏。

假如再换一个人,可能也就没有1958年这出让全世界瞠目结舌的大戏了。

问题是历史没有假如,真实的历史是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1958年8月17日,北戴河会议上,毛泽东做出了历史性的决定:炮打金门。

震惊中外的金门炮战拉开了序幕……

1958年8月23日中午12时整,解放军炮战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现代化炮战开始了。

随着三发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数百门战炮,以雷霆万钧之势,向金门列岛倾泻着炮弹,炮声惊天动地,响彻云天……

福建前线炮兵部队

福建前线部队在仅仅三天之内,发射炮弹10余万发。

在解放军猛烈炮火的连续打击下,金门守军死伤惨重,举步维艰。

一时间,台湾海峡成了国际焦点。全世界的注意力一下从中东转移到了远东。

连毛泽东手下的将领们都认为,摆出了这么大的阵仗,下一个目标肯定是解放台湾。

白宫里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睡不着觉了……

美国大批军事力量开始调往台湾,总共12艘航母就来了6艘。

毛泽东欣慰地笑了,美国人表现不错,果然按照他预想的安排,把远在中东的重要兵力调到台湾海峡来了。

这就是毛泽东一开始就确定了的战略意图。既要教训蒋介石,又要同美帝国主义进行较量,把美国的注意力吸引到远东来,使中东局势得到缓解。

毛泽东主席

9月3日,毛泽东决定,福建前线自9月4日起,停止炮击,以观各方动态。

9月4日,中国政府发表关于领海的声明,宣布中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船舶和飞机,未经中国政府许可,不得进入中国领海及其上空。

当天,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宣称:“美国只承认3海里的范围,从来不承认12海里领海的任何要求。”

并且,在停止炮击的3天里,美军无视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悍然派遣军舰为国民党军护航。

中央军委下令,对金门蒋军再次进行惩罚性炮击。

不过,这次毛泽东还做出一个令所有人都大惑不解的指示,只打蒋舰,不打美舰,就是美舰向我打炮,也不还击。

9月8日,我福建前线部队的42个炮兵营和6个海岸炮兵连,对金门料罗湾里的蒋舰和金门岛上的重要目标,突然实施第三次大规模炮击。

结果,装备精良、不可一世的美国军舰,竟丢下国民党船队,仓皇撤至料罗湾以南12海里处,始终不敢妄动。

美军的拙劣表演把蒋介石气得够呛,说这是“航而不护”,指责美国人是“靠不住的冰山”。

蒋介石

经过这次较量,毛泽东把美国人的底全摸清楚了。

他实际上是在考验美国在台海介入的程度和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效力。

事实表明,虽然“共同防御”的调门提得很高,但美国人还是极力避免与中共发生直接冲突。

在金门被全面封锁,空投、护航又难以奏效的情况下,无计可施的美国和蒋介石都在另寻出路。

蒋介石力图把美国拉下水,使美国与其并肩作战。

而美国则害怕越陷越深,但又不愿意放弃侵略政策,于是玩弄起了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

美国人要求蒋介石放弃金马,退守台湾本岛,以图“划峡而治”。

1958年9月30日,美国务卿杜勒斯明确表示:

“如果两岸能获得可靠的停火,在金马保持强大军事力量是愚蠢的、不明智的和欠谨慎的,美国没有保护这些沿海岛屿的任何法律义务。”

杜勒斯

执拗的蒋介石当然不能同意美国人的说法。他表态说:“我并无接受义务……深信停火将永远无法实现。”

美蒋矛盾加深了……

海峡另一头的毛泽东,又一次敏锐地觉察到美国人的险恶意图。美国表面上是以此换取中共停火,实则企图使中国分裂永久化。

于是,毛泽东开始放松手里的“绞索”。他要助蒋介石一臂之力……

10月5日,毛泽东指示:不管有无美舰护航,两天之内一炮不发,偃旗息鼓,观察两天。

毛泽东逐渐改变了初期那种雷霆万钧的打击方式,做出了“打而不登,封而不死”的历史性决策。

这一决策大大减轻了金马守军的军事压力,让国民党军能够生存下去,促其守而不撤。

1958年10月6日,福建前线广播站播送了毛泽东起草的《告台湾同胞书》,揭露了美国“划峡而治”的阴谋,声称“美国是我们的共同敌人”。

显然是领悟到毛泽东苦心的蒋介石,一再公开表示:

永存的历史影像

“台湾将决心固守金马,不容为了考虑盟友态度如何,而瞻顾徘徊,若值紧急关头,台湾将独立作战。”

不知道这算不算国共领导人之间的心领神会的一次国共合作。

经过7次大规模的炮击,1959年1月9日以后,炮击金门的作战行动,由开始的万炮齐鸣、全面封锁,经过打击要害、封而不死、给予出路的一张一驰阶段,转到零星炮击、不封不锁甚至只打宣传弹的状态。

以后,这种局面竟然一直持续了17年之久,直到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不得不说,如此旷日持久的独特的象征性战争状态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金门炮战是台湾海峡两岸对峙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是隔海武装冲突的最高点,也是从军事抗衡转向“冷战”对峙的转折点。

炮击金门,既严惩了国民党军队,又挫败了美国当局干涉中国内政,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同时也支援了中东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场炮战的决策者毛泽东,再一次在世人面前展示出他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和高超的策略艺术,为他富有传奇色彩的军事生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金门炮战成为中国及世界军事史上颇具研究价值的经典战役。

2 阅读:121

史海钩沉峥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