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软怕硬:二战日军装甲部队

奈何桥等你 2024-09-28 16:48:44

说起二战日军的装甲部队,你会想到什么?是国内电影《南京》里催人泪下的战斗场面?还是太平洋战争中豆战车和谢尔曼的鲜明对比照?

但事实上,二战之初日本陆军并未曾考虑与西方陆军进行直接较量。在20年代之初,可能与日本陆军进行直接交手的对手中,中国不仅积贫积弱,且正处于军阀混战的乱世之中。

而苏联虽然看着强大,但毕竟也才刚刚打完内战。且双方要交手,苏联还需要跨越整个西伯利亚。这种地理上的劣势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此外,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日军曾打败过俄国人,由此也使得日军对于20年代的苏联,并没有太迫切的紧张感。

至于东南亚的法英殖民地,虽然日军很早就开始对其垂帘三尺。但究其境,在这些热带雨林的地域里,坦克并非是一种理想的装备。尤其要知道的是,当时世界各国关于坦克在未来战场上的运用,也正处于各种理论争吵中。

至于最后的美国,哪怕三岁小孩也知道,美日间的核心战场,是以海军和空军来决胜的。就此,日军又有多少动力,在20年代倾全力打造装甲机械化部队呢??

不过话虽如此,在20年代中期,日军也还是认识到了,坦克作为未来战场的一种新型技术装备的作战效能。另外一方面,这也可能是受到了来自当时东北奉系军阀张作霖,向英法购买坦克的直接刺激。

1918年,日本向英国购买了几辆MK坦克。一年后又向法国购入了13辆雷洛轻型坦克。

起初,日军一度也对坦克在军中的定位,及其作战使用存在迷惑。

因为,虽然其主要的对手中国有着广袤的国土。但不管是中国复杂的地形,还是日本全国缺油的现实,都导致日军并不具备组建高速机械化部队,来进行纵深穿插的条件。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直到1939年德波战争之前,事实上鲜少有国家,对机械化战争的概念坚定不移。

但日军对于以坦克来协助步兵进行阵地突破,倒是颇为上心。为此,日军最终还是选择了组建和购买部分坦克。其中第一支成建制的日军坦克部队,在1925年开始成型。不过当时它们隶属于陆军的12师团,与我们普遍印象中,独立的装甲部队还是有不少区别。

另外,日军关于坦克冠以战车的叫法,这一点直到今天也依旧如此。而除坦克外,无论是日军还是中国军队,也曾广泛装备装甲车,或者说装甲汽车。这些车辆一般,也被称为装甲自动车或者铁甲车。

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中,日军第一战车队参加了在哈尔滨附近的战斗,而这也是日军装甲部队的首次实战。次年,日军组建了第一支独立的战车中队,并将其派往上海日占区进行驻扎。

与此同时,日军还开始对购买来的雷洛和MK坦克进行仿制,其第一代著名的八九式坦克于1929年定型,1931年开始生产。

1934年,即在一二八淞沪和长城抗战后,日军以八九式坦克和维克斯坦克为基础,相继又仿制生产出了九四式和九五式轻型坦克。

早期的日本坦克表现出高质量的工艺和材料,尤其在传动部件上表现优异。其广泛使用了自动调心球轴承,齿轮也是经过剖面研磨的,虽然它没有经过表面的硬化处理,但也还是经过了热处理。此外,日本坦克的变速箱和外壳的接合面,普遍通过手工刮削,确保了其精度。

这之余,日本坦克的全车整体悬挂系统结构坚固,关键部件也得到了比较好保护(压缩弹簧由4毫米厚的装甲保护)。其车组的进出空间尚可,但乘员舱显得十分狭窄。

通过使用大量铝合金和轻质合金以及轻装甲(以牺牲防护能力为代价),日本人在其精心制造的发动机上实现了较高的功率重量比(大约每吨25马力)。其发动机舱还用石棉垫进行了良好隔热,空气隔层不仅保护了乘员,也防止阳光造成过热。

对其全面的拆解与评析则如下

1. 铆接与焊接的钢板结构

2. 轻型硬化装甲(而非均质装甲)

3. 三色伪装方案

4. 驾驶员在右侧驾驶位

5. 前机枪:7.7毫米九七式机枪;30发弹匣,配备装甲枪管护罩,1.5倍光学瞄准镜

6. 全钢履带(无橡胶垫)

7. 翘翘板式悬挂系统

8. 手枪与观察口无防弹玻璃保护

9. 炮塔的观察狭缝(无观察块或潜望镜)

10. 分体式舱口的指挥官炮塔

11. 小口径低速主炮(3.7厘米九四式炮)

12. 炮架提供的主炮仰角和有限的横向射界(无装甲炮盾)

13. 无同轴机枪与主炮并列

14. 炮塔后方安装机枪,炮塔必须旋转至正前方才能瞄准目标

15. 炮塔内有两名成员(指挥官/炮手和装填手)

16. 空冷柴油发动机

而在后来的设计中,尤其是战时研发的中型和重型坦克方面,日军也有所改进,虽然它们始终未能达到与盟军的同等水平。且需要说明的是,日军大多数些改进型的坦克几乎都没有参与战斗。也就是说,整个二战中,日军主要投入战斗的仍然是二战前设计的坦克。

1934年,日军成立了首个机械化单位,即第一独立混成旅团,该部由两个坦克营,一个摩托车化步兵营,一个摩托车化炮兵营,一个侦察连和一个摩托化工兵连组成。当然了,按日本人的叫法,也称为大队和中队。

从军种上来说,这属于日军的首个诸兵种联合机械化部队,虽然相比起它的恶魔朋友德国来说,这个规模尚显小气,但在东亚却是相对先进的。此后,从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爆发,直到1939年日苏诺门坎战役前。整个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发展可谓磕磕绊绊。

首先的问题,是因为中国复杂地形、落后的道路网以及广泛爱国军民的袭击,所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同时也是因为日军油料有限、早期八九式和九五式坦克机械化故障频发,而使得日军的战车部队往往无法跟上摩托化步兵和骑兵部队。

与此同时,日本陆军保守派的将领们始终认为。坦克这种耗油大、故障多的大家伙,对于日本这样一个纸上工业强国来说,实在得不偿失。

是故,在1937年的察哈尔攻略战中,东条英机不仅无视了第一独立混成旅团指挥官酒井稿次,不得分散兵力的抗议。更在随后通过关系运作,将酒井遣返回国,且于1938年力促遣散了该独立旅团。

公允的说,第1独立混成旅团和其后日军的其他旅团都不同。因为它是较早装备大量机械化车辆来进行机动作战的力量。尽管说日军缺乏油料和大量的机械维修保障是事实,但独立第一混成旅团还是具有相当机动能力的。

而这一波解散,相当程度破坏了日军机械化单位的发展。其战车部队在后来,虽然被迅速编入到规模更大的第一战车团(亦称第一战车集群),但后者已经并非诸兵种联合的机械化纵深打击力量了。

1939年7月至9月,日本关东军在蒙古边界的哈勒欣河(诺门坎)战役中,与装备精良的苏联红军发生激战。在这场战争中,第一战车团奉命与第28步兵联队、独立野战炮第1联队和第24工兵联队,构成安冈支队参与作战。

客观的说,安冈支队在诺门坎的表现并不算太差。或者说,诺门坎战役日军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安冈支队本身。毕竟在当时,决定日军装甲部队如何使用的,主要是来自第23师团的小松原道太郎。

再一个问题是,即便安冈支队的原定计划得以执行,其装备的劣势也必然导致其后面的攻击乏力。

同时另外一方面来讲,诺门坎中的苏联红军,实际上也是以优势的坦克集群冲锋,摧毁了日军的阵地。而这点和同期强调步坦协同的诸兵种联合机械化部队,是有区别的。

除此之外,1938-1939年之间还有两场影响深远的战役。其中一场为台儿庄之战,而另外一场则是南昌会战。

前者的过程我们大多数国人都不乏了解,日军以第五和第十两个师团在坦克配合下,长驱直入,最终在台儿庄被李宗仁抓住时机一顿胖揍,损失近达1万。

而后者则较少人知道,这一仗中,日军的指挥官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冈村宁次。该役从1939年3月17日开始,冈村宁次集中坦克部队并联合三个师团兵力,出其不意的直驱南昌,不到两个月时间就击败了国军罗卓英指挥的30几个师。

从战事进程来说,尽管冈村并非装甲兵出身,但却长于机动作战。而在该役中,也正是他果断集中航空兵、炮兵和坦克进行远距离的迂回,方才使得日军迅速突破了国军的设防阵地。

那为什么我们说,这几场战役影响深远呢?原因正如如前文所述,二战日本陆军关于是否成立和发展机械化部队方面,一直存有疑虑。日本作为重工业的弱国,其机械制造和油料都极度匮乏。与此同时,日本的岛国环境,也注定其有限的资源必须优先倾斜给海军。

值此之时,能拨给陆军的资源还剩多少也就可想而知了。也故而,尽管日本人羡慕欧洲德国那样风驰电掣的机械化狂飙。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它们却很难组建和维持这样一支高成本的机械化单位,何况中国当时的复杂路况也不允许。

然而1939年,无论诺门坎还是南昌的几场战役,又使得日军出现了一些动摇。那就是,以坦克集群发起集中突击,似都在这些战役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为此,从1939年开始,日军将有限的资源再次做了妥协。日本开始继续大规模量产95式和97式轻型坦克,虽然这些坦克在诺门坎的表现不佳。而日军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寄希望于能在中国战场上继续保证突击力,以求能在未来与苏军再次对决前,打下尽可能多的土地。

至于,将来可能面对苏联和英美的装甲威胁,那等到时候再说吧。必须说明的是,当时的世界局势,还没有形成二战的全面对决。甚至法国,鬼才知道它后来会那么快就投降了。

另外有必要一说的是,直到1940年初。日本陆军的坦克部队在世界上排名第五,仅次于苏联、法国、英国和德国。

与此同时,该年也是日军战车团发展最为迅猛的阶段。除第一战车团外,日军第11战车团组建于1939年3月,第二战车团组建于1940年3月,第三战车团组建于1941年9月,第14军独立战车团组建于1941年12月。

除此之外,日军还有部分坦克以中队或大队形式,被加强到骑兵旅团或者步兵师团中。甚至在日本的海军陆战队里,也有自己的几个小型战车部队。

其基本编制为2-4个战车联队、1个工兵大队、1个通信小队。主要的功能是配属到各个陆军师团,掩护步兵部队夺取阵地。也为此,战车团偶尔也会被加强一些工兵和炮兵力量,比如安冈支队就是如此。

每个日军的战车联队(大队)一般由3到4个坦克中队组成,通常情况下是两到三个中型战车中队和一个轻型战车中队构成,这些中队可能配备轻型、中型或混合型坦克。而也有些单位只有两个坦克中队。

部分战车联队也将轻型战车中队改为中型战车中队,或是为每个中型战车中队配备一个轻型战车小队。而少数战车联队则完全由轻型坦克构成。

每个日军的战车中队指挥部,通常配备一到两辆轻型坦克或豆战车,以及一辆中型坦克。战前,每个坦克小队有四到五辆坦克,但后来三辆坦克的小队变得更为常见。

在中队里还有一支卡车维修小队,每个坦克中队都有一支机动化运输车队,由四名士官和大约20名士兵组成,其中包括几名技工。这些运输车队使用8辆卡车运送弹药、油桶、补给品、行李和工具。

总体来说,日军的战车团对应的是同期西方的坦克旅。但其在战术指挥控制能力上不足,能提供的维修支持也有限,而且没有编制上的步兵、工兵和火力支援单位。

不过正如我们所说,某种意义上,这也不能怎么算错。因为,即便日军能搞出来几支类似德国的装甲师或装甲旅,其有限的工业油料资源以及中国糟糕的路况,也很难说能维持其长期运作。

当时间来到1941年4月时,或许是进一步受到来自德国在西欧的刺激。此时,甚至是日本陆军中的顽固派,也开始出现了观念上的动摇。也正因为此,日军再次尝试对坦克部队做出调整。

其不仅建立了自己的装甲兵管理单位,同时更派出由原骑兵将领吉田真负责相关事务。但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日军装甲兵已经属于独立单位,而并非骑兵的附属力量。

不过,尽管日军装甲兵的高层结构得到了改革,但具体装甲部队的实际重组却被推迟了(这点可能是因为中国战场的前线需要)。直到1942年6月,此时太平洋战争已经全面爆发,日军方才开始组建第1、第2、第3,共三个战车师团。

7月,以第1和第2战车师团为基干,日军更在东北组建了第1装甲军。按日本人的叫法,也称为机甲军。

与前述的战车集群不同,此时的战车师团除了原有的战车联队外,配属有专门的机动步兵联队(摩托化步兵)、机动炮兵联队(摩托化炮兵)、反坦克炮兵队、师属侦搜队、高射炮兵队、工兵队、辎重兵运输队、通信队。从纸面上看,已经可以对标同期的德国装甲师了。

不过具体来说,比如就机动炮兵联队而言,日军的摩托化炮兵主要采用的卡车牵引式,且一个战车师团中的坦克联队和步兵比例不够均衡。比如以第一战车师团为例,其一共有4个战车联队,却只有1个步兵联队用于辅助。而同期德军的装甲部队里,则一般采用1:2,或者2:1的比例。

如此规模庞大的战车集群,对于日军本来就稀缺的油耗更是一大障碍。也正因为此,日军高层在使用方面极为谨慎,虽然整个八年抗战下来,日军的确也曾有使用战车师团进行决定性进攻的例子(比如豫中会战)。

但更多情况下,仍主要以联队或大队形势配属给各个步兵单位来加强正面的进攻能力。至于说上面的机甲军,则仅仅在组建了一年后,日军自己就把它撤销了。原因也很简单,这么大一坨机械化单位用来打苏联,油料耗不起,用来打中国,则不够经济。

那么,具体到此时日军的各战车中队或者说坦克连里,又有什么变化呢?

事实上,从战车部队成立开始,日军的坦克虽然按国际标准都只能算轻型,甚至是微型坦克。但在编组与划分上,日军仍将其分为轻型和中型。这点也或许是得益于德国装甲部队的理论,即以轻型坦克进行侦察和追击,而以中型坦克承担主要的进攻与突破。

每个坦克联队通常会由3-5个中队构成,这里面中型坦克和轻型坦克大约比例为3:1.具体到中队来说,一个中队约装备9-11辆坦克,或者是95式、97式,或者则是89和94式。早期部分配属陆军师团的独立坦克中队,也有装备缴获的国军雷洛坦克和T26等车辆,但大部分战车师团仍强调装备的统一性。

人数方面,每个坦克中队有约80人左右,规模相当于坦克连。

再往下则为3-4个坦克小队,每个中队还会配有一台指挥用的战车以及2辆汽车和四辆摩托车,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上随着战争的进行,日军的编制也经常发生变化。

比如尽管我们上面说,日军的战车师团相比于同期欧洲各国,不仅装备较差,且日军自己的油料储备也很难满足其长距离的机动需要。但实际上日军自己也搞出了一系列变种的机动作战力量。

比如除了各种混成旅团外,日军还曾专门以大量汽车、自行车组建所谓机动作战部队(即车辆化师团或者说自动车化师团)。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和一般认为的摩托化步兵还有不少区别,毕竟人家还装备了大量自行车,以在二者之间来回切换。

那么,日军装甲部队,或者说战车部队的战术是怎样的呢?

在日军坦克设计之初,虽然并没有特别考虑被用来与苏美的装甲部队相抗衡。但事实上,日军的确也研究过师团级的战斗。

在东北可能发生的遭遇战中,日军曾设想无论敌人实力如何,都会努力在敌军尚未转入战斗队形时发起进攻,而非等待敌军在阵地上建立稳固防御。这或许是因为日军自己也明白,己方坦克的装甲防护性和火力档次均过于贫弱,唯有机动性还算可以依赖。

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设定主要针对的是30年代的苏联。且其进攻正面也大多设定在2.5-3公里的左右。

另外,在研究可能的装甲对抗中,日军也有考虑到过可能的装甲对抗和克服反坦克阵地。不过在早期面对守军可能强大的反坦克防御时,日军强调。若敌防御较弱,则集中进攻,若较强则坦克分批次进行攻击。

简言之,即日军强调采取主动攻势,而非静态防御。紧随坦克之后的是日军大量的徒步步兵,一般这时候日军也会呼叫炮兵用高爆弹和烟幕弹压制敌方的防御力量。

在诺门罕战役被苏联教做人后,日军坦克部队开始严肃对待反坦克作战这一问题。由于日本坦克装甲较轻,配备的小口径、低速火炮,在与苏联及盟军的坦克交战中处于明显劣势。为提高胜算,日军不仅迫切需要开发能够对抗盟军坦克的新型坦克,同时亦需要改良战术。

其主要方式如下

1通过炮兵和迫击炮发射烟幕弹,使用烟幕蜡烛和烟幕手榴弹。当烟幕建立后,日本坦克会向敌方坦克的侧面或后方机动,从这些易受攻击的角度发起进攻。烟幕还可以遮挡敌方炮手的视线,允许日本坦克靠近进行近距离交战。不过,在与美军的交战中,我们很少有看到使用烟幕战术的记录。

2日本坦克隐藏在峡谷、破碎地形或植被中。这一战术在道路两旁特别有效,当敌方坦克通过时,日军坦克会从侧面或后方进行攻击。这种战术在菲律宾战役中十分常见。

3强化射击训练,以使得炮手被指导瞄准敌方坦克的薄弱部位,如履带、负重轮、舱口和观察孔/手枪孔进行精准打击,以此瘫痪对手的车辆。

客观来说,虽然上面的几点改进建议看着可笑。

但在当时,也算是日军坦克部队唯数不多能做的事情了。同时某种意义上,这些战术主要是针对于诺门坎和苏军交手的经验,从时间上来说倒也不算太落后。

不过在中国战场上,隶属于步兵师团的坦克联队,大多被命令负责支援主要进攻的步兵联队,亦或是将坦克连分别配属到各个步兵联队。

此时,步兵联队和大队的指挥官会与坦克和炮兵部队协调行动,包括制定行军路线、出发位置、前进区域和目标,以及缺点与坦克、步兵和炮兵之间的通信联络,特别是如何应对敌方装甲的反击。

在这个期间,多数指挥权会归由步兵指挥员掌握。而只有很少的坦克指挥官,能被奉命担任以坦克为核心的进攻任务。

具体打法上,通常日本的进攻会在黎明前数小时发起,这些坦克通常秘密地推进到距前线约5公里的位置,然后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

另外不同于许多军队,日本陆军有着悠久的夜间攻击传统。故而日本人不仅在训练中,还在实际战斗中都积极实践这种战术。而这也被广泛适用于坦克部队。在白天,其驾驶员会对进攻路线和地标进行侦察,并协调步兵的行军路线。等夜间进攻时,日军坦克通常会将车灯关闭,但保留尾灯作为后续坦克的指引,并以纵队方式前进。

其夜间攻击的主要困难,在于目标的获取和打击,虽然使用照明弹和对敌方炮口的焰火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观察炮弹落点仍是一个问题,因为主炮的口焰也会暂时使炮手致盲。

这一点,直到后来一位日军坦克学校的军官偶然发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即在开火时,炮手进行短暂闭眼,这样就可以在炮口火焰消失后不被闪光影响而观察到落点。

至于坦克的训练方面,除了强调崎岖地形的驾驶技能外,日军坦克部队与其步兵一样,均十分强调射击训练,尤其是强调首发命中。

通常,一个小队有三到五辆坦克,会在小队长的指挥下对同一目标进行齐射。这是因为日本坦克的射击精度和效果较低,集中火力显得尤为重要。

除此之外,日本坦克部队有三种标准的射击技术:

1行进间射击:日本坦克的3.7厘米和5.7厘米主炮可以在不完全依赖炮塔的情况下进行细微的射击调整。瞄准不是通过手轮,而是由炮手通过肩板推动或拉动来调整。在行进中射击时,炮手通过施加相应的压力稳定火炮。较重的4.7厘米和7.5厘米主炮则使用手轮瞄准,但通常无法有效稳定主炮。

2. 短停射击:这种方法下,炮手准备好射击,坦克减速至爬行状态,炮手在瞄准目标后立即开火,然后驾驶员迅速将坦克冲向新的射击位置。

3.掩护射击:坦克在前进时发现目标后会寻找掩体停下,瞄准目标开火,随即继续前进。此时各坦克一般独立瞄准目标并开火,而不再受小队长的指挥控制。

1937年战争爆发后,有鉴于日本坦克装甲较轻,坦克指挥官们也努力选择隐蔽位置的射击。不过与其他军队通常采用的露出炮塔(即车体隐藏,炮塔露出)不同,日本坦克会完全隐藏在山脊、土丘或沟壑后方。

此时,指挥官要站在舱口上引导无法看到目标的炮手进行间接射击,这种方法仅在支援步兵时对区域目标有效,但对诸如其他坦克之类的精确目标,则一般没什么用。

在1939年诺门坎战役中,日本坦克就曾爬上山脊,并从隐蔽位置射击,然后迅速后退至斜坡背面以躲避敌方火力。不过随着苏军坦克的逼近,实际上这反而使得它们错过了不少射击窗口。

不过对于日本人来说,幸运的是。在1939年诺门坎之前,他们的主要对手还是贫穷而混乱的中国军队。为此,其装甲部队一般倒是没有遇到多少对手。

在长达三个月的上海战役中,中日两国装甲兵都进行了相当程度的战斗。但因为上海作为一个大型城市,其作战环境更为特殊,为此其经验更多来自于步坦协同,以及如何提升坦克的装甲强度。

但有意思的是,无论是上海战役中通讯更为优良的国民党装甲部队,亦或是日军方面。战后,双方对于上述教训都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总结,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忽视了其经验,这点倒是蛮令人好奇的。

综上,大多数情况下,日军坦克主要还是被用来为步兵提供伴随火力,从后方掩护步兵的前进,亦或是参与追击撤退中的敌军。

其主要目标包括敌方机枪阵地和其他前线武器阵地,它们也还负责开辟通往前线的道路,并在突破前线后攻击敌人的指挥部和炮兵阵地。

理论上,每个步兵师团的进攻均会得到一个坦克大队的协助。在发起进攻前,步兵需要以先遣步兵排突破敌军的前哨线。然后坦克再引导主力步兵序列突破前线阵地。

这之中,日军坦克可能会为一般是两个梯队,对敌发起攻击,其作战正面一般约1公里宽。其中在第一线坦克攻占敌军前沿阵地后,第二线坦克通过前线并与敌军纵深防御和任何反击力量交战,然后第一线坦克则进行清剿,并为步兵提供掩护火力。

每一个梯队的规模从中队到大队不等,但通常是一个中队。具体攻击展开上,日军中队主要采取纵队和横队,而小队方面则还有楔形、菱形和T形编队。其中在楔形编队中,小队长的坦克位于前方30步,其他坦克间隔60步。在这些编队中,中队指挥部拥有一辆中型坦克和两辆轻型坦克,用于侦察。

横队通常以波次进攻防御严密且配备反坦克武器的阵地。T字编队则用于需要宽广正面时,能提供最大的前方火力。其中如果编制上还有第4个小队,则也可能被用于迂回行动。而无论中队的编队形式如何,小队级编队仍可以根据地形、植被、视野、敌军火力和可用的坦克数量,灵活选择楔形、菱形或T字队形展开。

具体当日军步兵攻击敌方阵地时,炮兵被用来压制敌方机枪。而当步兵接近目标100至150码以内时,炮兵不得继续轰击敌方阵地,以免误伤进攻中的步兵。

在这个距离上,日军步兵只能继续使用7厘米和7.5厘米的营属炮火来掩护,但由于是直射武器,也容易受到敌方火力的反制,且机动性差。除了掷弹筒(“膝盖迫击炮”),日军步兵团没有配备其他迫击炮,除非它们得到了来自师团的加强。

而有了坦克后,这个问题解决了:坦克前进时可以攻击敌方机枪和其他重武器,帮助步兵攻克敌方阵地。也就是说,坦克在某种意义上属于日军步兵的移动火炮。

在战斗时,日军坦克以其激进的作战方式著称。其训练时即特别强调进攻性,并被要求迅速做出决策,保持高速、迅速集中火力、隐蔽意图、注重补给和维修。

战斗中,虽然日军战术理论要求坦克要在超前时应返回步兵阵线,与步兵一同推进。但即使它们超越了步兵,或步兵因敌火停止前进和落后时,日军的坦克兵多数还是会愿意继续前进。甚至即便没有步兵配合,日军的坦克兵也会自行下车清除障碍,并直接攻击敌军阵地。

客观来说,从上海战役表明,日军坦克部队并不适合进行巷战与城市作战。在攻击城镇的墙垣时,日军坦克往往会移动到远侧,包围敌人并攻击从后门撤退的敌军,甚至日军常常直接用来撞击城门或墙垣(即中国农村的土墙)。这一点在中国战场的初期,发挥了一定的效果。

除此之外,日军坦克在作战中还经常被用于非条令方式的各种骚操作,以应对前线临时的战术需要。例如,在中国战役中,日军坦克曾突破峡口防线,侦察其内部防御后,返回友军阵地报告情况。同时,日军坦克还被用联络或在敌方火力区间运送补给。

另外有趣的一点是,有时,日军步兵也会骑在坦克背上对敌方发起直接冲锋。例如在佩莱利乌岛战役中,日军就在坦克上固定了木制扶手以供步兵抓握。

在德国装甲部队取得显著成功后,日本陆军决定重组其装甲部队,并于1942年9月发布了《装甲作战通知(Kiko Sakusen Yomusho》,其要点包括:

作战的精髓在于利用坦克的高度机动性和进攻力来突袭并摧毁敌人。各兵种应协同作战,并帮助坦克完成任务。

具体作战要求则如下:

1步兵支援坦克,与坦克一同攻击敌人,或在坦克前面扫清敌人,保护其侧翼,并进行夜间突袭。

2反坦克炮直接支援坦克,摧毁敌方坦克。

3炮兵支援坦克,摧毁敌方炮兵和阵地。

4火炮坦克近距离摧毁并压制无法被炮兵压制的敌方反坦克炮和其他武器。

不过有必要指出的是,日军坦克部队间的通讯极为原始。在1943年之前,只有联队、中队和小队指挥官的坦克配备了无线电设备。小队长需要通过旗语、手势和灯光信号,来向其小队内的其他坦克传达命令和指示。

而中队长的坦克配有两部无线电设备,一部用于联队指挥网,另一部用于中队指挥网与小队长通讯。从1943年起,小队级的坦克也曾计划配备双向无线电设备,并增设第二部无线电用于小队指挥网。但实际上这些额外的无线电设备很少供应,仅有后期生产的部分坦克才装有车组内的通讯系统。

在某些型号的日军坦克中,还安装有按键激活的灯光系统,允许指挥官向驾驶员传达简单的指令,但并未配备直接通话的传声系统。为此在轻型坦克车中,指挥官需要离驾驶员非常近,并用脚尖轻敲驾驶员肩膀的方式进行指挥。

由此,在日军小队级坦克缺乏无线电设备或需要保持无线电静默的情况下,旗语便成了关键的通讯手段。日军为此制定了一套复杂的旗语系统,用来传达命令和行动,其标识在参战各国中独树一帜。

然而,旗语在战斗中也有下述缺点:

其一是过于显眼,可能导致一个分队看到另一分队的信号并误执行。

其二是旗语不够显眼,容易被尘土、烟雾、雾霾或雨水遮挡。

不过最令日军坦克兵头疼的是,由于日军步兵惯于发起夜间进攻,但旗语显然无法在夜间使用,作为替代,手势信号较不显眼,只在能见度低的情况下看到。为此日军还制定了一套使用白色、红色和蓝色手电信号的系统,然而这又未免过于显眼了。

除此此外,日军偶尔也使用97式3.5cm信号枪发射信号弹来传达命令和表示任务完成。这些视觉通讯方式的一个问题,是车长必须持续观察其分队指挥官的坦克,由此影响了他们监视地形、侦察敌人威胁和指挥车组的能力。

而当所有这些信号方式失效或未被理解时,那各车的车长,就只能机械地模仿其小队长专车的动作了。

而谈到日军坦克部队的保养与维修方面,最初,坦克联队的勤务队内设有一个维修单位、而坦克中队的勤务队里也有一个维修分队。但直到1940年,整个日军的战车师团才拥有一个接近800人的营级维修力量。

在具体维修任务的分类上,日军将维修分为五个类别:

1. 调整 - 日常例行维护

2. 小修 - 一天内可完成的维修,包括更换零件

3. 中修 - 可在三天内完成的任务

4. 大修 - 需四天或更长时间的任务

5. 定期维修 - 需几周时间的车辆大修

各级维修单位的能力如下:

坦克车组:负责在驻地和战场上进行日常调整。

中队级维修分队:负责在驻地和战场上进行小修。

联队级维修连:在驻地进行中修和大修,战场上进行小修。

师团级维修单位:在驻地进行大修和定期维修,战场上进行中修。

战地机动车辆维修库:在驻地进行大修和定期维修,战场上进行大修。

当装甲部队作战时,系统运作如下:首先,坦克中队的维修分队会编入连勤务队,跟随部队,并负责寻找损坏的坦克,以及其能力范围内进行维修。

如果无法完成维修,维修分队会请求联队维修连的支援。联队维修连维修分队收到请求时,会优先派出其维修排的部分成员前往损坏的坦克进行修理。如果需要起重车,则维修排会请求回收排,该排也负责将严重损坏的坦克拖回后方。

至于战车师团方面,师级维修单位在战场上经营一个修理车间,修理从团维修连和其他师属单位送来的坦克和车辆。战地机动车辆维修库隶属于军或方面军,原本任务是修理卡车和汽车,后来具备了修理和大修坦克及其他履带车辆的能力。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人并非坦克维修专家,事实上放眼整个日本也拼凑不出来几个人。另外其维修配件更是少得可怜。

直到太平洋战争前,日军才终于意识到,有必要专门组织了一个专门的维修保障单位,即第1装甲车辆修理队。该队由231名专家组成,在菲律宾、马来亚和缅甸战役期间支援南方战区的坦克设施,后来也曾驻扎在满洲,并参与了1944年中国战场上的最后一搏“一号作战”。

而从1939年至1941年这几年的战事进程,无论是中国战场的实践,亦或欧战的理论研究,均使得日军装甲战术开始出现一系列变化。此前,日军装甲部队的新战术原则假设与苏联在广阔的亚洲平原上进行战争。苏联也是日本预期的唯一拥有足够装甲力量的对手,而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日本预计只会遇到少量的美军和英军轻型坦克。

然而,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的坦克中队和坦克联实际上被从装甲编队中分离,以便于部署到太平洋偏远的各个岛屿上,它们的使用方式与新战术原则的设想截然不同。由于各个岛屿的规模和地形差异巨大,其他运用方式也并不统一。

比如所罗门群岛来说,其岛屿面积较大,但内陆多山,且仅有一些穿过茂密丛林的原始道路,这些道路大部分时间被泥泞覆盖,因此坦克实际上只能在狭窄的沿海平原上活动。日本装甲部队在所罗门群岛的使用极为有限,但在瓜达尔卡纳尔的战斗中却得以沿着海滩和河口发动的一次主动进攻,虽然最终这被验证是失败的,23333.

而中太平洋的环礁几乎仅是低矮的沙洲,坦克几乎没有机动空间,也无法隐藏,容易被地面和空中发现。尽管计划中设想中,日军坦克可以从隐藏地点冲出来,在海滩上攻击敌方登陆部队,但所有这些战术尝试,在美国空军和陆战队坦克的招呼下,很快便均告失败。

至于西太平洋的大型岛屿多为丘陵,森林和密集灌木丛覆盖,公路依然有限。在这些岛屿上倒是有足够的机动空间,但坦克在海滩反击中也一样要面对美军旺盛的海空军火力。

不得已,日军最终往往选择将大多数坦克零散地,以两三辆的规模投入战斗,或是深藏在地下,作为固定火力点来使用。其多数据点仅露出炮塔以进行全方位射击。也有一些坦克的阵地后方设有可供出入的坡道,使其可以撤退至预备的替代阵地,或机动至敌军侧翼进行反击。但数量并不多见,因为要挖掘这样的工事并不容易。

更多时候,日军往往以炸弹坑改造成坦克阵地,或者则是挖掘浅浅的阵地,并在周围堆积泥土以加固,和以植被树枝来做伪装。在需要时,车组通过转动炮塔或者手动移除。

这些坦克阵地通常布置成互相支援的阵地,并与传统的碉堡火力系统结合使用。伪装良好的步枪和轻机枪阵地会设置在坦克周围,以防止敌方步兵的近距离攻击。

等到二战末期,日军在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继续向两个极端倾斜。其在中国战场上,因为面对装备简陋的中国军队,日军仍不乏有集中坦克进行横冲直撞的战例。

比如1944年的一号作战中,日军以第3战车师团的突进,使得其在宜阳和洛阳等地的进攻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所幸,当时第3战车师团配属的日军第十二军,并未完全理解装甲部队在进攻行动中的核心作用,由此使得中国军队有机会重新站稳脚跟。

而在太平洋战场上,无论是地理因素,亦还是坦克对比上的实际差距。多数被投入到此的日军坦克,均作为一个又一个固定火力点,亦或是通过伏击,来对美军和盟军进行打击。

其中当然也打出了一些胜利,比如吕宋岛的达莫提茨之战和斯利姆河之战,但这些战斗的规模都很小。从大的方面来说,当美军装甲部队的主力谢尔曼开始登上战场后,即便日军偶尔还能进行一些成功的伏击战,但却无力击穿谢尔曼外壳。美国佬总算享受了一回,西线德军装甲兵开虎王的乐趣。

另外在坦克和反坦克炮的研发、生产以及购买上,尽管说日军的确做了相当努力。比如外贸方面,日军曾有考虑向德国引进虎式坦克,但事实上因为距离过于遥远,以及燃油等一系列因素,最终这个计划并没有执行。

至于其本国研发,有资料显示日军在战争中后期,曾有研发重量高达100吨的重型坦克计划(代号1式战车)。但事实上,该坦克的样车在进行了部分实验后,就不得不在1944年12月被勒令分解。也因此,后世只能从其残存的资料,拼凑出该车的模型图,来推测其战斗性能。

相对来说,比较具有实战意义的是日军的3式和4式中型战车。

这两类战车,或许可算是二战日军,在装甲研发上的最高工艺水平。其装备的75MM野炮和75MM高射炮,具有相当的穿甲能力,甚至据说日军还曾准备给4式战车,配装自动装弹机。

不过比较幸运的是,上述两种坦克的服役时间均在1944年之后。

而此时,日军已经日薄西山。为此,3式和4式坦克实际上,并没有被投入到战场进行检验。

在此前大多数情况下,日军主要依靠的还是95和97轻型坦克,以及后来装备47MM反坦克炮的97改中型坦克。公允的说,47mm反坦克炮也算是日军,其整个二战生产的性能最好的反坦克炮。

然而即便如此,47mm反坦克炮仍需要在500米以内,才有可能对美军的谢尔曼产生直接威胁。至于说要用来对付苏联红军的T34,那1945年苏联人的远东战役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总结,二战日军的装甲部队其实组建较早,其一度也曾是世界上拥有坦克的强国序列。但综合来看,日军的装甲发展思路极为混乱。其早期受制于缺乏工业体系和燃油,而仅仅只组建了一支机械化的独立混成旅团。但迫于战争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日军很快解散了这支编制上还算合理的部队。

客观来说,虽然日军解散第一独立混成旅团不乏理由,但某种意义上这也有点类似苏德两国在对西班牙战争时的不同总结一样。其并非是在挖出具体问题后,逐一解决。而是粗暴的视其为结构性缺陷并予以解散,最终导致日军机械化力量的发展一度中断。

等到1939年诺门坎之战时,日军又惊恐于朱可夫使用大规模坦克集群冲击的震撼,而在其后相继建立了一系列规模庞大的战车师团。但事实上,这些师团不仅在中国战场上过于庞大了,也对和苏联可能的冲突没有帮助。因为诺门坎的问题早就表明了,即便日军战车部队的战术没有错误,其坦克和步兵部队的反装甲能力也极其堪忧

至于所谓的第1机甲军,很大程度上日本人搞这个玩意儿,核心还是希望能在苏德战争打响之时,在西伯利亚分一杯羹。但到此,日军似乎又忽然就忘记了,此前它们解散第一混成旅团的理由(机械故障频发、油料消耗大)。

不过,排除这些因素外,日军前线的将领中,倒也不乏善有以坦克进行机动作战的人(比如岗村宁次、玉田美郎、西原一荣、山路秀男)。而局部的分队战术指挥官中,也曾有过伊藤喜久、岛田丰作等富有活力的下级指挥员。相比于同期西方的其他装甲兵同僚,它们或许对于机械化作战的理解并不算透彻。但在其所面对的战场上,还是对坦克的应用有过一些不错的表现。

另外,尽管我们可以强烈批评,二战日军对于机械化作战一知半解,同时对其坦克的研发和生产也是一脑子糊涂账。但客观的说,日本陆军在中国战车和太平洋战场上,还是曾很努力的在协调其资源的使用,其最终的失败固然有战略上的错误。然而某种意义上,却也是综合资源的局限,亦或者说是能力比不上欲望了。

8 阅读:723

奈何桥等你

简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