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郭沫若,两次风寒未得良好治疗,高烧损坏听觉神经系统,右耳几乎聋无法听见,仅剩左耳尚能察觉微弱声音。虽然这给他的生活带来困难,无法听老师讲课,也难以完成实验,但这却促使他将心思集中在文学和史学上,积极发挥视力和思考力。这两方面的努力使他在学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
1946年,郭沫若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理论:即便有缺陷,只要坚持不放弃,努力用其他方面弥补,同样能取得成就。在一所大学的开学典礼上,他对那些有缺陷的同学鼓舞道:“不要因为有缺陷而悲观,看,你们的聋子大哥在这里!”这番言辞激励了众多同学,也展示了郭沫若幽默风趣的一面。然而,郭沫若与鲁迅之间的纷争备受瞩目。尽管传言称鲁迅曾以“远看是条狗”来调侃郭沫若,实际上鲁迅并未说过此话。两人虽未谋面,但关系不和谐。郭沫若批评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特别是鲁迅。鲁迅地位上升后,郭沫若对两人关系表示后悔。鲁迅去世后,郭沫若为他写了挽联,提议修建鲁迅纪念馆,突显了他颇具争议的一面。另一方面,郭沫若在考古方面的行为也引发争议。他执意开发皇帝陵墓,导致文物在恶劣条件下保存,许多宝贵文物遗失。尽管这一损失没有让他深思,他还计划挖掘武则天陵墓,最终未获批准。在这过程中,郭沫若将“后母戊鼎”误读为“司母戊鼎”,并将这个错误传入教材中,直到后来才得以纠正。这三个趣事中,有赞誉也有批评。郭沫若的经历展示了一个多面的人物,他的才华和贡献与其争议之处形成鲜明对比。
司母戊鼎本身就没解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