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的评论,点赞,转发。
本人根据身边生活创作故事,情节虚构处理,如有雷同,请多赐教!
01
刘淑琴和丈夫生有一儿一女,他们50来岁的时候,儿子和女儿都已经成家立业,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
别人都说,农村的老年人都比较重男轻女,可是刘淑琴却觉得,儿子娶了老婆都会变成“耙耳朵”,有了老婆忘了娘。
只有自己的女儿才是“贴身小棉袄”,即使嫁了人也不会记得娘,所以刘淑琴就反其道而行之,对自己的女儿特别偏爱。
儿子王浩比女儿王菊大3岁,从小到大,王浩都像他的父亲老王一样,性格比较憨厚老实,不怎么爱说话。
而王菊的性格却像极了母亲,一张嘴伶牙俐齿,在家里面强势霸道,在外面做事也从不让自己吃亏。
刘淑琴时常都会夸奖自己的女儿,教训儿子说:“你这个性格,跟你爸一样,在外面经常都吃哑巴亏,应该向你的妹妹学习,才不会被别人欺负。”
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儿女们长大后,也都脱不了他们的本来性格。
王浩读完职高后,男儿骨子里的血性警醒,他坚持要去当兵,到部队上去历练一番。
刘淑琴很是反对,觉得人还是活得现实一点,儿子不如早点进厂打工,早点娶媳妇,这才是普通人该走的人生路。
但王浩虽然老实,但性子十分执拗,他最终还是不顾母亲的反对,入伍去了外省的部队。
刘淑琴非常生气,觉得儿子不听老人言,一定会吃亏在眼前,以后后悔莫及。
而女儿王菊,就让刘淑琴放心多了,她初中毕业后,就去学了缝纫的技术。
虽然后来王菊没有去厂里做缝纫工,但她头脑聪明,做事精明,直接去县城的市场上打了摊位卖服装,做起了个体老板,这更让刘淑琴为女儿感到骄傲。
不久后,王菊就自己谈了一个男朋友,小伙子叫林小强,在一家装饰材料公司跑销售。
林小强虽然也是农村人,家里条件一般,但他为人处事很有一套,嘴巴甜,说话讨人喜欢,而且还特别喜欢烹饪美食。
每次一到刘淑琴家里,林小强就帮着炒菜做饭,刘淑琴对女儿挑选的这个男朋友可以说是十分的满意。
王浩退伍回家的时候,王菊和林小强的感情已经稳定,准备结婚了。
家里有哥哥,王菊做为女儿,按照大家的传统习惯,她应该嫁去林小强的家里。
但是王菊对母亲撒娇道:“妈,林小强家里离县城远,我不想嫁去他家,我就留在家里,才方便在城里做生意,也能多孝敬爸妈。”
刘淑琴心疼女儿,巴不得将女儿留在家里,所以她就对儿子说:
“你只有一个妹妹,她愿意留在家里,和你一起分担给我们养老的责任,我和你爸很高兴,你也应该没话说吧?”
02
王浩是直爽男儿,心里没有那么多弯弯肠子,他当即就答应母亲说:“这些事爸妈做主就行了,不用问我的意见。”
当时王浩退伍回来,在钢管厂里上班时,已经交到了一个女朋友。
女朋友家里得知王浩有一个妹妹,而且要招女婿回家时,他们心疼女儿,担心女儿嫁过去会受小姑子欺负,所以坚决阻止了女儿和王浩交往。
王浩第一段恋情就此受阻,他心里有些郁郁不乐,但母亲安慰他说:
“那是他们家里太糊涂,现在都什么世道了,男女平等,女儿为什么非要嫁出去?留在家里还能帮着兄弟尽孝道呢!”
“不怕,我们家靠近城区,位置好,以后说不定还能碰到拆迁呢,女孩子都巴不得嫁到我们村里来,你还怕找不到对象吗?”
王浩见事已至此,没法挽回这段感情,也只能无可奈何地认命。
就在那一年,王菊和林小强在家里举行了婚礼,小两口的婚房设在宽敞明亮的二楼,王浩和父母则住在比较阴暗潮湿的底楼。
邻居们都有些替王浩不值,劝刘淑琴说:“哪有女儿女婿住二楼,让自己亲儿子住一楼,妹妹这不是压了哥哥一头吗?
“你这个当母亲的,也太不会为儿子考虑了!女儿再亲,她以后生的孩子也是跟着别人姓,你还是要对自家儿子好一点才行啊!”
刘淑琴不悦地说:“你们的思想真是保守,儿子是我生的,女儿也是我生的,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只是一碗水尽量端平而已,我哪里做错了?”
刘淑琴的性格比较强势,听不得别人说她偏心,她经常都给儿子洗脑:
“你不要去听别人的闲话,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就行了,邻居们都是想看热闹的,他们唯恐天下不乱。”
王浩性格好,不多言不多语,每天只是老老实实去上班,回家睡觉,和妹妹妹夫倒也相处融洽。
因为王浩身高有一米七六,相貌长得端正,所以桃花运不错,不久后,他就又在厂里交到了一个女朋友,名叫罗倩倩。
正好那时候,王浩的村子里传言要拆迁,刘淑琴就催着罗倩倩将户口迁到家里,让他们尽快去民政局领了证。
这样,王浩的终身大事也终于顺利解决了,刘淑琴心里自然是无比的欢悦。
谁说她将女儿留在家里,儿子就讨不到媳妇了?现在她的儿女都成了家,这不是直接打那些邻居们的脸吗?
第二年,王浩家附近要修建大学城,他们的房子果然遇到了拆迁,这自然是喜上加喜的好事。
03
拆迁房还没有建好,刘淑琴全家就只能租房子住,而就在这时,王菊的预产期也已经临近。
刘淑琴就对女婿说:“出租屋的条件太简陋了,我女儿是你们家的儿媳,理应在婆婆家里坐月子,你还是回去和你母亲打个招呼,收拾屋子给我女儿坐月子吧!”
女婿回家一说,王菊的公公婆婆便也高高兴兴地答应下来,毕竟孩子是他们家的血脉传承啊!
王菊的公公婆婆在农忙之余,喂了20多只母鸡,到乡下拼凑了几百个土鸡蛋。
婆婆等着儿媳回婆家生孩子,照顾她的月子,但她没想到,亲家母是陪同着儿媳妇一起来的。
刘淑琴对女儿的婆婆说:“我的女儿个性强,别人如果照顾不周她会生气的,产妇在月子里生气怎么能行呢?”
“所以我不放心,还是勉为其难,亲自来照顾女儿的月子吧!你们只管帮她弄好一日三餐就行了。”
王菊生了一个女儿,因为刘淑琴给女儿孕期伙食开得好,外孙女刚出生时,体重就达到了8斤2两,刘淑琴很是洋洋得意。
农村人实在,亲家母热情地款待儿媳和亲家,每天都要宰鸡杀鸭,炖上一大锅鸡汤,还随时供应儿媳妇一日三餐的红糖醪糟鸡蛋。
但王菊比较挑食,她对母亲抱怨道:“婆婆家的母鸡还没有喂上一年吧,都是子母鸡,炖的鸡汤油水都没有,不好喝!”
刘淑琴便对亲家母说:“我女儿要喝浓一点的鸡汤,你们还是去买些老母鸡回来炖汤吧!月子里千万要顺她的意,这样她的奶水足,孩子才能长得白白胖胖的。”
亲家公只好每一场去赶集,买回许多农家的老母鸡给儿媳妇炖汤喝,还买了10多只肉鸽,野生鱼等等,尽量满足儿媳和亲家母的各种要求。
王菊在月子40天,婆家宰了不下30只老母鸡,她出月子的时候,本来瘦瘦的脸上长出了双下巴,体重足足重了20多斤。
回去后,王菊又开始去市场守衣服摊子挣钱,刘淑琴则全心帮着女儿带孩子。
在外孙女1岁多的时候,安置房终于建好,刘淑琴家里分到了两套安置房,一套122平米的三居室,另一套75平米的二居室。
刘淑琴觉得,儿媳妇不是自己生的,婆媳住在一起肯定矛盾是非多。
所以她就和老伴商量,将那套小面积的二居室分给儿子儿媳住,三居室分给女儿女婿,她和老伴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
儿媳妇罗倩倩性格温柔,没有对婆婆的安排表示过不满,儿子王浩就更没有什么意见了。
从此后,刘淑琴的一双儿女就分了家,各自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刘淑琴的老伴是一个病退的工人,有退休工资,刘淑琴每个月也有拆迁的养老补偿金,他们和女儿女婿一起生活,养老金都用在了家里的日常生活上。
04
老伴每天负责买菜买肉做饭,刘淑琴就管带外孙女,偶尔还去帮女儿守摊子,很少去关心儿子儿媳家里的事。
只是就在那一年,刘淑琴的老伴在一天晚上睡着后,就再也没有醒来,干净利落地去了另一个世界。
刘淑琴在抽屉里翻出了老伴的工资卡,发现卡里只剩下34元。
她心里不由得叹息:这个老头子啊,平时买菜做饭也不知道节俭,居然把养老金都花光了,给他办后事还得另想办法呀!
刘淑琴只得和儿女两家人商量,让他们分别拿出2万多块钱,简单将他们父亲的后事办好。
儿媳有些意见,她对刘淑琴说:“公公是退休工人,他去世后,应该有一笔抚恤金的,这笔钱给公公办丧事正合适。”
“我们可以先凑钱,但以后公公的抚恤金到位,钱就可以还给我们吧?我马上要生孩子了,住院费都还没有着落呢!”
王菊和她丈夫商量后却说:“我爸是有点抚恤金,但是这笔钱应该留给老妈养老,给父亲办丧事,本来就应该是当儿子的责任。”
刘淑琴欣慰地说:“还是女儿心疼我,知道要给老妈留一笔养老钱,你们做儿子儿媳的,还得多向你们妹妹、妹夫学习。”
儿媳倩倩嫁到婆家这么久,她心里早就看明白了,婆婆永远都是偏袒小姑子的,公公的抚恤金放在婆婆手上,迟早还不是要补贴到小姑子家里。
倩倩虽然有些不满,但是王浩拉住了她,王浩说:“我爸是一个老实人,在邻居间口碑一直都很好,现在给他办丧事,我们兄妹千万不要争吵,不然这是对我爸的不敬。”
倩倩只好住了口,她已经怀孕5个月,平时两口子在工厂打工,工资都不高,加上房子装修和买家具花的钱不少,他们的家底就只有万把块钱。
为了给公公办丧事,倩倩还去娘家借了些钱,两兄妹一家一半,终于风风光光将公公送上了山。
后来刘淑琴拿到了老伴的抚恤金,有4万多块钱,她都存了定期,为的就是不让儿媳妇惦记。
这是老伴留给她最后的礼物,她当然要好好收着,这样她到年老的时候也能有个保障。
而且,她每个月有两千多块钱的养老金,加上前几年老伴开生活,她自己还存下了10多万的私房钱,以后的生活应该能过得比较滋润。
老伴去世后,刘淑琴变得更加勤快起来,以前她只带外孙女,不会做饭。
如今女儿女婿都在做事,她就要一边带孩子,一边买菜做饭,甚至连女儿女婿的底衣底裤,都是刘淑琴亲自手洗的。
女儿被刘淑琴宠坏了,每天早上都要睡到8点半,然后再懒懒地起床去卖服装。
刘淑琴这才走进女儿女婿的房间,帮他们将床上裹成一团的被子叠好,将丢在地上的脏衣服收出去洗干净。
05
儿媳倩倩为了多挣钱,怀孕到8个月的时候,她才从服装厂里辞工回家待产。
在县里的妇幼保健院,倩倩生下了一个小男孩,刘淑琴添了孙子,心里还是蛮欢喜的。
只是她看着孙子瘦巴巴的脸,就开始埋怨起儿媳:“你小姑子当初生孩子,足足有8斤2两,你生的儿子才5斤8两,真不知道你怀孕吃的啥,把我孙子生得这样瘦小。”
倩倩忍不住委屈地说:“我在厂里上班能吃啥好的?你天天给小姑子弄鱼弄肉,我可没有吃上一顿你做的饭!”
刘淑琴道:“难道我当婆婆的,还要给儿媳妇做饭吃?你想吃现成的,就让你娘家妈来帮你做呀!”
倩倩和以为她生下儿子,婆婆会有多喜欢呢,但婆婆的心里,还是只有小姑子和她的外孙女。
倩倩很有些落寞,不过她已经习惯了婆婆的态度,也没法过多计较。
刘淑琴和儿子儿媳没有住在一个小区,不过两家相距不远,刘淑琴走路到儿子家的小区,也要不了10分钟。
倩倩在家里坐月子,刘淑琴作为婆婆,自然不能袖手旁观,每天还是要去照顾儿媳妇的月子,看看她的小孙子。
刘淑琴是个爱面子的人,她可不想做落人口实的事情。
而且儿媳妇初次养孩子,自然经验不足 ,如果她不去指导他们,让孙子受罪,倒也不是刘淑琴所希望的。
不过刘淑琴对儿媳妇说:“我住在你小姑子家里,如果我贴补你们,你小姑子肯定要说闲话的。”
“所以嘛,我可以来照顾你的月子,但你的伙食费要自己负责,买鸡买蛋什么的,都应该由你们两口子自己拿钱出来买。”
这时候刘淑琴倒是忘了,当初她的亲女儿坐月子,可都是让婆家买肥母鸡,买鸽子吃,将产妇和小婴儿都养得胖胖的。
如今刘淑琴做了奶奶,她理应对儿媳和孙子表示点心意,买几只大母鸡给儿媳妇吃也不过分吧?
倩倩自然无法强求婆婆表心意,她吃完娘家母亲送来的4只鸡和一些鸡蛋后,也只好让丈夫花钱,到市场上买点宰好的鸡回来方便炖汤喝。
那时候,刘淑琴的外孙女有2岁多,还没到读幼儿园的年龄,小女孩调皮,一步都离不开人。
刘淑琴只好每天都带着外孙女,到儿子家里照顾儿媳妇坐月子。
每天早上,刘淑琴要将自家屋里的家务事忙完后,到了差不多9点过,才带着外孙女到儿媳家里,给倩倩煮两个糖水鸡蛋当早餐。
然后,刘淑琴就将王浩买回来的半边鸡洗干净,煮在炖锅里。
06
因为要赶时间回家给女儿做午饭,刘淑琴炖鸡汤就没有多少时间,倩倩估计都没超过一个小时。
因为每一次,婆婆端到她手上的鸡肉都没法咬动,汤水也是清汤寡水的,没有浓鸡汤的香味。
倩倩的中午饭,就是婆婆煮鸡的汤水泡饭,没盐没味的,吃得倩倩的清口水都忍不住要流下来。
倩倩就对婆婆说:“妈,你炒点菜给我下饭罢?”
刘淑琴却说:“你现在坐月子,最好不要吃炒菜,因为炒菜里有葱姜蒜辣椒,吃了对你的伤口不好,孩子吃了奶也会上火。”
倩倩说:“那就不要放这些调料吧,我天天都吃汤泡饭,实在没有胃口了,孩子都快没有奶吃了。”
刘淑琴只好给倩倩炒了一盘素莴笋,因为油放得少,其它调料没有放,她却放了许多酱油,在锅里炒得有点糊掉了,黑漆漆的,倩倩一看就知道很难吃。
“妈,你不能多放点油吗?菜里没油没肉的,一股糊味,怎么吃嘛?”倩倩忍不住抱怨道。
“你不能多吃油,不然孩子吃了奶会拉肚子的,唉,我什么都依着你,给你炒了菜吃,你还挑三拣四的。”
“到底不是我生的,就是难伺候啊,不满意,你就让自己的老妈来照顾你月子啊?”刘淑琴的嘴巴念叨个不停。
倩倩没办法,她的爸妈都在外地打工,抽不出时间回来,奶奶的年龄也大了,她总不能让自家奶奶来照顾孙女的月子吧?
她只好将就吃一点饭,肚子都还是饿的,看着婆婆做的饭菜却没有一点食欲。
刘淑琴给孙子洗了小屁屁,就对倩倩说:“我还要回去做饭,给你小姑子送饭去,你吃了午饭,下午我就不过来了,你如果饿了,就自己起床煮鸡蛋吃吧!”
倩倩生了孩子还不到一个星期,虽然是顺产,但下面的伤口缝过针,还有点发炎,也还是很疼的。
她为难地对婆婆说:“妈,坐月子不是不能下床吗?我怎么去煮东西吃呀?”
刘淑琴无所谓地说:“别人说产妇不能下床,是指不能出屋子吹风,你住的房子是套间,反正就在屋子里走动,有什么关系?”
“以前我坐月子的时候,才3天就自己下床洗衣做饭,没吃的,也没休息好,王浩的奶奶根本就没管过我坐月子,你现在的条件已经好太多了!”
刘淑琴偏心自己的女儿女婿,冷淡自己的儿子儿媳,不想有一天,她生病住院时,平时宠爱的女儿不见了影子,儿媳却天天守在医院里照顾她。
从那以后,她对儿子儿媳的态度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上集)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分为上下两集,请在读者主页阅读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