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往事如梦,不堪回首。人们每天过着安稳悠闲的生活,可曾想过这一切其实都是来之不易。如果祖辈们还都健在,人们或许会经常听到他们唠叨几句,其实那些发自肺腑的话语,都是在提醒晚辈们不忘历史,牢记苦难,珍惜美好,肩负责任。
曾几何时就有一群人,他们出身贫寒,又经历曲折。在荣华富贵和流血牺牲之间,他们果断地放弃前者,并且不畏枪林弹雨,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解放全中国的革命事业中,从而才能让后世的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下面分享萧克上将的七律,开篇言简意赅,结尾更耐人寻味。
攻克武汉
作者:萧克
饮马长江意兴殊,难忘箪食拥戎车。
曾瞋鬼舰横江面,今见艨艟向海隅。
亘古残民唯自毙,从来兴国要相扶。
笑他宁汉分途日,未料工农竟沼吴。
萧克,字子敬,湖南嘉禾泮头小街田村人。他出生于贫寒的书香人家,读过私塾,后来还在嘉禾的一所师范学校读过书,18岁时又成为黄埔军校四期的毕业生。
萧克从军校毕业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参加了南昌起义,也曾跟随红军上过井冈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又经历了长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萧克更是功勋卓著,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上将军衔。
萧克业余时间喜欢文学创作,他不仅擅长古典诗词,而且还喜欢写小说,他的优秀作品《浴血罗霄》获得过茅盾文学奖,可谓造诣非凡。这首诗是作者回忆第四野战军攻克武汉的情景,当时他担任军参谋长,协助指挥整个战役。
开篇言简意赅,诗人没有详述攻克武汉的过程,而是抒发当时的兴奋心情,“饮马长江意兴殊,难忘箪食拥戎车。”诗人首先引用南北朝时宋国大将檀道济的典故,北魏皇帝一直忌惮他的英武,不敢贸然袭击宋国。后来檀道济被奸人害死,北魏军队便趁机渡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多年夙愿。
箪食,即箪食壶浆,出自《孟子》,这里指解放军指战员与穷苦百姓们鱼水情深,每到一处都会得到人民的欢迎和支持。作者用“意兴殊、难忘”等话语,表达出一种激动心情。(忘,在平水韵中属于平声字;食,属于入声字)
颔联抒写今昔对比,“曾瞋鬼舰横江面,今见艨艟向海隅。”武汉即将解放时,英国紫石英号护卫舰无视解放军的警告,悍然进入长江水域,后来在我军的炮击之下,主炮被炸毁,舵手和舰长都遭受重伤,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一个“瞋”字,表达出一种蔑视之意。
诗人又感慨新中国成立后,海军力量得到了长足发展。艨艟,本指古代的大船,南宋朱熹曾有诗句“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这里代指海上扬帆起航的各种大型舰艇。
颈联表达作者经过无数次战役后的感受,“亘古残民唯自毙,从来兴国要相扶。”诗人认为那些与人民为敌、螳臂当车的残余力量,最后都是被消灭或是自毙的下场。正如伟人所言,“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指战员们将一鼓作气消灭残敌。
同时,诗人也清醒地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很多领域都急需各种人才,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多快好省地建设现代化强国。(国,乃是入声字)
最后两句耐人寻味,“笑他宁汉分途日,未料工农竟沼吴。”宁、汉分别指武汉的汪精卫集团,与南京的蒋介石集团,曾在1927年分道扬镳,中国革命也在此后陷入了低谷。
解放军攻克武汉三镇后,诗人回忆过往,忽然想起那些令人伤心的事情,心中悲喜交加。悲的是无数革命先烈为了解放全中国而英勇牺牲,喜的是解放军摧枯拉朽,终于占领南京、攻克武汉,让无数百姓脱离苦海。
沼吴,即消灭南京的反动派武装。三国时期,南京被称为建业,乃是东吴的首都。而今时光飞逝,那些前尘旧事都在人们的记忆里变得模糊,但是历史将铭刻这一切,戎马一生、屡建奇功的萧将军也将英名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