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历史,若想被后世津津乐道,应当具备如下特点:
第一,必须是积极上进的,即使一度处于黑暗中,也能让人看到上升的趋势、光明的希望;
第二,应当有英雄和传奇的出现,要么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潇洒,要么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魄,要么心怀苍生、死而后已。
像楚汉战争、三国、隋末乃至十六国、南北朝,都体现出上述特征;但同样身为乱世的五代十国,不仅一项都不具备,甚至还完全相反:那是一个没有进步、没有英雄的年代。
五代十国是晚唐藩镇割据的延续和变形。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对外呈全线退缩之势,中央朝廷的主要精力集中于如何彻底摆平藩镇、恢复中央皇权。
期间,虽有唐宪宗、唐宣宗等较有为之主,也出现过元和中兴、大中之治等辉煌时期,但由于政治的腐朽,尤其是宦官权力的无限扩大,短暂的成果往往很快被败坏一空,唐帝国一直处于苟延残喘的处境。
公元874年起,王仙芝、黄巢爆发,中央军无能为力、大部分藩镇不愿帮忙,唐僖宗只好召回曾经担任振武节度使、后来反叛的沙陀族豪强李国昌、李克用父子,逐渐扭转了局面。
随后,黄巢麾下大将朱温投降,被赐名朱全忠、任命为宣武节度使,他与担任河东节度使的李克用一起,成了镇压起义的主力。
虽然黄巢以及后续的秦宗权两股力量被成功镇压,但藩镇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爆发式增长,彻底凌驾于中央朝廷之上。
其中,占据黄河流域的朱全忠地盘最大、实力最强,当然,野心也最膨胀。在经过一番行云流水的诛宦官、杀宗室、弑皇帝等操作后,公元907年,老朱篡位自立称帝,国号梁(为了区别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梁,称之为“后梁”)。
与此同时,除了老对手李克用外,当时还有6个曾经的藩镇也逐步成了事实上的独立王国,它们分别是吴、前蜀、吴越、闽、楚、南汉。
考虑到综合实力、地理位置,朱温的王朝被视为中原正统,也就是史家所说的“朝代”。后面的50多年间,这里又发生了4次政权更迭,所以被称“五代”;
而周边的小王国也不太平,吴被篡位、变成南唐,前蜀被灭、后蜀建立,加上新建立的荆南(南平)、北汉,先后存在10个地方独立政权,所以被称为“十国”。
这就是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它是继五胡十六国以来,中原再次长时期处于碎片化割裂的时代。但两者具有根本的区别:
十六国虽乱,但几乎所有民族所建立的政权,都会尝试建章立制、振兴儒学,希望建立一个符合中原正统的国家;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值得肯定的时代才俊——
有效法尧舜、试图一统华夏的苻坚;
有用兵极尽玄妙、接近封神的慕容恪、慕容垂;
有起于微末、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
有闻鸡起舞、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祖逖、刘琨;
有“扪虱倾谈惊四座”、以一己之力帮助前秦统一北方的传奇名相王猛;
有“地陷天倾不废棋、破贼付儿辈”的江左风流宰相谢安......
这些人虽然身份不同、目标不一,但却为后世展示了何为才华、理想、智慧与勇气。
但五代十国却是另一副面貌,这是个是乱世的恶性重复,甚至没产生过什么进步;它几乎没有造就出英雄,全是些凭借武力攫取富贵,其后骄奢淫逸、毫无经营天下志向的莽夫。这种特征,仅仅在五代的更迭过程中就体现得淋漓尽致。
由于承接唐朝、地处黄河流域,后梁及后来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被视为王室演变之正统。但这五代加起来,仅仅只有54年而已、称帝者只有13人;
5个开国皇帝,被戏称为3胡人(后唐李存勖、后晋石敬瑭、后汉刘知远都是沙陀人)、1流寇(黄巢部下朱温)、1募兵(后周郭威)。
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身并不是最重要的。但这些政权的更迭实在毫无正义性与否的区别,纯粹是以武力相替代,兴衰循环来得尤其迅捷。
朱温篡唐后,曾推行过一些善政,比如搜寻提拔人才、打击豪强,奖励农耕、减轻租赋、恢复生产。但相比较之下,他的缺点更让人印象深刻:
其一,滥杀,甚至是无所不杀,前朝皇室、俘虏、百姓、士人以及自己的士兵,屠城、跋队斩、在军人脸上刺字......史书的记载令人侧目;
其二,极度荒淫,他住在部下张全义家避暑时,将其妻女全部玷污;自己的儿媳们也都成了他的后宫玩物。更让人吃惊的是,朱温的儿子们对此不但不愤恨,反而不知廉耻地利用妻子在父亲床前争宠,以替自己争取太子之位。
历史上那么多朝代,何曾见过这种开国皇帝?后梁王朝注定会短命。公元912年,朱温被次子朱友珪弑杀;随后,老三朱友贞推翻朱友珪,是为梁末帝。经此内乱,后梁实力大损,加上梁末帝懦弱无能,在与后唐的战争中逐渐不敌。
公元923年10月,后唐庄宗李存勖攻入开封,梁末帝自杀,后梁灭亡。
李存勖即李克用之子,在公元908年继承了父亲河东节度使之职以及晋王爵位。此人善于骑射、文武双全,在推翻后梁的过程中常常亲自上阵、极度骁勇善战,令朱温都极为忌惮。公元923年4月,他正式建国,沿用“唐”为国号,灭梁后又迁都洛阳,以表示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继承者。
在上升阶段,李存勖可谓英武十足,有些人甚至表示在他身上看到了唐太宗的影子。但这只是表象而已,他作战虽勇,但却一不懂政治,二骄奢无度。当上皇帝后,他立即变了个人,宠信戏子、重用宦官、放任皇后,而且喜好敛财。
公元925年,后唐宰相郭崇韬率军灭前蜀,刘皇后却在宦官的鼓动下派人将其杀害。随后人心惶惶、河北镇兵暴乱,派去平叛的大将李嗣源也随之倒戈。紧接着,李存勖被戏子弑杀,李嗣源继位,是为后唐明宗。李嗣源虽无突出政绩,但他在位期间倒也天下太平。
公元933年,李嗣源死,首先是养子李从厚即位,但随后另一位养子李从珂造反取而代之。接下来,李嗣源女婿石敬瑭也造反,他以赠送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引进契丹援兵,形势顿时扭转。公元936年,李从珂自焚而死,后唐灭亡、后晋建立。
石敬瑭虽是沙陀人,但在中原许久,早已被同化。因此,鉴于他勾结契丹、赠送燕云,后世称之为史上头号汉奸。在失去燕云十六州后,中原王朝失去了抵御草原骑兵的天然屏障,落入被动挨打的处境。
后晋建立后,石敬瑭对辽国称臣,自称儿皇帝,终生小心谨慎。公元942,石敬瑭死,侄子石重贵即位,是为晋出帝。出帝年轻气盛,在身边人的刺激下,不愿当辽国耶律德光的“孙皇帝”,双方就此翻脸、大打出手。
但从军事层面而言,久经沙场的晋军并不落下风,甚至还取得过把耶律德光打得仓惶而逃的阳城大捷。但一来中原连年战争、民力疲弊,二来石重贵小胜即骄、治国混乱,后晋危机重重。
公元946年,统领大军的重臣杜重威举兵临阵降敌,契丹骑兵突入大梁,石重贵被俘,后晋灭亡。
进入大梁的耶律德光,曾经想尝试亲自治理中原,但事实证明那时的契丹人并没有这个能力,他们烧杀抢掠、激起民愤,彻底失去人心。公元947年,耶律德光离开大梁北撤,当时的后晋大将刘知远已在太原称帝,他占领大梁,成了现成的中原皇帝,国号为汉,人称后汉。
刘知远也是沙陀人,曾是石敬瑭的头号亲信;而石敬瑭是李嗣源的女婿,李嗣源是李克用的养子,所以从出身背景来看,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皇帝其实是一伙的。
刘知远当了两年皇帝就死了,次子刘承祐嗣位,即汉隐帝。当时,杨邠、史弘肇、王章、郭威等人托孤辅政,他们大部分武将出身,承接晚唐以来的骄兵悍将风气,个个嚣张跋扈。
然而刘承祐也不是什么善茬,为了收回权力,生性猜忌的他试图除掉辅政老臣,在成功将杨、史、王三人灭族后,他又派人刺杀在外领兵的郭威,但却被对方来了个反杀,后汉只存在了三年就宣告灭亡。
公元951年,郭威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
郭威出身将门,早年以募兵进入行伍,凭借功劳成为后汉佐命大臣。称帝后,他减免徭役、崇高节俭,整顿军纪、打击腐败,初步改善了中原政权的气象。
公元954年,郭威病死,其养子柴荣即位,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后周世宗。
柴荣也许是五代最接近英雄豪杰这一定义的帝王。他即位之初,后汉残余建立的北汉联合契丹来袭,后周人心惶惶之时,柴荣御驾亲征,在极度不利的情况下获得高平大捷。
随后,针对高平之战中暴露出的兵骄将悍、藩镇拥兵自重这一痼疾,柴荣雷厉风行、大举改革,通过裁汰冗兵冗员、重新在民间招募壮勇,他建立起了一支战斗力强大、纪律严明的全新禁军。随后他勤修政事、发展生产、整顿吏治。更为难得的是,他努力恢复儒学,改变了五代以来武将横行、文人式微的趋势。
在柴荣的一番努力下,后周逐渐国富民强、兵强马壮,随后柴荣着手一统天下。首先,他重点打击了试图勾结契丹、以图中原的后蜀、南唐,经过几次战争将他们降服后,于公元959年北伐辽朝,一度收复瀛、莫、易三州,幽州也唾手可得。
但可惜的是,随后柴荣因病回师,途中病重去世,七岁的幼子柴宗训即位。下一年,禁军统帅、殿前军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后周灭亡。
随后,承接柴荣励精图治带来的成果,赵匡胤兄弟俩终于结束了分裂局面,五代十国就此结束。
通过梳理五代的更迭我们可以察觉,那是个纯武人的时代。对此,后唐/后晋将领安重荣说得很直白:“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五代的帝王,基本都是军阀出身,大多只知破坏、不懂建设,普遍轻视文人、鱼肉百姓。在经过黄巢、秦宗权大乱后的50多年里,中原地区的人们不间断地被战火裹挟其中;短暂的休战期,却又面临横征暴敛、剥削无度,可谓火热水深、宛如炼狱。更别提还有石敬瑭那种祸害数百年的败类。
至于十国,反到相对平静,还涌现了一些安定一方的政治家,比如轻赋恤民、休养生息的吴国执政徐知诰(后来他篡位建立南唐,改名李昪),大兴水利、保境安民、发展生产、重用文人的吴越王钱镠。但说到底,他们都只能割据一方、小富即安,并没有经略天下、结束乱世的能力与气魄。
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但五代十国也许打破了这一规律。相对于人才济济、英豪辈出的楚汉时期、三国、魏晋南北朝、隋末唐初,五代十国的门面也许只有一个柴荣。这种状况,注定了五代十国这一段历史很难引起人们的青眼。
柴荣不是英雄谁是英雄?赵匡胤?还是车神?下一个如此水平的得是岳飞了
主要是年代太短,武将骄奢,稍微有点雄心的人又命短 。
钱镠虽然也割据一方但也算比较可以的吧。
那是个禽兽的时代
五代十国可以拍电视连续剧就柴荣一个,开挂的人生后面被封号了
三国,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都很精彩。就是没人写的出三国演义那样的作品
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你如果你是无知,就是心怀叵测
我觉得郭威和柴荣不错
毕竟只有5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