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共276年,其中100多年皇帝竟然不上朝,为啥没被改朝换代?

正史漫谈君 2022-05-02 20:33:10

明孝宗朱祐樘之后、崇祯皇帝之前,整整100多年里,明朝皇帝不干正事几乎是常态:

明武宗朱厚照纵情声色、玩闹嬉戏,嘉靖帝久居深宫、一心修仙,隆庆帝束手高坐、彻底放权,万历迷信方术、28年不露面,天启帝醉心木工、委政于阉党.....

要放在别的朝代,但凡遇上一个这种皇帝,天下也许就会被王莽、司马懿、杨坚之辈篡夺了。但在懒政风气近乎“祖传”的明朝,政权却牢牢地把握在朱家手里;魏忠贤权倾天下,但17岁的崇祯上台动动嘴就能灭了他。

其实这就是当初老朱费尽心思所要达到的目的。虽然出身布衣,但朱元璋却设计出了一套绝对君主独裁的制度,让人不得不佩服。

这一体系的核心,就是废除丞相制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左丞相胡惟庸被人以“阴谋叛乱”的罪名告发,朱元璋立即行动,很快就将其处死。

但这并不代表事件的结束,接下来,胡惟庸的老乡、亲朋、旧部下以及许多存在些许瓜葛的人都被牵连其中,惨遭灭族;到了公元1390年,朱元璋仍以此事大做文章,声称要“肃清逆党”,再次杀人无数,其中就有77岁高龄的开国功勋李善长。

持续十余年的大清洗中,先后三万多人被杀。然而,这起事件的起因却相当玄乎,胡惟庸本人并无谋反的动机和迹象,就像《明史》里说的那样:“惟庸既死,其反状犹未明露”,所谓的“胡党”更是子虚乌有了。

朱元璋的真实目的,就在他于公元1395年发布的敕令中:“国家罢丞相,设府、部、院、寺,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以后嗣君,其勿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

很明显,朱元璋就像是“寻衅滋事”、借题发挥,他给胡惟庸扣上那么大一顶帽子、且牵连数万人之众,就是要把事情闹大,为自己废除“宰相”这个延续了1000多年的职务提供足够分量的理由。

从此之后,明朝的管理层趋于扁平化,由皇帝直接管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一切大权尽在其手。

这一转变的意义非比寻常。自战国以来,我国古代政权的大趋势是去封建化、职业化,即皇室在行政体系中的角色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由士大夫组成的政府,而宰相就是这个政府的领袖。

君权代表的是贵族世袭特权,而相权则代表了社会精英的力量,但凡两者能互相制衡、互为倚仗的时期,皇室的地位固然稳固,民间的力量也能获得进入政治中心的机会,这个政权就较为稳定、强盛,比如汉唐。唐宋以来,这种政治传统逐渐根深蒂固,如唐代宰相李德裕所言:“宰相非其人,当亟废罢,至天下之政,不可不归中书。”

相反,若皇权无限扩张,等于把国泰民安的希望完全放在帝王本人身上,王朝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趋于黑暗、腐败,如隋末、李隆基后期;但如果相权凌驾于君权至上,随之而来的则是权臣谋逆夺位,这种例子就不胜枚举了。

但皇帝一人大权独揽是不现实的,随之而来的内阁、宦官的相互制衡

皇帝直接管理六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海量的工作超出了正常人所能承受的极限。史载,朱元璋曾在8天内处理了3291件大小事务,这叫谁顶不住?

因此,洪武十五年,朱元璋重拾宋朝旧制,设置了华盖殿(后来改为中极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文华殿等大学士,他们职责仅限于协助处理文书工作、无权参与政务决策,官职正五品。由于长期在天子宫内殿阁中服务,大学士后来得名“内阁大学士”。

接下来,内阁权力逐渐扩大。

图片模糊,建议替换或删除×

朱棣时期起,经常召集内阁成员与自己商议大事,让他们获得“参与机务”之权,但批答奏章的任务仍牢牢把控在自己一人手里。同时,内阁学士的品级仍未改变,属于中级官员。

阁臣地位迎来质变,始于明仁宗一朝。朱高炽还是太子时,面临了弟弟朱高煦的强力挑战。在东宫里幕僚杨溥、杨士奇、杨荣等人的殊死帮助下,他最终有惊无险、登上帝位。即位后,为了提高原东宫幕僚的官阶,他把阁臣提拔为正三品,虽然仍旧不高,但若再加上太师、太傅、少傅等头衔,甚至能比肩一品大员,内阁大学士的地位、权力俨然已超过了六部尚书。

内阁近似宰相、却不等于宰相。明宣宗朱瞻基时期,赋予内阁“票拟”(或称条旨、票旨)权,指的是在奏章提交给皇帝前,内阁学士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写在小纸条上、贴在奏章外面。拥有决定权的,还是皇帝,他在收到内阁学士们给出意见的奏章后,用红字批复,随后颁布宫外,这叫“批朱、批红”。

图片模糊,建议替换或删除×

为啥有“票拟”这种东西呢?帝王由于精力、爱好等原因,不再愿意频繁接见大臣,改由文字往来。自此之后,大多数明朝皇帝都选择了这种方式与内阁交流。

但鉴于“批朱、批红”的工作量也不小,于是,朱瞻基违背了“宦官不得识字”的祖训,设置内书堂,教身边那些聪明伶俐的宦官学习知识,按照自己的意见代替奏章上批复;干这种活的太监,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

这么一来,皇帝的工作量进一步减轻。但朱瞻基毕竟是个头脑清醒、颇有作为的皇帝,遇到国家大事时,他还是会与阁臣们面议。

但在这之后,历代皇帝或年幼、或贪玩、或有独特爱好,批红就成了司礼太监的工作,他们与拥有票拟权的内阁一内一外,掌握了中央朝政。而且,那些想掌握实权的阁臣,首先必须要结交司礼太监,连张居正也不例外。

图片模糊,建议替换或删除×

不过,皇帝本人对于“批红”权可收可放,他随时可以检查甚至收回司礼监的权力。毕竟,不同于士大夫,宦官不管权力多大,他们并没有精神、人格上的独立权,只能依附于皇帝,属于皇室的“家奴”(说到对宦官的驾驭,可以了解下嘉靖帝的手段)。

同时,与唐朝后期不同,明朝皇帝虽然重用宦官,但还有自己的底线——军权。明朝的军队以卫所的形式,或分属于各个都司(如辽东奴儿干都司),或者直属于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征调权则隶于兵部,归皇帝直接管辖。卫所军人闲时屯田,战时由朝廷任命的总兵官带着出征,完事后各回各家,类似于唐朝的府兵。这种体系的最大优势,就是“稳”,毫无武将拥兵自重之忧。

此外,明朝皇帝手中还有一个维护皇权的撒手锏。

皇帝手中的暴力机器——锦衣卫

为了替自己的改革提供暴力保证,朱元璋还祭出了另一大创举:锦衣卫。早在洪武初年,他就就设置了“检校”一职。但这些人只能案中侦查大臣。不具备逮捕、审讯的权力;他们之间互不认识,不是一个组织,各自都向朱元璋直接汇报情况,完全等同于安插在大臣身边的“间谍”。后来,随着这些人声名狼藉,朱元璋果断抛弃了他们。

不过,朱元璋还留了一手:同样设置于洪武初期的拱卫指挥使司,后来改名亲军都尉府,下设仪鸾司。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仪鸾司改名为锦衣卫,“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锦衣卫最高长官是指挥使,下设专门审讯机构镇抚司;镇抚司还有自己的监狱,人称诏狱。

至此,明朝皇帝就有了独立于王朝法定司法机构——刑部之外的独立特务机关,完全归他本人指挥。这个机构的侦缉对象涵盖了除皇帝之外的所有人,重点对象就是那些士大夫。朱元璋的目的,就是让士大夫群体“只能为吾用而不足为吾患”。这一臭名昭著的季候曾在洪武二十年短暂被废,但在朱棣时期再度恢复,并且形成祖制。

综上,明朝的权力分配形成了一个严密的制衡系统:官僚群体的首领被废黜,取而代之的是仅有“给意见”权力的内阁群体,“决定权”被皇帝及其爪牙、代理人宦官掌握;而在皇帝的身边,还有独立于司法机关之外、归其个人的执法机构锦衣卫(东厂西厂暂且不提),专门盯着威胁皇权的乱臣贼子。在复杂的制衡机制下,全国的权力都归皇帝一人掌握,但皇帝却又无需向任何人负责,由此出现了“君王百年不上朝、政权却永远姓朱”的奇迹。但再稳的体系,一旦失去了民心,就再也覆水难收。

0 阅读:141

正史漫谈君

简介:读正史,学正理,办正事,有温度的历史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