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十法辨治胸痹心痛(一)

恬恬说健康 2023-11-11 00:42:04
胸痹心痛是指由于正气亏虚,痰浊、气滞、瘀血、寒凝引起心脉痹阻不畅,临床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偶发短暂轻微的胸部沉闷或隐痛,或为发作性膻中及左胸含糊不清的不适感,重者疼痛剧烈,或呈压榨样绞痛,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至喘促、惊恐不安、面色苍白、冷汗自出等。多由劳累、饱餐、寒冷及情绪激动而诱发,亦可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

胸痹心痛为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西医学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之心绞痛、心肌梗死,其他如心包炎等疾病引起的心前区疼痛,临床表现与本证特点相符者,均可参照本病辨证施治。

刘渡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已故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刘老行医、执教半个多世纪,力倡仲景之学,上溯岐黄之道,下逮诸家之说,博采众长,学验宏富,形成了鲜明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其六经实质论、方证相对论、辨证知机论、古今接轨论、主症论、气机论、火热论、水证论等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刘老对《伤寒论》研究的精深造诣,以及对仲景学术的发展和延伸。

刘老诊治疾病,胆大心细,高屋建瓴,圆机活法,知守善变。推重经方,不薄时方,倡言“古今接轨”,主张方证相对,有是证用是方,在治疗许多疑难重症时,每能出奇制胜,化险为夷。刘老精于伤寒学说,对经方运用有独到认识,善用桂枝剂、苓桂剂类方,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诊治特色。

一、温通心阳法

盖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为阳中之太阳,心脏之阳为君火。心脏其所以能不息地搏动,从生到死,无有歇时,主要依赖阳气的运动,心脏主血脉与主神明的功能也依赖于阳气。心脏以阳气为用,故心脏病亦恒多阳气之病,或阳气太过,或阳气不足,然就临床观察所见,在现代医学所称的心脏病中,其证属心阳虚者多而心火旺者少。若心阳不足,阴霾布于胸中,气血为之不利,则胸痹心痛作矣。症见:胸闷、心慌,甚则疼痛,欲得按之,遇寒冷气候则甚,伴有咳嗽气短,舌淡苔白,脉促或脉细等。治宜温养心阳,方用桂枝去芍药汤。

方中桂枝配甘草辛甘化阳,以温心胸之阳气;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务使陷入之邪由胸出表,得以外解。去芍药之义,因其酸收,而反掣桂枝之肘,此乃治阳而远阴之义。刘老指出:此方看似简单,药力薄弱,其实如果辨证准确,患者服汤后往往胸闷止,心悸定,有云开雾散之感。如果心阳虚弱较重之胸痹心痛,伴见脉微恶寒,四肢不温等,刘老则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温心肾之阳而散寒治之。本方即桂枝去芍药汤中再加附子,补阳消阴,力大气雄,方能胜任。

本方不仅适用于外感病的误治变证,而且对于胸阳不振、阴寒内盛的“胸痹心痛”诸证也有较好的疗效。另外,若心阳虚衰,坐镇无权,下焦寒邪乘虚上冲,则表现为类似心肌梗死的休克症状:患者发病时感觉从脐腹部有气上冲胸心,胸痛,心悸,面色苍白,甚至上冲咽喉,咽喉窒息,出冷汗,有濒死的恐怖感。舌苔薄白,脉细数无力或弦细等。治宜温阳平冲,方用桂枝加桂汤,送服黑锡丹6g。

二、豁痰开结,宣痹通阳法

因痰浊为阴邪,重浊黏滞,阻于心脉,胸阳失展,气机不畅,则胸痹心痛。症见:胸闷疼痛如窒,痛引肩背,或时有胸闷刺痛、灼痛,疲乏气短,肢体沉重,舌质淡或紫黯、苔厚腻,脉弦滑等。治宜豁痰开结,宣痹通阳,刘老常用瓜蒌薤白白酒汤治之。方中瓜蒌开散胸中痰结,通行经络血脉之滞;薤白辛温通阳,散结化痰,行气止痛;白酒轻扬温通,消阴散寒,载药上行。以上诸药合用,使胸中阳气宣畅,寒浊消散,胸痹则愈。如果痰浊偏盛,则用瓜蒌薤白半夏汤,通心胸之阳而化痰安神。

如果胸阳不振,痰浊中阻,气结胸中,症见:胸满闷而痛,甚或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不得安卧,苔白腻,脉沉弦或紧者,治当通阳散结,行气祛痰,刘老则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加味:桂枝12g,薤白、枳实各10g,厚朴12g,瓜蒌30g,川楝子、元胡、五灵脂、红花各10g,片姜黄12g。本方以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散结,下气祛寒,消痞除满;金铃子散行气止痛;片姜黄、五灵脂、红花活血止痛,临床用治胸闷痛剧者,往往获效。

未完待续

17 阅读:733

恬恬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