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为何只能上中专?知情人透露,教育制度不背锅,中专成就了她

尉迟红 2024-06-16 12:46:48

文 尉迟红心

编辑 尉迟红心

6月份,是教育界的一个重要月份,主要是全国高考在6月进行,今年高考才结束不久,很多人都沉浸在兴奋,和激动之中。

最近还有一个17岁的中专女学生因为考试冲上了热搜,她在阿里巴巴主办的全球数学竞赛位列12名数学竞赛,含金量非常高,引起了全网的热议!

这位女学生叫姜萍,而且她这次考试的来龙去脉我想大家都非常清楚了,我就不过多说了。

主要网上很多人都在议论,姜萍为何要去上中专呢?大家听我细细道来!

为什么这么有才华的姜萍会选择去读中专呢?

有人可能会急于归咎于教育制度,认为教育制度没有发掘和培养天才的功能,一些学科偏科的学生在高考中考不好,就只能选择中专。比如好多理科牛人,因为英语不好,就失去了进入顶尖大学的机会。

但姜萍的情况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从她所在的江苏省来看,那里的中考、高考竞争异常激烈,试卷难度也大。

姜萍的初三同学透露,姜萍完全有能力考上高中,只是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她最终选择了中专的道路。

别忘了,姜萍自学数学时使用的资料大多是英文的,她能够自学并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说明她对英文的理解和学习能力都非常强。

或许她中考英语考得不好只是因为那时候还没找到学习英语的方法。

中专成就了姜萍

姜萍之所以选择中专,实际上是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

其实,选择中专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数学的学习。如果她选择了高中的道路,繁重的学习任务可能会让她失去对数学的热情。

还有,正是在中专,她遇到了自己的伯乐——王润平老师。

王老师是江苏大学数学专业的研究生,选择在中专教书主要是为了回家乡找一个离家近的工作。

可以说,是中专这个环境,加上王润平老师的指导,成就了姜萍在数学竞赛中的佳绩。

网友看法

姜萍的事迹火爆全网,很多网友对姜萍赞不绝口,有的人认为姜萍是天生聪慧,并没有被中专埋没,还有的人认为,姜萍值得上一个更好的学校,还有的人认为,姜萍的老师真的是一个好伯乐!

“作文竞赛选出韩寒,数学竞赛选出姜萍……应该在高考之外,再有各单科科目的全国大赛,选拔偏才特长人才到有关高校进行专业深造!”

“建议去香港中文大学学习,然后到美国留学,然后在美做终身教授,或者专门研究数学问题,比如制造芯片等等。”

“中肯,中专学校的时间与伯乐王老师成就了她,二者缺一不可”

“我女儿的同学, 中学非常不喜欢数理化, 但是她喜欢英语。然后选择读了旅游中专,学旅游英语。后拿自考本科英语文凭,考上北外的研究生。然后考进了外交部。”

“多亏上了中专,而且是江苏的中专。 上对了学校,找对了老师,成就了志向。 假如上了高中,为了高考,也就湮没在人丛中了!!”

作者看法

个人认为,姜萍在中专取得数学竞赛第12名的成绩,足以证明她在数学领域的天分和才华。

在一个普遍认为更多关注职业技能训练而非学术研究的中专环境里,姜萍依然保持着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这是极为难得的。大多数情况下,中专学生可能更倾向于跟随潮流,而不是在学术上深入探索。

然而,姜萍却与众不同,她不仅没有随波逐流,而且展现出了非凡的毅力和决心,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姜萍近期的突出表现,让她一跃成为网络焦点,这反映了是金子在哪都能发光。

环境虽然能影响人的成长,但内在的坚持和努力更是决定个人成就的关键因素。

其实,姜萍的成功并非偶然。

在中专这样一个大家普遍认为对学术研究关注度不高的地方,她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的数学梦,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更为重要的是,她的成功向我们展示了在适合自己节奏和风格的地方,可以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和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姜萍不仅保持了对学科的热情,还遇到了一位优秀的老师王润平,这为她的成功奠定了基石。

姜萍这样的人才不会被遗忘。大家看到了她坚持梦想和实力的重要性。

同时,也希望姜萍能继续保持初心,未来能够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持续在数学领域发光发热。这样的才华应得到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让她能够继续探索未知,贡献她的智慧和热情。

写在最后

其实,不管你身在何处,只要你有梦想,有毅力,就有可能创造出不一样的精彩。

希望姜萍的未来充满光明,继续在数学的路径上勇往直前。

同时,也希望她的故事能激励更多人,无论环境如何,都不要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

0 阅读:2

尉迟红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