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道L60开始,越来越觉得“换电”会成为黑魔法。换电,个人认为有两个主要优势:
1.接近油车的补能速率2.车↔电池分离后,带来购入门槛的降低,及生命周期末期残值的不应电池而归零。而,第二点才是个人觉得“换电”模式的黑魔法所在
第一个优势,与充电桩形式相比:在补能网络、补能速率、单车续航没那么强的时候,有极大的优势。即使现在3个维度都大跨步完善,优势虽然有缩小,但是还是有。
所以,随着三电技术、补能网络、补能速率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如果固态电池真的大规模量产的话。从补能这几角度,对换电的依存度会大幅降低。
第二个优势,与车与电池绑定相比。在电池占整车BOM成本越高的时候,车↔电池分离所能够实现的“纯物理车”价差就越大。大概单车4~6万元的差价,直接就是降级别打击了。
如果固态电池到来,成本下降的同时整车也不用再搭载那么大块的电池。那么“纯物理车”价差会缩小,但是没有那么大。几万块的单车价差毛估估肯定是有的。
如果能够接受电池租赁模式的话,直接降维决定了购车决策。而且,残值不会因电池归零。不知道,二手的估值体系能不能向油车靠拢。这其实也是电车用户心中最大的那个“不确定性吧”
所以,固态电池,对换电可能会有一点影响。但是没有本质的影响。现在换电,更重要的是自己把蛋糕做大。这才是最大的增量,指数级的增量。
而现在,终于看到一点点商业飞轮滚动起来的样子了。
“换电”,从来也就只有一家在做。也自然的成为代名词。但是这个模式太重了,正向收益的阈值太高。华山一条路。
在刚提出来的时候,感性上鼓掌。但是私以为是很难走通的。难得的是坚持到了现在,再鼓掌。战略定力是有的。然后,有别的车企加入换电网络了。避免了独有的模式导致襁褓期被孤立。然后,用乐道,把换电的量搞上去。
上限打开,下限顶上。然后再看看飞轮能不能真的滚起来。
虽然现在,还是觉得还没到能够Price In换电模式的时候。最终是不是真的会变成黑魔法,也不知道。至少看到点微光。
“换电”这个~从品牌成立之初,搞出来一个接近天马行空的,但是如果万一成了确实能够颠覆行业的概念。没有在风雨中犹豫,然后慢慢的渗透发芽。
在汽车强G,与换道超车的路上。最近已经在新能源与智能化已经可以被国外对标的品牌。前些年冒出来的新势力品牌。古早被完全看不起的自主品牌。曾经都在做很多被当时认为:“不知者无畏”的事。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成了呢?
以上
“当我在蔚来的超充桩上充电,看到旁边的蔚来车主在换电池时,你知道我的感受是什么吗?”小鹏G6车主甄先生对帮宁工作室说。 他的感觉是两字——羡慕。 有这种心情一点儿也不奇怪,因为蔚来车主仅用约3分钟,就换了一块充好的电池。而目前行业内较快的超快充,从30%到充满基本上需要半个小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