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困难是装的吗?

曹多 2024-04-09 20:06:38
感觉财政系列读者还是蛮关注的。 后台又有个读者给到了新的反馈。 事是这样的。 最近财政不是紧嘛,单位也开始各种缩减开支了,开始是不让坐电梯,后续又在纸上做文章,现在直接卫生间也不给纸了。 刚看到这儿,我也挺迷惑的。 降开支我能理解,但这不让坐电梯和不给卫生间纸也剩不了多少钱吧。 1 于是他就开始解释了。 是这样的。 其实一个单位最大的成本不是别的,就是人员工资这块。 基本上你去看好了,除了个别几个部门有大额资产需要跑折旧的,其实大部分单位大头都在工资上。 毕竟是这样的,以前体制内是不缴纳五险一金的,所以这块的钱,都好说,但自从社保缴纳正规了后,就没这个好事了,所有人一视同仁,大家都要缴五险一金。 虽然单位明面工资不是很高,但五险一金,都是照着顶格走的,所以算下来,大家的人力成本都挺高的。 而且这个人力成本,省不下来,或者省不动。 很简单一个道理,体制内的人就指望这点工资。 特别是,体制内干活的人就指望点工资。 而且动单位人力成本代价太高了。 说白了,大家为啥尊重领导? 是因为领导的个人魅力,还是因为领导做了什么事? 都不是,说白了就两样。 指望提拔,指望钱。 或者再加一件,就是领导不给我穿小鞋。 但逻辑是这样的。 提拔这个事,是长期的,大家不一定有份,你就是不提拔,大家也能理解,因为这是上限。 但钱这个事,是稳定的,大家都有份,你不给钱,大家没法理解,因为这是下限保障。 直白点讲,发钱,是领导,不发钱,算个啥? 而且大家不要总觉得权力只对上负责。 不是的,权力是对来源负责,来源确实是上面,但权力的落实,要靠下面。 你不给人家发钱,咋让人家落实嘛?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领导不会动人员成本。 而且说白了,人员成本这个事,不是领导承担的,是财政承担的。 发多了,不一定念领导的好,人家会念编制的。 但少发了,下面不会念编制的坏,人家会说领导。 所以何必呢? 能不动就不动了。 2 但钱就这么多,不管是啥情况,总得向上有个交代。 上面的要求就是,你要把开支降下去。 那咋办? 第一个阶段,是表演式降本。 电梯这个,很好说。 比起单位天天开着的暖气空调,电梯其实花不了几个钱。 但电梯,能表明态度。 单位上下班,都要过电梯,单位就开始规定。 4楼以下,走楼梯,4楼以上,坐电梯。 其实说实话,这个规定大家遵守不遵守都无所谓,因为单位不是做给员工看的,而是做给上面看的。 到年底了。 人家问询,你们单位咋回事,这个开支咋还没降下来? 单位领导也有话说嘛。 我们已经严格遵循上级领导的指示,针对单位现有的财务情况进行了整合,我们已经找出几个可以控制的开支点,并进行了整合。 特别是在控电上,我们单位为了省电已经不再坐电梯了,很多同志上下班都要爬十几层,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见效不好,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明年达到标准。 这就是核心。 电梯本身不算成本,但电梯很适合当作缩减成本的借口。 3 然后是第二个阶段,真的砍成本。 这里就要说到卫生间的纸张了。 大家可能下意识会想一个事,卫生间的纸张才能用多少,单位需要省嘛,拼多多上十几块一大提,没必要啊。 但事不是这样说的。 因为单位纸张这东西,大头不是用的,而是拿的。 很简单一个道理,你们家要不要用纸? 要。 现在你们单位有纸,那怎么办? 往家拿一拿嘛。 不要笑,不要觉得这很那啥,我告诉你,这很常见。 体制内很多都是这样的,比如说你文广新局的,你去各个景点会掏门票钱嘛? 不会的,因为文广新局的人会这样想: 我管着这个景点,我还需要跟这个景点掏钱? 那我不是白管了? 交通运输局更是这样的,我管着驾校,我报驾校需要掏钱? 不用啊。 或者说,我管着出租车,我用给出租车交钱? 不给的。 只不过是啥吧,现在网约车时代,都是网上交钱了,这也没法躲了,所以只能该交交了。 这就是现实。 体制内干活,总有一些人想占点便宜,拿拿东西啥子的。 搁平时,倒也没有什么,但现在严查开支,就有问题了。 纸张用那么快,审计过不去,还容易被查。 那咋办? 不用了,没纸了,大家就都算了吧? 这个没有,不光是纸,还有单位过往动不动买的礼品盒啥子的。 4 其实现在都这样。 各地财政现在都难,一难,大家都会要求其它部门也跟着难。 其实我们这些新人还好,一进来就降了不觉得什么。 从没有工作到有工作,没啥对比的基点。 可老人那里不行,老人在这里,最开始享受了所有的福利,但现在福利都没有了,其实他们的怨气还真挺大的。 但也没办法。 反正就是没钱,你说能怎么办嘛?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曹多鱼
1 阅读:21

曹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