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在全国掀起了一个“上山下乡”的高潮。
这个指示发出后,毛主席的小女儿李讷也积极响应号召,来到了江西“五七干校”插队锻炼。
江西“五七干校”就是原来的党校,毛主席非常注重党员干部的劳动锻炼,就把党校改成干校,下面设有广阔的农场,让党员干部都要参加劳动。
李讷到“五七干校”后,她的身份很快就被大家知道了,大家都不由自主地对李讷产生了敬畏,虽然对她都客客气气的,但谁也不敢真的把她当作朋友,甚至不敢和她多说一句话,再加上李讷的性格有点内向,不免有些寂寞苦闷。
这时,一个热情开朗的男青年走进了她的生活,此人名叫徐宁,原来是北戴河某招待所的一个服务员,因为积极上进,表现很好,组织上想培养他,就派他到“五七干校”锻炼。
徐宁是个热心肠,看到李讷身体很单薄,干活儿很吃力,就主动过去帮她,并没有因为李讷是毛主席的女儿,就对她疏远,这让李讷非常感动,内心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渐渐地,李讷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热情开朗的青年。
(图:李讷(左)与李敏)
当时,李讷已经快30岁了,很早就有人给她介绍过男朋友,但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
毛主席对女儿的恋爱婚姻向来非常开明,没有划定什么标准,只要女儿喜欢就行,甚至还支持女儿跟普通工农群众家的孩子结合。
但是,李讷的母亲江青却不是这么想,而是对男方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出身不一定要高贵,但必须要有才华,品貌俱佳,因此,李讷的恋爱,首先要过江青这一关。
在北京时,江青曾经给李讷物色过一个相貌堂堂的高材生,江青对他很满意,但是李讷跟他接触后,发觉对方是一个目的性很强的虚伪之徒,就是想靠着她往上爬,于是就果断放弃了。
后来,李讷还接触过一些,但也都有类似的倾向,让她非常反感,对婚姻也产生了抵触心理。
现在这个徐宁,却让李讷感受到了难得的温暖,两人在一起时,徐宁丝毫没有因为李讷是毛主席的女儿,就对她大献殷勤,也没有故意卖弄什么才华,抒发什么情怀,而是用实际行动,帮助李讷,关心李讷,这无疑让李讷大为感动,认为徐宁就是自己的意中人。
很快,李讷就把自己的恋爱情况告诉了父母,毛主席简单了解了一下徐宁的家世后,表示同意女儿的选择。
但是,江青却非常生气,说这个徐宁就是一个服务员,没有文化,你们俩根本没有共同语言,怎么能在一起呢?
面对母亲的阻挠,李讷这次表现得很强硬,没有理会母亲的一再反对,毅然和徐宁结了婚,还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徐小宁。
不过,江青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李讷与徐宁结婚后,一开始还互敬互爱,但是时间长了,两人之间的差距就慢慢显露出来了,无论是理想、志向,还是对生活的态度、观点,两人都格格不入,没有共同语言,经常吵架。
李讷和父亲一样,是一个做事果决的人,就选择了与徐宁离婚,自己一个人抚养孩子。
(图:李讷之子徐小宁,后来改名王效芝)
李讷的体质本来就弱,经常发烧感冒,现在又带着个孩子,还要每天从事体力劳动,身体就越来越差,经常生病。
毛主席也很牵挂女儿,就派身边的机要秘书谢静宜去江西看望李讷。
谢静宜和李讷年龄相仿,两人平时也以姐妹相称,关系很好,因此,谢静宜来到五七干校后,没有惊动领导,直接就去了李讷的住处。
看到李讷住的地方空空荡荡的,每天劳动结束后,还要自己洗衣做饭,照顾孩子,谢静宜不禁鼻子一酸,泪如雨下。
这可是毛主席最疼爱的小女儿啊,却在过着这样艰苦的生活,如果毛主席知道了,能不心疼吗?
在聊天时,谢静宜得知李讷正在患病,吃了很多药都不好,更加心疼,就立即给毛主席发去电报,请求让李讷回北京看病。
但是,毛主席却没有同意,在电报中说:“要看病,就在江西看,乡里不行到县里,县里不行到省城,这条件还不行吗?江西几千万老百姓,生病了还能个个到北京吗?李讷也是劳动人民的一员,不应该特殊化。”
谢静宜看到电报后,愤愤不平,但是,李讷却淡淡一笑,说这就是父亲一贯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妥的。
此后,李讷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尤其是父亲去世后,李讷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直到1985年,在李银桥的撮合下,李讷与毛主席当年的警卫员王景清走到了一起,从此安度晚年。